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1659 3
2014-08-11

人生,10%看你怎样做事情,90%看你如何应对事情。多点了解与自己行业相关的知识信息,少走点弯路,把心打开,把根留住,距离理想的彼岸不远。

  总体原则( 3C ): Correct ( 正确 ) , Clear ( 清楚 ) ; Concise ( 简洁 ) 。

  1 论文题名

1 基本要求 (1) 准确 (Accuracy) 。题名要准确地反映论文的内容。作为论文的 " 标签 " ,题名既不能过于空泛和一般化,也不宜过于烦琐,使人得不出鲜明的印象。如果题名中无吸引读者的信息,或写得不堪理解。为确保题名的含义准确,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定量的、含义不明的词 (2) 简洁 (Brevity) 。题名需用词简短、明了,以最少的文字概括尽可能多的内容。题名最好不超过 10 ~ 12 个单词,或 100 个英文字符(含空格和标点),如若能用一行文字表达,就尽量不要用 2 行(超过 2 行有可能会削弱读者的印象)。在内容层次很多的情况下,如果难以简短化,最好采用主、副题名相结合的方法其中的副题名起补充、阐明作用,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3) 清楚 (Clarity) 。题名要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 , 明确表明研究工作的独到之处,力求简洁有效、重点突出。为表达直接、清楚,以便引起读者的注意,应尽可能地将表达核心内容的主题词放在题名开头。

  2 题名的句法结构 题名通常由名词性短语构成,如果出现动词,多为分词或动名词形式。由于陈述句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意,同时一般也显得不简洁,因此,大部分编辑和学者都认为题名不应由陈述句构成。由于题名比句子简短,并且无需主、谓、宾,因此词序就也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如果词语间的修饰关系使用不当,就会影响读者正确理解题名的真实含意。

  2 摘要

  1 基本要求 (1) 确保简洁而充分地表述论文的 IMRD ,适当强调研究中创新、重要之处 ( 但不要使用评价性语言 ) ;尽量包括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和重要细节(重要的论证或数据)。 (2) 使用短而简单的句子,表达要准确、简洁、清楚;注意表述的逻辑性,尽量使用指示性的词语来表达论文的不同部分(层次),如使用 "We found that..." 表示结果;使用 "We suggest that..." 表示讨论结果的含义等。 (3) 应尽量避免引用文献、图表,用词应为潜在的读者所熟悉。若无法回避使用引文,应在引文出现的位置将引文的书目信息标注在方括号内;如确有需要(如避免多次重复较长的术语)使用非同行熟知的缩写,应在缩写符号第一次出现时给出其全称。 (4) 为方便检索系统转录,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表达式、角标和希腊文等特殊符号。

2 摘要写作的时态 摘要写作时所采用的时态应因情况而定,应力求表达自然、妥当。写作中可大致遵循以下原则: (1) 介绍背景资料时,如果句子的内容不受时间影响的普遍事实,应使用现在式;如果句子的内容为对某种研究趋势的概述,则使用现在完成式。 (2) 在叙述研究目的或主要研究活动时,如果采用 " 论文导向 " ,多使用现在式(如: This paper presents... ) ; 如果采用 " 研究导向 " ,则使用过去式(如: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 (3) 概述实验程序、方法和主要结果时,通常用现在式。(4) 叙述结论或建议时,可使用现在式、臆测动词或 may, should, could 等助动词。

  3 摘要写作的人称和语态 ,由于主动语态的表达更为准确,且更易阅读,因而目前大多数期刊都提倡使用主动态,国际知名科技期刊 "Nature","Cell" 等尤其如此,其中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的使用十分普遍。

  3 引言

1 基本要求 (1) 尽量准确、清楚且简洁地指出所探讨问题的本质和范围,对研究背景的阐述做到繁简适度。 (2) 在背景介绍和问题的提出中,应引用 " 最相关 " 的文献以指引读者。要优先选择引用的文献包括相关研究中的经典、重要和最具说服力的文献,力戒刻意回避引用最重要的相关文献(甚至是对作者研究具某种 " 启示 " 性意义的文献),或者不恰当地大量引用作者本人的文献。 (3) 采取适当的方式强调作者在本次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或贡献,让读者顺着逻辑的演进阅读论文。 (4) 解释或定义专门术语或缩写词,以帮助编辑、审稿人和读者阅读稿件。 (5) 适当地使用 "I" , "We" 或 "Our" ,以明确地指示作者本人的工作,如 (6) 叙述前人工作的欠缺以强调自己研究的创新时,应慎重且留有余地。

  2 写作要点与时态运用 (1) 叙述有关现象或普遍事实时,句子的主要动词多使用现在时。(2) 描述特定研究领域中最近的某种趋势,或者强调表示某些 " 最近 " 发生的事件对现在的影响时,常采用现在完成时。(3) 在阐述作者本人研究目的的句子中应有类似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 reported here 等词,以表示所涉及的内容是作者的工作,而不是指其他学者过去的研究。

  4. 材料和方法

1 写作要点 (1) 对材料的描述应清楚、准确。材料描述中应该清楚地指出研究的对象(样品或产品、动物、植物、病人)的数量、来源和准备方法。对于实验材料的名称,应采用国际同行所熟悉的通用名,尽量避免使用只有作者所在国家的人所熟悉专门名称。 (2) 对方法的描述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应遵循的原则是给出足够的细节信息以便让同行能够重复实验,避免混入有关结果或发现方面的内容。如果方法新颖、且不曾发表过,应提供所有必需的细节;如果所采用的方法已经公开报道过,引用相关的文献即可(如果报道该方法期刊的影响力很有限,可稍加详细地描述)。 (3) 力求语法正确、描述准确。由于材料和方法部分通常需要描述很多的内容,因此通常需要采用很简洁的语言,故使用精确的英语描述材料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注意的方面通常有:( a )不要遗漏动作的执行者如: "To determine its respiratory quotient, the organism was..." 显然, the organism 不能来 determine 又如: "Having completed the study, the bacteria were of no further interest." 显然, the bacteria 不会来 completed the study. ( b )在简洁表达的同时要注意内容方面的逻辑性如: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48 informed and consenting patients...the subjects ranged in age from 6 months to 22 years" ,其中的语法没有错误,但 6 months 的婴儿能表达 informed consent ( c )如果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能采用,在引用文献时提及一下具体的方法。

2 时态与语态的运用 (1) 若描述的内容为不受时间影响的事实:一般现在时。 (2) 若描述的内容为特定、过去的行为或事件,则采用过去式。 (3) 方法章节的焦点在于描述实验中所进行的每个步骤以及所采用的材料,由于所涉及的行为与材料是讨论的焦点,而且读者已知道进行这些行为和采用这些材料的人就是作者自己,因而一般都习惯采用被动语态。(4) 如果涉及表达作者的观点或看法,则应采用主动语态。

  5 研究结果

1 写作要点 (1) 可根据需要建议建议作者是否合并 " 结果 "(Result) 与 " 讨论 "(Discussion) 。 (2) 对实验或观察结果的表达要高度概括和提炼,不能简单地将实验记录数据或观察事实堆积到论文中,尤其是要突出有科学意义和具代表性的数据,而不是没完没了地重复一般性数据。 (3) 数据表达可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如果只有一个或很少的测定结果,在正文中用文字描述即可;如果数据较多,可采用图表形式来完整、详细的表述,文字部分则用来指出图表中资料的重要特性或趋势。切忌在文字中简单地重复图表中的数据,而忽略叙述其趋势、意义以及相关推论。 (4) 适当解释原始数据,以帮助读者的理解。如果论文中还包括独立的 " 讨论 " 章节,应将对于研究结果的详细讨论留到该部分,但 " 结果 " 中应该提及必要的解释,以便让读者能清楚地了解作者此次研究结果意义或重要性。 (5) 文字表达应准确、简洁、清楚。避免使用冗长的词汇或句子来介绍或解释图表。为简洁、清楚起见,不要把图表的序号作为段落的主题句,应在句子中指出图表所揭示的结论,并把图表的序号放入括号中。

2 时态的运用 (1) 即指出结果在哪些图表中列出,常用一般现在时。(2) 叙述或总结研究结果的内容为关于过去的事实,所以通常采用过去时。(3) 对研究结果进行说明或由其得出一般性推论时,多用现在时。(4) 不同结果之间或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之间进行比较时,多采一般现在时(这种比较关系多为不受时间影响的逻辑上的事实)。

  6 讨论

  1 基本内 " 讨论 " 的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断,并说明作者的结果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是否提出了新的问题或观点等。因此撰写讨论时要避免含蓄,尽量做到直接、明确,以便审稿人和读者了解论文为什么值得引起重视。讨论的内容主要有: (1) 回顾研究的主要目的或假设,并探讨所得到的结果是否符合原来的期望,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 (2) 概述最重要的结果,并指出其是否能支持先前的假设以及是否与其他学者的结果相互一致;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 (3) 对结果提出说明、解释或猜测;根据这些结果,能得出何种结论或推论? (4) 指出研究的限制以及这些限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并建议进一步的研究题目或方向; (5) 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支持或反驳相关领域中现有的理论、对现有理论的修正)和实际应用。

2 写作要点 (1) 对结果的解释要重点突出,简洁、清楚。为有效地回答研究问题,可适当简要地回顾研究目的并概括主要结果,但不能简单地罗列结果,因为这种结果的概括是为讨论服务的。 (2) 推论要符合逻辑,避免实验数据不足以支持的观点和结论。根据结果进行推理时要适度,论证时一定要注意结论和推论的逻辑性。在探讨实验结果或观察事实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意义时,无需得出试图去解释一切的巨大结论。如果把数据外推到一个更大的、不恰当的结论,不仅无益于提高作者的科学贡献,甚至现有数据所支持的结论也受到怀疑。 (3) 观点或结论的表述要清楚、明确。尽可能清楚地指出作者的观点或结论,并解释其支持还是反对早先的工作。(4) 对结果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效果的表达要实事求是,适当留有余地。在讨论中应选择适当的词汇来区分推测与事实。

3 时态的运用 (1) 回顾研究目的时,通常使用过去时。(2) 如果作者认为所概述结果的有效性只是针对本次特定的研究,需用过去时;相反,如果具有普遍的意义,则用现在时。 (3) 阐述由结果得出的推论时,通常使用现在时。使用现在时的理由作者得出的是具普遍有效的结论或推论(而不只是在讨论自己的研究结果),并且结果与结论或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不受时间影响的事实。

  7 结论

通常情况下,有关结论的内容都包括在 " 结果与讨论 " 或 " 讨论 " 中,但有时也可将 " 结论 " 单独列为一节。在 " 结论 " 中作者应清楚、简洁地叙述自己研究的主要认识或论点,其中包括最重要的结果、结果的重要蕴含、对结果的说明或认识等。应注意的是,撰写结论时不应涉及前文不曾指出的新事实,也不能在结论中重复论文中其他章节中的句子,或者叙述其他不重要或与自己研究没有密切联系的内容,以故意把结论拉长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13 14:58:37
学习了。多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5 23:37:26
看看都是些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1 16:06:12
希望各位多多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