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写这些东西,没有专门的理由,仅仅是今晚比较清闲。涉及的话题,只是随意想到的而已。帖子的内容,整体来看没什么深度,因为本人并没有专门去做信息查阅分析。至于楼主,14届数百大军中的普通分子,实在没有什么动力去做深入慎重的分析。
AAAA
关于经济学学部2014年考研形势的分析。
本人没有深入分析今年形势(一则掌握的信息不是很多,二则考完了没有那样做的动力),只是主要根据研院公布的录取名单,根据各考生的考号结合各系的编码来掌握情况,考号是100xx开头的(社科院正常都是80201开头)则不太清楚,估计跟调剂或推免有关,在此不做定论。
社科院经济片今年普遍不好。一是高分不多,今年400+的分数不多,而就普遍反应来看801判卷时卡的并不是特别严;二是门槛下降,基本上各个系都是过线就上;三是人数不多,一般都是刚够,不存在刷人的空间。
经济系最高分不到400,主力集中在370以下,其中有刚过线的,由于经济系每年信息公布比较详细,所以可以很轻易地从对比中发现落差。有些出乎意料。这可能是整个经济片的一个大的风向标吧。
工经所今年好像没招满,所以门槛不高,330+的有,390+也有。没具体去查,记得复试时候好像这个锁是有详细的信息公布。
农发系是管理学学位不谈。
财经系,就录取名单的初步推测(当然是初步,当然是推测,因为并不是完全能看懂),好像录取了4个,分数从340到396不等。
金融所今年也有点掉身价,报的人不多(最大的编号是07,so,概率角度分析人数不会很多),从分数跨度角度的数据也支持上述猜测:计划3个,录取三个,分数是339、368、438。很有说头儿啊。
数经济系我直观地看是四个人。系好像是等额复试,但猜测复试线应该就是国家线吧,因为有一个330+的。拟录取名单上紧跟着下面还有几个,考号不是80201,猜不出什么情况,不过这样加起来应该是超额了。
投资系今年好像挺有人气,8个过线(应该是最多的一个系),分数均匀,有高分(400+)。
城乡建设系,计划两个,实际两个,又是正好(是不是好多系所都是没机会刷人),一个330+,一个340+。不只是偶然还是这个系比较冷,再增么说也是隶属于城乡建设部呢。
政策系能看到三个,340+到380+,虽然人不够,但是政策系分却不低。
人口系,不知道人口系是不是经济学部的,但它计划数是2个经济学+1个人口学,实际招了也是3个,分数均高于360。这样的话会有这样的猜想:会不会三个都是经济学考试(考生编号也正好挨着),是不是这个系划了一个高于国家线的复试线,也就是说初试过线有被刷的,如果这样的话,岂不成了最难的系?
城环系,也是个小系,往年经验来看对高手的吸引力不是很高。今年计划3个,全是经济学,看样子应该是可以确定没招满,有调剂。但唯一的那个考生分数居然是420+,着实出乎意料。
这些分析都是参杂着推测的成分的。这些分析只是一个参考,明年经济学部普遍升温应该是个主流的趋势。今年各系基本都是国家线的水平,实为一个小小的低谷。具体到各个系别来说,没有绝对地难易,每年人数都很少,所以没准出现什么状况。再有,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有意而为之的宣传造势,也有可能影响人们的预期,改变某些系别的报考形势,大家要注意甄别。
AAAA
关于几个很厉害的系。
考完研以后接触过的一些信息来看,个人有如下见解:
经济系。经济研究所在国内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机构,出的书和杂志都很权威,名师很多,平台很好,只是相对来说博士更为受老师重视。
金融系。非常牛,很多独立的重大课题,也很有钱途。
财经系。很活跃。
世经政。有一个实验室。
数经济。越来越重要的系,越来越发现很多经济类的课题都需要计量方面的专家参与,于是数经技的老师越来越活跃。
AAAAAA
关于专业课的看法。
声明,本人见解并不权威,原因有三:本人学得不全面,本人跨专业,本人考得不高。基于以上三点,所有人都有资格将下面的文字当成废话。
1, 关于教材,无非是高鸿业和余永定。
个人觉得只看高也可以。看高鸿业版并不是因为社科院的801指定了高(相反,之前的官方指定是余永定),而是因为高的内容更加主流,且论述相对详细。而结合801的考题分析,涉及的大多是常规的内容,并不偏。余的内容较多,有说法是,历年考点(除了热点)都可以在余的书中找到。但现实的情况是,近几年801的考点很主流,并不涉及太多的经济学分支。综上,掌握好高鸿业,有时间就补充一下余永定,但不是非看不可,或者不看余永定找点多曼平范之类的外国教材做补充也不错。
2, 上面说到考点比较主流,这只代表猜测,不能绝对保证未来趋势。考题有变化是正常的,举个例,前些年801经济学考点还是很平稳的,但2013年突然出了大量的微观而宏观缩水,到了2014年,维宏观严格对称却居然不直接考政经,所以猜想,明年考题又会怎么偏呢?
3, 本人当年备考时除了搜集历年考题,还找到了历年考博的真题。相对来说,风格上还是有一定借鉴价值的。把握一下风格和出题偏好是有必要的,这样,当你捧着那本厚厚的《圣才考研真题详解》时,就会对题目形成敏感性取舍,凭感觉喜欢上某些题、忽略掉某些题。
AAAAAA
关于信息不完全。
好多人说信息少,但少并不代表没有。搜寻信息是研究生该有的能力之一,如果你仅仅从论坛和官网上找,那你根本就不突出,因为这是大家都会的最直接的手段。“信息不完全”是考生共同面临的大背景,而“信息不对称”则是个人懒惰造成的想对劣势。
1,最首先的一点是,你要去报考的研究所的官网上去找信息。弄明白研院的“系”和社科院的“所”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基本要求。
2, 凡事百度上的东西,基本都是没深度的东西,不要依赖这种简单的方式。要采取多样化的渠道,以及要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3, 联系上届的人是很好的方法,简单提两个方面。第一,要表现出尊重与谦虚。尊重与虚心是两个方面。第二,自我的功课要做足,不要让别人对你失望。举个例子,论坛里有人发帖子“请问高数课本中有哪些是数三不考的”,这样的问题很令人烦。明明自己动手就可以办到的,却依赖于别人。
AAAAAAAA
关于9月3号。
开学日,我希望能有让我惊喜的人和事。
关于明年1月。
我希望下一届考生的质量比这届强,以及后来每届都在增强。这样研究生院就在增强。
AAAA
洋洋洒洒,连错别字带病句地一口气写了这些,中间不乏废话和谬论,总之一句话,接受任何批评指正,但不希望有语言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