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194 3
2014-08-06

很多人问我是如何备考如何复习的,我感觉给你们解答的一直不系统,下面具体的讲讲我的考研复习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数学:

某数学老师讲过,她眼里最优秀的学生就是这样一类人:错过一次的题绝对不会再错第二次。其实考研,很大程度上是同类反复,所以,只要在复习过程中能够重视自己曾经的失误,反复提炼总结,实际上比起题海战术要事半功倍。

具体做法是:做题-总结错题-复习错题-做题-总结-记忆错题。总之绝对不轻易放过一道错题。到最后每错一道题,你都会感到锥心刺骨的痛时,你就不会再错了。

第一轮,自己做复习全书(注意是自己做,不是看),然后对答案,在做错的题旁边标注,难题和易错题要区分开。每做五六个单元,来一次总结:梳理知识体系,形成概念框架;不熟悉知识点再次记忆;总结错题难题,记忆。

第二轮:全书知识点大总结。把全书上做错的题和难题再挑出来做了一遍,然后做了陈文灯的单选和多选技巧、超越135 高数部分、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全程预测100 题,都是跳着做的。主要任务:固定题型形成固定解题技巧、提高解题精准度。

第三轮补充:总结复习以来数学的学习状况,修补漏洞。

第四轮实战模拟:做真题,完善解题步骤,继续总结错题并强化记忆。


3 月~6 月:课本(高数、现代、概率)及李永乐复习全书一遍,所有的课

后题以及做笔记;

7 月~8 月:李永乐复习全书第二遍,同时总结各种题型及做法;660 一遍,

李永乐的线性代数;

9 月:大纲解析一遍,陈文灯的高数一遍;

10 月:400 题一遍,陈文灯15 套一遍,660 第二遍,线性代数总结;

11 月:135 一遍,400 题第二遍;

12 月:真题一遍,总结之前的错误;


400 题:这些题很综合,而且计算量非常大,我基本上没有当成模拟题来做,一般是把一份题分成两到三部分来做,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受打击,又可以锻炼自己的连续答题能力。我觉得这份题对我帮助还是很大的,一来做真题时的沾沾自喜被赶得无影无踪,使我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二来面对陌生的题目,我不再慌张,从容应对。其中,比较经典的题目做了有两到三遍吧,我觉得志在考光华的同仁们还是有必要好好做一下400 题的。


启航《最后五套模拟题》:在最后15 天的时候开始做的,隔天做一份,严格控制时间,并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个人觉得效果不错。因为之前真题中的部分题目在复习全书中出现过,所以做真题的时候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考研中是不可能有做过的题目的,所以考前适当做一些模拟题,可以让自己在面对陌生题目时从容应对。


在临近考试时重点看《大纲解析》。关于大纲解析我想强调一下,不管你复习时用的是哪本教材,大纲解析都一定要看,他能帮你查漏补缺,比如今年数学倒数第二道(好像是)答题所考的那个运算大纲解析里明确说了那个结果可以当作公式来使用,而且往年的考生也都将此书奉为“蓝宝书”,足见其重要性。


政治:

政治我用的是大纲解析。如果是看知识点,一本大纲解析或者是序列一足够

了。

答题要点:

1. 字要多。包括简答题在内。不用担心答不完,大多数人答完政治都能剩一个小时。我考试时,每一面都写得很满。

2. 卷面要整洁。前面说过字要多,所以卷面的美观尤其重要了。字写得不好没关系,但一定要工整;而且,一张卷子总体看起来,每个问题是一块一块的,也就是说每行的字一定要直,不要拐(不要用直尺靠。但也不用专门练,在平时数学、专业课练习时用白纸演算和答题就好了),行与行的间距要分明。

3. 答题方式要合理。简答题最好分点罗列,第一,第二,第三。最后的分析题要分点,但是不要标号了,分大段作答。简答题不能过简。如:答第一balabalabala。这时后面最好要跟一到两句解释性的话,也可以举例。没有人会看后面那句,但是会令阅卷人觉得你对该问题把握得很好。最后的分析题比较灵活,最好分三到四个大方面做答,天女散花,最好把能想到的知识点都先罗列出来,然后由最重要的开始,依次分段作答。

4. 尽量用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语言作答。尽显又红又专的中国青年形象吧~~~


在网上下了一份风中劲草的知识要点资料,总结得非常不错,最后基本上是用这本复习的。个人觉得赵宇的那本十八金鉴也不错,分了十八个专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专业课:

尼科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这本书的例题跟光华的风格很像,我基本上只简略的看了一遍,时间充足的话,可以多花点时间看一看。

蒋殿春的高微,简单看了某些章节,如博弈论那部分,很多同学建议说他的课后题不错,11 年微经难度可能加大,大家还是准备一下高微吧。张维迎的博弈论也是主要参考书目。


十八讲:

1-9 讲的东西都比较传统,属于微观的基础知识,要认真掌握。10-12 是博弈论,重难点,最近几年博弈论必有一道20 分大题,而且都比较难。十八讲这本书的知识容量很大,但是限于篇幅没办法展开讲,尤其是博弈论这块,你有必要找几本博弈论的书扩展一下。比如第12 章的子博弈与完美性的课后练习题只有六个,但在博弈论专业教程上是可以讲几十页的。你可以去学校图书馆找几本博弈论的书相互印证一下,对子博弈与完美性要特别注意,重难点。张维迎的那本《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偏难,可以把其中的案例看一看,理论推导扫一下就行,而且只用看前三章。13 讲不用看,基本没出过题。14 讲要认真看,是信息经济学的部分,光华和中心在这出过很多题,那几个模型要非常熟悉,考试一旦出信息经济学的题目,很有可能是这几个模型的改版。要掌握模型的核心和本质,分析问题的方法。15 讲只看第一节:经典的劳动要素市场理论,匹配不用看,但第5 节那个例子很经典要理解。16 讲一般均衡非常重要,经常出题,今年虽然没考,但依旧是重点也是难点。一般均衡存在性的证明就不用看了,太难。17也非常重要,讲市场的缺陷,外在性,科斯定理,公共品和萨缪尔森规则,还有最后的兰姆赛定价都非常重要,不仅要会用还要会证明。第18 讲可不看。整本18 讲大概有20 左右的定理证明都要看,要自己会推导,以前考过定理的证明,斯勒茨基的推导,欧拉定理,萨缪尔森规则,兰姆赛定价都考过。总之一句话,十八讲要特别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6 17:32:33
hiyanedu 发表于 2014-8-6 17:20
很多人问我是如何备考如何复习的,我感觉给你们解答的一直不系统,下面具体的讲讲我的考研复习总结,希望对 ...
虽然很早之前的…但还是受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6 20:03:36
hiyanedu 发表于 2014-8-6 17:20
很多人问我是如何备考如何复习的,我感觉给你们解答的一直不系统,下面具体的讲讲我的考研复习总结,希望对 ...
受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4 01:54:29
微观的比较有把握  能不能再讲一下金融的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