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29 5
2014-08-08
作者:艾经纬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虽然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和买房行为略有差异,房地产买卖比证券类投资标的交易起来复杂得多,流动性也较差,买房者也无需时刻盯盘免于市场波动带来的心理压力,但本质上买房就是一种金融市场上的交易 ]


  2008年深圳的商品房断供潮,2011年开始的温州司法委托拍卖商品房潮,眼下正在一些地区扩散中。


  有媒体报道,近几个月,浙江杭州、江苏无锡、福建宁德、江苏新沂等地都有业主因个人按揭贷款逾期未还而被银行起诉的案例,这些案件中,业主大多声称“无力还款”。


  出现这样的窘况,有些人可能是投机不成蚀把米,有些人可能根本没意识到买房其实也是一种交易。


  一个堪称经典的段子


  投资股票危险吗?毫无疑问,八亏一赚一平。投机期货危险吗?加了杠杆自然不在话下,九亏一赚比例都稍显低了。


  那么,如果有人要你用三倍杠杆,押下你五年积蓄,透支未来十年收入和家庭命运,去买一个股息比存款利率还低,市账率超过8倍,连续涨了十年已经涨了十倍,且还在源源不断增发,交易手续费5%,资本利得税20%的“股票”。


  你一定骂他疯了!可是很多人勇敢地冲进去了。近些年的房地产其实就是这样的股票,为什么换了房子大家的胆子就大了,标准就不同了?


  这个段子实在很棒,原创者是中国银行的一位高级交易员,他把房地产交易的精髓用百余字就描述得这么清楚,实在是高!


  我们来分解一下,房屋具备两重属性,即商品属性和资产属性。其中,商品属性还可以再细分,一是自然属性,即房子用来住,体现出使用价值;二是社会属性,即房子可以买卖和出租,体现为价值。


  涉及到钱,涉及到高的房价,房屋的资产属性自然凸显,所以在当下,简单地把房屋视为资产是应该的。资产是用来交易的,而交易需要考虑基本面、技术面、政策面、资金面、产品结构、资金成本,以及资产配置等。


  所以虽然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和买房行为略有差异,房地产买卖比证券类投资标的交易起来复杂得多,流动性也较差,买房者也无需时刻盯盘免于市场波动带来的心理压力。但本质上买房就是一种金融市场上的交易。


  商品房的杠杆


  首先来看段子中提到的杠杆,买房的杠杆有多大呢?


  这体现在首付上,据第一财经日报《财商》梳理,首套房首付起初为二成,2005年3月上调至三成,2008年11月又曾下调至二成,2011年1月,再次调至三成。也就是说,首付三成,七成贷款,相当于用了2倍多的杠杆。


  至于二套房,作为改善型需求,首付比例前些年也是随着调控政策而一直变化。2007年9月,首付为四成,2010年4月改为五成,2011年1月又改为六成,甚至一线城市在2013年4月起相继改为七成。


  从总量上看,自1994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住宅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加之工商银行1995年出台首个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办法以来,截至2013年底,全国购房贷款余额为9万亿元。


  而1995年~2013年以来中国商品住宅累计销售额为36.58万亿元,即到2013年底,房贷余额占购房款总额的四分之一。即平均每套房四分之一的购房款为银行贷款,再折算下,平均每套房都加了0.3倍杠杆。这里,总量计算也就是作个形象说明。


  不懂交易的悲哀


  再回到上述那个经典的段子。


  所谓房子的股息比存款利率还低,股息指的是房子租金回报率,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房屋租金回报一般在1.2%~3%左右,确实不如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市账率也是市净率,房子的市净率即是房价比上房屋的固定资产价值,基本可等同建安成本,按照建安成本一般占房价15%计算,市净率也就7~8倍。


  交易费、买卖税收都好理解,无须多说。


  好了,虽然驱动太多人买房的一个理由是刚需,但从交易角度来说,买房就是一场带杠杆的高仓位的交易,如果是积蓄全部堆上甚至负债而为,那便是赌博了!


  去年微博上曾流传一篇文章,讲的是一对夫妻准备好钱后,多方找门路去买房,选房时甚至用上EXCEL表格去打分,最终选到了一套好房。


  说实在,笔者看到这篇文章,既觉得他们辛苦,也觉得他们太可悲,拿钱去买房还要求人。更可悲的在于,他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在细节上,却不曾花些时间从高处远眺下房地产市场的趋势。


  尽管4月以来,大部分限购城市都在明里暗里地松绑限购,放开买房落户,银行优惠贷重出,甚至出台财政补贴,但当前已很难让房市重回前些年的辉煌了。


  最后啰嗦一句,现在买房不妨体会下交易的内涵。太多的人将家庭甚至数代人的积蓄加上银行的贷款押在一套房子上,真的很危险。做交易的人都清楚,高仓位、高杠杆的交易,操作起来压力、风险都会很大,而且爆仓的概率也很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8 10:15:34
支持一个。
我个人是不同意房地产市场的所谓刚需论的。

需要贷款20-30年的商品,居然还能是刚需。
个人认为只要有贷款,就一定是投机。除非预期以后房子价值上涨,否则为啥要扛着额外的利息去买房?
有人说是为了自己有个家,我觉得吧租房的钱和月供的钱比较一下,多给点租房的前就可以稳定租房了;中国房屋的建筑寿命不值得透支自身20-30年,用额外的钱去买一个到期会变废品的产品。

中国现行房价下不存在刚需。只存在预期房价上涨的投机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8 10:21:42
tchaoyang007 发表于 2014-8-8 10:15
支持一个。
我个人是不同意房地产市场的所谓刚需论的。
并且只能看多,不能看空;实际上还有点像传销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8 23:22:00
很多人都已经痛恨房地产的畸形现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9 21:43:21
tchaoyang007 发表于 2014-8-8 10:15
支持一个。
我个人是不同意房地产市场的所谓刚需论的。
但是你又不能不买房,否则拿什么作为结婚的资本。大多数人是买不起多套房作投机用的,尽管现在买不起,但迫于社会压力和文化价值观的鞭策,不得不透支未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9 21:50:54
房子的资本利得怎么没包括进去?既然是金融资产交易,预期卖出去的价格也是很重要的。
感谢楼主很精辟的观点,但我不太赞同,因为房子不仅仅有经济学含义,社会风气,文化价值观,以及与地方ZF千丝万缕的联系等等因素决定了在我国房子是非常特殊的存在,更何况购房者买的房子是有时限的。因此即使房子这只股票再烂,还是有不少人要买,再深的坑也要去跳,没办法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