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会计与财务管理论坛 七区 会计与财务管理
3241 5
2008-05-09
看了篇新闻,有些里面的会计处理没看明白,原文如下:
 
券商一季报拆东补西掩饰数十亿自营浮亏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home.cnfol.com/js/page_ad01.js"></script>
  券商的自营业务一直被隐藏在盒子里。

  今年一季度,市场上不时传出券商自营业务损失惨重的消息。4月30日,随着国元证券一季报的出炉,8家上市券商的自营情况相继展现在市场面前。季报虽不如年报详尽,但管中窥豹,足见一斑。

  浮华遮不住浮亏

  如果单从券商一季报的投资收益指标来看,结果似乎令人欣慰,但换一个更贴切的指标看,券商自营其实存在浮亏。

  8家上市券商的投资收益均为正值。其中,中信证券实现投资收益20.8亿元,独领风骚;国元、宏源、海通、长江,国金等五家券商的投资收益均在4-6亿元之间,居于金字塔的中间地带;东北和太平洋投资收益则比较微薄,分别为0.62亿和0.15亿元。

  而投资收益并不是判断券商自营的最佳标准,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才是衡量券商证券投资中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股票自营情况的直接指标。

  记者统计发现,一季度上市券商中浮亏最大的是中信证券,为9.13亿元;国元证券和海通证券分别浮亏6.37亿和5.85亿元;浮亏最小的是东北证券,为0.42亿元。

  弱市中的激进派

  券商每天都在例行提醒投资者“股市有风险”,但很多券商言不由衷,自己非但没有规避风险,反而加大了自营投入。

  一位基金分析师猜测,一是券商自营出现大幅浮亏,只有增加投入才能来摊薄掩饰,二是每次反弹都希望抢到,但结果每次都被套住。

  中信证券一季报显示,其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较去年年底增长55.92%。中银国际分析师张戬在点评报告中指出其“自营业务激进”。而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则指出,“本季度内其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净增加约23 亿元,但当期就产生较大浮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自营投资能力无实质性提升。”

  中信证券只是券商激进策略的一个代表。长江证券一季报显示,其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报告期内增长58.93%。而且有迹象表明,长江证券几乎将所有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获得的收益都投入了交易性金融资产。

  其他上市券商中,东北证券一季度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增长26.41%;太平洋证券增长22.93%;宏源证券增长9.98%。8家上市券商中,只有国金证券、海通证券和国元证券选择了相对保守的策略,3家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分别下降75.71%、46.09%,49.07%。

  东北证券操盘最强

  尽管券商一季度自营普遍不佳,但因为净资本规模、配置比例、操作策略等等的不同,券商自营阵营还是有所分化。

  上证综指一季度下跌34.6%,记者根据上市券商自营投资年初的规模来计算,他们的缩水程度略低于同期上证综指跌幅。

  计算结果显示,东北证券的操盘本领是业内最强的, 交易性金融资产中股票交易浮亏幅度约在10%左右。而中信、海通、国元、长江4家券商最高浮亏幅度为30%至35%;国金、宏源两家差强人意,但最高浮亏幅度也达24%至26%。

  东北证券独领风骚,得益于其撞上了大牛股——冠农股份。一季报显示,该公司总共持有冠农股份286万股,期末账面价值为1.73亿元,占公司期末证券投资总额的28.06%,而初始投资金额仅为4505万元,折合成本15.75元/股。从今年年初开始,冠农股份最高涨幅则达到124%,以5月8日收盘价计算,亦上涨63%。

  其实,冠农股份最早出现在东北证券自营盘中应该是在去年年中。东北证券2007年三季报显示,其持有冠农股份283万股,四季度逢高减持至245万股。但很明显,今年一季度该公司自营盘再度增持了冠农股份40余万股。

  对于公司是怎样挖掘到冠农股份的,东北证券事务代表刘雪山兴奋地对记者表示:“这是我们自营部门一位操盘手自己发现的。”至于如何发现的、为何一路重仓他并不知情。

  拆东墙补西墙

  为了让财报好看些,自营浮亏的券商选择了拆东墙补西墙。

  就自营业务而言,一般应将参与增发以及新股申购等在二级市场以外获得的股份计入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而将以在二级市场上获取价差为目标的股票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而新会计准则为财务报表提供了一招润色之术,即交易性金融资产报告期内的公允值变动收益要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报告期内的公允值变动并不需要计入当期损益,只需计入资本公积。但是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被出售时,收益则计入当期损益。

  以长江证券为例,2007年底,该公司可供出售资产规模为18.57亿元,计入资本公积的浮盈超过9亿元,但短短的3个月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就从18.57亿元下降到10.42亿元,降幅为43.89%。

  除了长江证券之外,记者统计发现,东北证券一季度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规模下降54.17%;国金证券下降43.97%;海通证券下降38.18%;国元证券下降了31.01%

  梁静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不计入当期损益,而且这部分资产的浮盈也可兑现出来,因而可以作为平滑收益波动的调节器。

  多位分析师表示,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券商在有需要时还会继续使用,但显然并非每家券商都有能力运用自如。

  在一季度末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中,8家上市券商呈现极端分化。中信证券为133.1亿元,无疑最具调节利润能力;海通、长江、国金和宏源则分别为17.11亿、10.42亿、13.81亿、9.43亿元,尚有部分调节能力;国元和东北分别只有1.27亿和0.99亿,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两者不惜调低增发价以继续推进定向增发工作;太平洋证券则是危险异常,其该项科目竟为零。  
 
 
    我的问题是:其中券商是怎样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来做盈余管理的?这篇文章中讲述的券商的操纵方式是怎么回事?先谢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7-7 18:07:00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会计准则规定 金融资产只能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之间进行重分类 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被严格规定不允许进行重分类的

这篇帖子里面说的券商调节利润的方法 如果排除违反准则规定的道德风险因素,很有可能是这样实现的:在上半年前所未有的大熊市中跟随基金大幅抛售了那些在2007年实现超额盈利并且充分体现在“其他资本公积中”的股票,使得这部分未计入当期损益的超额利润得以兑现计入当期“投资收益”,目的是通过这种利润调控方式,缓解08年上半年经纪业务和佣金收入大幅下降对于业绩产生的巨大压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8 14:23:00

    我的理解与楼上的相似。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出售前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只有在出售时才从资本公积转出,这样就给企业提供了操纵利润的机会,券商可将往年的浮赢在熊市中兑现,来掩饰浮亏。

    例如:券商在2007年购入1亿元股票,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到2007年末,该股收盘价格为2亿元,年末计入资本公积1亿元,损益表无影响。到2008年1季度,该股市价跌至1.2亿元,券商将其卖出,则体现为资本公积减少1亿元,损益表中投资收益2000万元。但是实际上在2008年1季度,券商对该投资是亏损8000万元。两期会计处理对比如下:

    年度              资本公积        投资收益          实际对该投资的损益

    2007年末             1亿元               0                     1亿元

    2008年一季度末        0               0.2亿元               -0.8亿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8 17:41:00

有道理,新会计准则为财务报表提供了一招润色之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8 22:43:00

大多数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一般三分之一划归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三分之二划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捐益,也就是说,在行情好的时候,可以直接增加公司当期利润,但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身是一个虚的东西,因为它是没有实现的。

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期末公允价值上涨,不影响当期利润,反映在资本公积里面,等到下一期公司利润少了,再将该资产出售,此时需要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到投资收益,也就是说,上期没有得到释放的那一部份公允价值变动在本期得到了释放,调增了本期利润。

因此,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这点来平滑各期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31 10:09:00

这个问题我当时也疑惑了一阵子,我的理解跟楼上的基本相似

这里缺的就是这样的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