以下是引用xinxin2006在2008-8-8 14:54:00的发言:中国不少的私有企业高层,好像教育水平都很不错吧。 读MBA的也一点都不少。这点好像已经在接轨了。
还有你说得那些技术劳动往外跑。 你把从中国去美国,当成四川到江苏那么容易啊,人家就一定要了吗?
谈到技术工人,目前技术蓝领处于紧缺,事实上现在的技术工,比国企老技工在手工方面差远了,在所谓的“高新电子厂”,还有一批十几,二十岁,在流水线,长年累月的只是拧螺丝(手工装配,他们不需要培训更多知识,浪费钱呢,没准培训出来了,象有些留学生一样跑去国外,不回来了),在国企是很注重技能培训,和文化培训,所以某精英说我们还要为西方打30年工,也没错,因为我们只会装配嘛。呵呵,好象跑题了。
假如那些企业,因为劳动成本高了,都采取自动化安装,那这些年轻人不是连 拧螺丝 的机会都没有。
那到时候是不是政府又要出一部法律,禁止自动化流水线。
1,我说的接轨是指对于社会责任的接轨。很多管理者,是千方百计为“老板”钻政策盲点,压缩人工成本,甚至偷税漏税
2,是否采用现代化工艺,并不是想当然的选择,有考虑成本的需求,我曾在珠三角一家五金厂呆过,在一些毛坯处理,老板是舍不得投入新设备,而倒不知从那买来国企改制后当废铁卖的破车床,还是五六十年代的产品,稍稍维修一下,就投入使用,那时在产品质量还真不错,工人加班长了,发脾气,对着机器,怎么折腾,也不见坏。当人工成本低于机器成本时,谁也就不愿意升级了。当这种人工优势一旦不存在,便大骂劳动法
3、难道没有这些私有业主,还会饿死不成,只要国家放开政策,可以让我们自己建房,自己生产产品直接互助交换,完全可以用最原始的经济手段解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4,,靠少数人的奢侈品消费,能带动经济?带动GDP增长倒效果显著,有人一餐,就可消费别人1年的收入。
商品滞销的原因是什么,其中之一,大多数人没有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