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高财务报表列报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2014年伊始,财政部出台的一系列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7项准则统一于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与原准则对比,强调了财务报表列报对持续经营能力、终止经营的披露以及报表项目金额的重要性原则、并引入了综合收益的概念。
关键词:持续经营能力
强调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当利用所有可获得信息来评价企业自报告期末起至少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时需要考虑宏观政策风险、市场经营风险、企业目前或长期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以及企业管理层改变经营政策的意向等因素。
关键词:重要性
强调报表项目的重要性。判断项目性质的重要性,应当考虑该项目在性质上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是否显著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因素;判断项目金额大小的重要性,应当考虑该项目金额占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营业成本总额、净利润、综合收益总额等直接相关项目金额的比重或所属报表单列项目金额的比重。
关键词:综合收益
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的信息增加了两项: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分别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综合收益总额。在合并利润表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之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并要求在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当期转出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新修订的准则引入了综合收益的概念,进一步完善我国综合收益报告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深入。
关键词:终止经营
要求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终止经营的收入、费用、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以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终止经营利润。并对已被企业处置或被企业划归为持有待售的、在经营和编制财务报表时能够单独区分的组成部分,符合终止经营的条件进行了划分。
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把我国的会计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平台。不仅要求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更对财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应当掌握新会计准则的理念、原则和方法,以及新准则的概念框架,提高职业判断能力,更要求财务人员从宏观上把握最新会计准则变化背后真正的内涵。充分认识和有效把握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与发展趋势,对于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企业决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中国最早推行新准则培训的机构,高顿财务培训再度发力,全国首发,推出《新会计准则难点梳理与实战应用》课程,与您携手一起迎接会计准则变革大风暴。高顿财务培训《新会计准则难点梳理与实战应用》课程集结国内外准则专家,传递最新会计变化及发展趋势,破解准则背后真相,邀您共赏一场准则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