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252 1
2014-08-08

我想讲一个关于理想的故事,主人公是我三哥。三哥不是我的亲戚,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叫他的。三哥他爸和我爹都是支援祖国大西北的山东人,我从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三哥了。但对他的印象一直模模糊糊的。直到经历了考研,我才真正了解三哥,还有他背后的故事。                                                                           

我和三哥分别在C市的两所大学读书,大学头两年都没什么明显的交集。到了大三暑假,考研来袭,我算是真正和三哥熟了起来。当然,这段关系的建立,和两位老爹脱不了干系。

三哥和朋友在外面租了房子,备战考研。跟三哥通了几次电话之后,我也搬了进去。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一副“考研英雄,舍我其谁”的态度,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也多少感到了一丝乏味。

暑期考研班结束时间并不长,我已经感到了空前的疲惫。大概是秋老虎悄悄传送了季节变迁的讯号,伤春悲秋的情绪油然而生。那天,我赖在床上,百无聊赖的阳光根本打不起我的精神。饥饿和精神的空虚把我变成了萎靡的病人,我爬下床,想要找点吃的。

房间里空无一人,只有一台老旧的风扇站在墙角,发出旋转的轰鸣。我倒头回去睡了,因为此情此景,对于彼时的我,只会意味着孤独。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打开门站在被灯光照亮的房间里。三哥过来拍拍我的肩膀,推给我一把椅子。    “吃。”他说,桌子上摆满了饭菜和啤酒,三哥的朋友又把一瓶啤酒递给我。

“ 今天谁过生日?”我在为今天的美食寻找合理的理由。

“没人过生日!”

“那这些菜?”我不满意三哥的答复,我必须追问。

“累了,放松一下。来,快吃吧,等你半天了。”

我突然明白,在考研这场劳力伤神的竞赛中,我并不是唯一会感到疲惫的人。那天我们聊了很多,我不停地追问三哥,理想这个词早已被说烂了,三哥你觉得它是个什么东西呢?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话题也不自主地拐到了他身上。我记不得他是怎么开始讲他的故事的,可能也是源于理想这个词吧。

几年前,三哥进入了那个西北小城里最好的省重点中学读高中。高兴之余,三哥面对的现实是,他差了分数线几分,不得不凭借着择校费换取这个求学的机会。说到这里,三哥猛喝了一大口啤酒。

开学的第一天,班主任站在讲台上面对五十多张新鲜的面孔说:“现在,我们开始报名领书,拿教委发的白色录取通知书的同学站在讲台左边,拿学校印发的蓝色通知书的同学站在讲台右边。”教委正式的录取的学生成绩比学校招收的要高。

三哥拿着蓝色的大纸,慢慢走到右边的队尾。讲台那边的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他,他怕对面的同学看出他心中的恐慌。越是怕,那些目光就像一把把利箭,那些高昂的下巴就像是被拉满的弓,随时可以把三哥的信心彻底击溃。

忙碌的时光,总是很快,三哥小心翼翼地度过了自己的高一。该分班了,三哥由于对文史有着浓厚兴趣,极希望进入文科班学习。三哥他爸,是和我爹一样的“老三届”,却坚信理科至上的道理。

“生活中的人们并不是每天都忙于上吊,求爱,决斗,而是很平常地吃饭,睡觉。但就是在日常的吃饭,睡觉中,有些事情发生了。”三哥和他爸,就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因为对未来的不同思考,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当然,结果是三哥乖乖留在了理科班。

如果三哥的故事就这样发展下去,恐怕不会有我跟三哥的相识了。三哥骨子里是一个很倔的人,表面明修栈道,私底下却暗度陈仓。终于,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三哥的成绩掉到了倒数第四名。三哥再次向他爸提出了学文的要求,并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学不懂理科。

事情并非如我想象一样充满血腥与暴力,摊牌那天,气氛出奇的温和。从不喝酒的三哥他爸,一口气闷了半斤白酒。坐在沙发上,半晌才说了一句话:“如果你真的喜欢学文,你就去吧。我不希望你跟我一样,四十多岁的时候,在对自己的孩子说,爸这一辈子都没做成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活得这么辛苦。”三哥还没来得及反应,他爸又说话了,“不过你可得想好后路。”

三哥说,从那天起,他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他要做的就只是守护她绽放而已。聊得多,喝得也不少。原本与美食相伴的促膝长谈,变成了没羞没臊地吹牛,宿醉。正经说故事的三哥,也在酒精的作用下摊睡在地上。睁眼,又是白天。

我为昨晚的兴起感到懊恼,复习的时间已经在分分秒秒地流逝,本来就没有状态,却还要把酒言欢,讲故事。三哥和他朋友也分别起来,收拾昨晚的残局。我拿起专业书,若有若无地读着,脑中残留的酒精显然还没有散尽,昏眩和疼痛不时侵袭着大脑。“走,别看了,先吃点东西。”三哥打断了本来就混乱不堪的思考。

“今天是电影之夜,好好准备一下。”

“哦。”还没来得及反应,三哥就闪出去了。我看着手里可怜兮兮的书本,更是懊恼了……

所谓的电影之夜,就是三哥用他那经常和女友一起看催泪文艺片的21寸的大屏幕台式机,加上从他朋友那里“掠夺”过来的二手音箱,置办出来的电影观赏活动。

“三哥,咱都两天没学习了,这样下去考个屁啊。”我的懊恼已经完全胜过了理智。

三哥却慢条斯理地说:“谁说学习,一定坐在椅子上背课本了?”我不知道三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我听他说了下去。

“不是已经学不进去了么,装什么装?与其这样低效率地浪费时间,还不如放松一下,看看电影,吃吃东西,感受一下大自然什么的。”

“可是这跟学习有什么关系?”

“学习,是一种心态,不是一种样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关键是兴趣。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次经历都是最好的老师。”

我说:“三哥,什么时候这么豁达了?”他却只是淡淡地说是老师讲的。他说他跟那位老师学的知识,有不少已经忘了,而这一句话,他怎么也忘不掉:“少年老成,不是一个好词。年轻人就应该干年轻人的事情,恋爱,失恋,思考,体验。切莫等到青春逝去,才发现错过了成长路上最美的风景。该享受生活,就尽情去享受,该学习,就认真学习,不必太刻意。”

当三哥说出这番话,我只是觉得三哥在吹牛,并未当真。

时间不留情面地向前匀速奔跑,压力与时间呈反函数增长。一天天的努力换来了落叶泛黄的怜悯。不知该算好消息还是坏消息的声音,开始传进了我们的耳朵:我的室友三个保研,两个签了工作。三哥的室友悉数保研,三哥的朋友放弃了考研,跟几个室友被签到了收入可观的企业工作。

我犹豫了,一边是保研大军不战而屈人之兵,一边是工作族步步紧逼。考研变成了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备战的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在一个下午,我偷偷跑出去参加了宣讲会,招聘单位洗脑式的宣讲,让我兴奋而心悸。我终于被推上了选择的十字路口。

那天晚上我一直睡不着,抽着烟,呆坐在门口。三哥房间的灯,还亮着。深夜两点半,我抽完了一整包烟,三哥房间的灯灭了,我失眠了。

不眠的黑夜,格外的漫长。夜晚的沉静突然被悦耳的铃声打破。三哥房里的灯又亮了起来。六点半的天色渐渐明亮,窗上的黑色,被不停撕扯。深蓝色,深灰色,光明赶跑了黑暗。我被强烈的困意击中,倒下了。

我醒来已经是下午了,三哥吹牛的话,不停在我脑子里打转:“每一个人,每一次经历都是最好的老师。”看着阳光射进房间的角度,我好像发现我经历了些什么。

我回到了考研大军之中,表针依旧不停步地做匀速圆周运动。报名,现场确认,该来的都来了。在考场外的大排档,我和三哥兴奋地回忆往昔,交换了彼此关于高考的记忆。

三哥高考发挥失常了,N大梦碎了一地。后来他去了C大,去了一个并不喜欢的专业。也许三哥的命运早应该在这个他极度陌生,没有任何兴趣的专业里沉沦了。可是,他却在大二那年成功转到了他觊觎已久的专业里,为自己赢得了一次重生的机会。

考试的日子匆匆到了,手沉脚沉的岁月突然因为考试到来,戛然而止。备考的压力伴随着考试的结束突然被抽空,沉重的身体变得轻飘飘的。我在无聊中度过了一个揪心漫长的寒假。三哥心态却比我好得多,放下书包,去了山区支教。当录取通知书到来,我颤颤巍巍撕开快递的时候,才意识到,我始终把考研扛在身上,拿起来了,却放不下了。

三哥也终于收到了N大硕士研究生的通知书,相比我的激动失态,他显得格外平静。“没来的时候,急得要死,等真收到了,反而释然了。”他平静的语言让我突然想起入住考研房之前我们的通话:

“三哥,假如你今年没考上呢?你怎么办?”

“一年不行,三年,三年不行,五年,总有一天能考上的。”

“有把握么?”

“有理想算是多大的把握?”

“三哥,你现在怎么想的?”

“没什么特别的。”

“你当初想过自己能考上么?”

“还好吧,平常心。考上就读,考不上,继续呗。”

结束通话,三哥的声音还在耳畔不肯散去。虽然他从来没有说过,但是我知道,三哥不懈的坚持才是他实现理想的最好方法。

前几天,在某个论坛里为今年考研的同胞答疑,突然想起了三哥。“平常心 劳逸结合 不放弃的坚持 为理想拼搏的勇气”,我写下了这样的话。也许我并没有资格去教导别人怎样走出考研的困境,毕竟我也曾是困境的亲历者。

每当想到这些,三哥的样子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他长谈时的真诚,长明的灯光,平静的笑容……

三哥的那个理想,也许早就在他心里璀璨地绽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9 00:45:12
hiyanedu 发表于 2014-8-8 15:27
我想讲一个关于理想的故事,主人公是我三哥。三哥不是我的亲戚,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叫他的。三哥 ...
最后的算是打广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