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552 2
2014-07-30
经常有人在针对某一份杂志里说被这份杂志拒稿之后,改投被更好的杂志录用了,所以之前那份杂志如何如何不识货,这种说法我个人感觉听着很不舒服,我相信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文无第一,审稿本身主观性很大,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蕾特,这没什么可奇怪,也可能是杂志定位风格问题,也不能说明什么,一般情况下我们投稿期刊的选择路径是从高到低,如果出现逆袭的现象,说明很可能是一稿多投,当然这也没什么,主要是感觉这样说话让人觉得很有一种酸葡萄的感觉。个人浅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30 14:25:51
楼主是哪个期刊的?我投个试试,感觉挺和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30 15:19:49
呵呵,这种说法不一定正确,除非是公认的好文章,否则每个期刊编辑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