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国际贸易地理理论的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总论和国别分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部分阐述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各种宏观因素,二是大宗商品如能源、农产品、钢铁、汽车等主要工业制成品的全球生产和贸易状况。下篇分别阐述了发达国家(美国、欧盟、日本)、转型经济国家(俄罗斯、印度)、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新加坡、巴西)、农矿原料出口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发展中国家(南非和埃及)的当前经济贸易状况,目的在于借鉴和吸取它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
作者简介于志达,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曾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国际经贸研究》杂志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地理、国际经贸关系、外向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主编和参编的著作有《国际贸易地理概论》、《世界经贸地理》、《进出口动植物检疫与国际贸易》。先后在《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与政治》、《南开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论文有《外向型经济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上海五国合作机制论析》、《中美动植物检疫争端》等。
相关课件
http://doc.mbalib.com/view/423cbeec723e0f9ea1aa31c63ec0df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