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感到中国人的伟大,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家,怎会没有信心!
尽管可能不是完全的完美,但是你能在所有方面看到正在发生的改变.
所以,没什么好说的,有时间就捐款,想想怎么赈灾,比起911美国的恐慌,中国人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团结是多么的了不起!.
身在这样的国家,难道不值得我们自豪吗?
以下的是引用的部分:
消防战士跪地落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2008年05月14日 16:46中国消防在线【大 中 小】 【打印】
刚刚接通了一位采访过我的四川记者朋友的电话,她刚刚从绵竹退下来,这个娇小的丫头在电话里和我讲了她眼见的情况,她只用了四个字形容,就是:“世界末日。”她说她几乎无法工作,眼泪就没有停过,太惨了,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然而往往救不了,跟着去的摄影只了拍一张照片,就扔下相机去帮忙,因为那情景让你不可能站着看着。
她和我说,她在一个学校现场看到了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
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她已经泣不成声。
我无法想象这在电话中已经如此惊心动魄的情形在当时是怎么样一个悲壮的场面,我只知道这是真实的,而且,在现在,在震中地区,这样的事情还在重复的发生着,就在今夜,我坐在舒适的房间内,第一次意识到我是否应该做些什么,虽然我不可能到现场去,但是我是否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于是我眼含着眼泪,首先发了这一篇博文,我知道这篇博文无法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但是,这是我想到的最便捷的,我所能立即做到的第一件事情,一篇文虽然没有力量,但是至少我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情。只有完成了第一件事情,才有第二件,第三件。
天佑中国,人间有爱。朋友们,无论你们身边有任何的条件,只要是能帮助灾区的,希望我们都马上付之行动,莫以善小而不为,一篇文章,一元捐款,都是一种支持,2008注定是荣耀与灾难交辉的一年,灾难的是中国人的土地,荣耀的是中国人的心。
震灾中令人感动的三种表情
2008年05月14日 17:30中国新闻网【大 中 小】 【打印】
中新网5月14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14日发表署名文章说,大灾当前,有人在为死难的同胞哀悼,有人在赶赴救灾前线,这是一个万众一心、军民团结、众志成城、共同迎战地震灾害的壮阔画卷,其中一些细节组成了令人感动的三种表情,让我们对中国战胜这次自然灾害信心倍增。
文章摘录如下: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北京、上海、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市区均有明显震感,各地上报的受灾死亡人数还在增加,受灾地区的通讯、交通仍在受阻。有人预言,这是唐山大地震后,地震灾害对中国的又一次大考。
大灾当前,有人在为死难的同胞哀悼,有人在赶赴救灾前线,这是一个万众一心、军民团结、众志成城、共同迎战地震灾害的壮阔画卷,其中一些细节组成了令人感动的三种表情,让我们对战胜这次自然灾害信心倍增。
第一种是事不避险勇于担当的表情。5月12日是护士节,成都市卫生局在锦江剧场进行护士节的活动,33家医院的近400名护士正在进行护士礼仪比赛,比赛刚进行不到30分钟,突然头顶传来“轰隆隆”巨响,地震了!短暂的惊慌之后,市卫生局和护理协会当即决定停止比赛,所有护理人员尽快赶回医院参与病人的抢救。追随着这些护士的匆忙身影,我们应该读出一种可贵的守责意识。大灾面前,公共服务部门重任在肩,各个部门都应该像这些医护人员一样,果敢而迅速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组成抗震救灾的第一支生力军,保证重要基础设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种是慷慨无私踊跃奉献的表情。成都是离震中最近、也是震感最为明显的城市,在地震之夜,那里的市民定然不会在平静中度过。然而在成都的夜晚,大家看到的不是惶恐与混乱,而是一支支为了支援灾区救护工作而自发组成的街头献血队伍。这中间,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面对着一滴滴血液流入血库,我们应该读懂那一颗颗可贵的爱心。在同胞最需要的时候,那些最普通、最平凡的市民和群众,是战胜一切灾害和困难的坚强堡垒与后盾。
第三种是兄弟情深相扶互助的表情。12日下午,当汶川受灾的消息传出后,家乐福中国区立即与成都方面取得联系。家乐福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国伟在初步了解情况后,当即指示位于成都的五家门店向灾区紧急捐赠帐篷、棉被等救灾物品。同时,家乐福中国区将相关灾情通报法国总部。家乐福国际基金会随即决定,向中国受灾地区首批捐赠人民币200万元,用于救助受灾地区的人民。这是在汶川地震当天,大家看到的第一笔企业捐赠。回想前一阶段的“抵制风波”,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种种争议,大家看到,面对不可抗绝的自然灾害,一方有难,八方相助,有一些误解在消融,所有的力量在凝聚!
在这个事发突然的5月12日,有许许多多的感人细节和自发的救灾故事,无法在这里一一细述。正是从这些细节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顽强。“抗灾集结号”已经吹响,汶川绝不会是当年的唐山。(康劲)
情系汶川北京掀捐赠热潮 空巢老人捐出整月工资
2008年05月14日 15:41千龙网【大 中 小】 【打印】
千龙网北京5月14日讯(记者 柳杰)“跟上次南方雪灾一样,我还是捐一个月的工资,这是1800元,请您们收下。”今天一大早,丰台区长辛店光明里社区74岁的李立秀老人将1800元现金送到社区干部手中。
据社区负责人介绍,大妈今年七十四岁,是二七机车厂医院退休职工,身边无子女做伴,长期孤身一人,是典型的空巢老人。
自退休以来,凡是社区组织的捐赠活动,都积极参与,并捐助数额较大。李大妈1966年曾经参加过邢台地震的救灾工作,今年二月对南方冰雪灾害捐款时,大妈也是捐了一整月的工资——1800元。
李大妈告诉记者,“我是唐山人,虽然唐山发生地震的时候我刚调到北京三个月,但当时全国人民都来支援唐山人民,我是不会忘记的,现在该是我们唐山人尽一份力的时候了。灾区道路不通,本想去买些被子,药品来捐献,但是我的腿不太方便,还是捐钱吧。”
汶川地震发生后,北京市红十字会、市慈善协会已经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开通了24小时捐赠热线。北京市体育局、北京文理研修学院、大诚律师事务所等企事业单位也已开始在本单位发动员工进行捐款捐物。同时在各大社区,在海淀区国防大学家属院,退休的大爷大妈纷纷将一份爱心投进捐款箱。
灾难面前,所有中国人的心是连在一起的,纵然相隔千里,我们也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携手同心、众志成城,让我们与灾区同胞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