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远离纸上谈兵 |奖论坛币*价值资讯|首席投资人|微信【投资人】
【投资人】价值发现
(奖励20论坛币)订阅投资实务版系列文库 || *收藏本版* 加入投资人俱乐部
【投资人】每日论坛币福利&招募【投资人】价值发现团队
来源:Wind资讯
ZeroHedge报道,为什么近日美国经济数据疲软,美股依然能强劲上涨?答案就在中国。中国人民银行本周报告称,七月信用创造总量(社会融资总量)仅为2731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万亿元和5460亿元,这是2008年11月以来,即69个月的最低值。除此之外,7月新增贷款也只有3850亿美元,同比少增3145亿元,创2010年来新低。

————增长承压原因非常明确————
美银美林评论称,中国7月份的经济活动数据表现确实有所减弱, 但这种下降基本上已在市场意料之中,美银此前预计较高的基数效应会导致下半年的增长同比承压。若排除基数效应则基本上符合预期,维持对下半年以及2014年全年中国GDP同比增幅将为7.4%的预期不变。美银并指出,反腐行动和较高的对比基础将继续导致经济增长承压,据此预计中国将在下半年中继续保持当前的出台微刺激措施的密度。
————可影响增长动量的内容有限————
美银美林认为,在货币数据过于混乱的形势下,7月数据中的信息内容对于增长动量的影响非常有限。虽然未偿还中长期贷款的增长速度在7月份下降至13.7%(相比之下6月份为13.9%),而社会福利房建筑活动拥有进一步的增强空间。修正后的社会融资总量增幅在7月份下降至16.5%(相比之下6月份为17%)。
————中国并没有陷入信贷紧缩周期————
美银美林指出,7月信贷和货币数据公布后,市场第一反应是,信贷骤紧,或者是信贷需求暴跌。然而,从所有政府讲话和货币基准(如银行间拆借利率)来看,没有发现当局有收紧信贷的意图和行动。相反,政府一再强调维持现有货币政策立场不变,以稳定经济增速。另一方面,大多数领先及同步指标也非常稳定。
总之一句话,美银美林认为,中国当前信贷环境没什么好担心的。
美银美林补充称,中国贷款、存款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幅波动,只是过时的货币统计规则、金融创新,以及影子银行相关的会计新规共同作用的结果。货币政策根本没有紧缩,信贷增长潜力是非常稳定的,8月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将会有较大反弹。
————但华尔街多数人远不那么乐观————
彭博经济学家Tom Orlik列举了以下数条理由:
1.中国央行对数据的点评不仅不能安抚市场,反倒可能加剧不安情绪。
2.融资总量出现如此大幅度的暴跌,甚至创危机后记录,说明不仅仅是央行认为的“季节性原因”。
3.中国央行用“贷款需求疲软,房地产市场低迷”这样的原因来解释数据,不能令人信服。
4.不良贷款仍然不断上升,但中国央行却称“银行对放贷持谨慎态度”,两者相互矛盾。
5.中国央行强调,信贷增速放缓的另一个原因是“影子银行风险较高”,这也与此前“违约率上升时银行更加谨慎”的描述相矛盾。
6.中国央行称存款增速的“季节性下跌”限制了信贷增长,但是数据显示,存款下跌达到创纪录的1.9万亿人民币,显示存款基础正出现大规模波动,不应当只是“季节性下跌”。
综上, Orlik认为,7月信贷可能不会在8月份立即恢复。即使恢复,也多半是基于政府指导而不是市场本身。央行可能会在经济压力下,取消定向刺激,转而采取普遍降息策略。
————华尔街“传统智慧”失效————
这里就出现了华尔街“传统智慧”和“新观点”的误差。基于传统智慧,华尔街认为,早前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定向宽松,但信贷数据依旧戏剧性下跌,说明定向措施效果有限,中国央行后续肯定会有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信贷成本降低当然有利于美股,所以当天美股在没有利好的情况下也能收涨。
但很遗憾的是,华尔街这次的算盘落空了。中国政府看上去真的不打算实行大规模宽松。 实际上,华尔街近期对中国的解读频频失误。
在7月底ZeroHedge的一份报道中曾提到,中国正悄然推出PSL(抵押补充贷款),华尔街将这一举措解读为“中国版QE”。渣打银行分析师Stephen Green称,中国央行向国开行发放1万亿元PSL,表明中国央行有意大规模扩张资产负债表。PSL能够刺激需求、影响广义经济,而且也释放出了一个信号——中国央行进入了QE的状态。
但是,当时美银却不太相信PSL是QE政策,而认为更像是定向降息的工具。此外,从银行资产来看,中国似乎并不需要QE。下图显示中国银行资产增长情况:

如果美银观点是正确的,这将与华尔街对中国的预期完全相反:中国央行不可能采取措施推动进一步的信用创造,这反过来会增加美国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