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作者:顺丰速运集团创始人、总裁王卫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如顺丰目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不好的习气开始在员工中滋生。有些同事在工作中,一方面不太敢作为、不太敢创新,另一方面又有些急功近利,甚至还流露出一些“骄气”和“傲气”。
顺丰想要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就必须营造出更好的文化氛围,让文化来推动公司的发展。
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会“做人”不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会“做人”是心正,做事认真,对同事公平、公正,处理日常事务不偏不倚。不能因为总想着做一个“老好人”而放弃作为、放弃创新、放弃坚持的勇气。
不要放弃创新与坚持的勇气 近年来,顺丰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企业规模大了,部门也跟着相应变大,事情越来越多,细化的流程、授权、分工等就很容易变成“枷锁”,让人的胆子越来越小。有些人甚至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工作。而刚入职的新人,由于对业务、地区、周边的同事等还不太熟悉,即使有一些新的想法,也不敢大胆地提出来;或者提出的一些创新性意见和建议与实际脱节,最终不被采纳,导致自信心受到打击。长此以往,不敢创新越来越成为一种固态。
其实,顺丰是鼓励创新的。任何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公司是鼓励创新的。在我个人的印象中,顺丰从来没有因为某人的创新造成了一些浪费或者损失而给予惩罚。反倒是有些人因为不作为或者阻碍创新,被批评甚至不被重用。那些敢于始终坚持正确的主张,敢于与我针锋相对地争论的同事,最后都赢得了我的尊重。我个人的面子和公司的面子、公司的利益相比,哪个更重要?公司的利益始终是第一位的,我个人的面子在公司整体利益面前,实在是微不足道。
在过往的工作中,因为我个人考虑不周或者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也曾经做出过某些片面甚至错误的决策。那些敢于当面与我争论,批评我、质疑我、驳我面子的同事,我都没有记恨过。我始终认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有一定的胸怀。有胸怀的人路才会越走越宽,才能得到朋友的支持、得到同事的认可,才有可能让周围的人坚定不移地团结在你身边,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公司的发展。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还要有胆识,要敢于坚持。有句话说得好,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但有些员工对“做人”的理解有失偏颇。在我看来,会“做人”绝对不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会“做人”是心正,做事认真,对同事公平、公正,处理日常事务不偏不倚。100%的人都说你好,那不一定是成功,更可能是圆滑。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实现自己的理想,难免会得罪一些人,能得到周围80%的人的认可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当年我为了坚持顺丰的理念,也得罪过一些人,不仅有内部的还有外部的。
所以,企业再大我们也不能因为总想着做一个“老好人”而放弃作为、放弃创新、放弃坚持的勇气。
莫让急功近利焚烧我们内心
今天的社会环境,让人感觉有点浮燥。当然,这里面有深层次的原因。从大的背景来说,我们国家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甚至几百年才走完的路,这种环境中人难免会有些急躁冒进。没错,改革开放30年,人们在物质生活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与物质层面的改善相比,精神层面的提升和完善尚需要一个时间相对较长的过程——要想在30年的时间里得到相应的提升,有些过于苛求了。
过于急功近利,显然对个人、对企业、对社会都不好。因此,我们要学会反省,不要让急功近利焚烧我们的内心。工作是为了赚钱,为了养家糊口,这完全没错。但这只是对工作最基础层面的理解。工作显然又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在于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企业来讲,赚钱更高的层面是在成就自己的同时,还能成就员工,成就客户。如果当年做企业仅仅是为了赚钱,我现在的财富显然应该不止这么多,但同时,顺丰也不可能做到现在这样的品牌,更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得到广大客户朋友的认可。
每个人都向往更优越的生活,这无可厚非。然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人的事业最终成就如何,就在于是否专一、执著地做一件对的事情。人只要专心,收获是迟早的事。“急”,你所得到的也许较快,但是不稳,更不可能长远;而“慢”,则会相对扎实,成长的空间也会更大。正道是艰难的,但是越走路越宽。也许每个人都会经历那么一个急功近利的阶段,但是不要让它拖住我们,不要让眼前的利益迷住双眼,更不要为此不顾一切,走向极端。
为什么顺丰LOGO上的主色调会选用反传统的黑色?因为我们希望能在顺丰屏蔽掉那些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等不好的东西,进而在公司内呈现出一种积极、进取、团结,有承担、有责任感的良好氛围,营造出顺丰特有的文化。我会竭尽所能去捍卫这种文化,任何诱惑也不能让我动摇或是牺牲顺丰的这种文化,我也希望这种文化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真诚微笑与礼貌待人,不是“卑微”,而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你相信海底捞的制度和流程完善细致到了让员工在客户等待的时间里为他们擦皮鞋这种程度吗?我不相信!但是海底捞的员工做到了。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它能引导员工紧密围绕企业精神和信仰的制度与流程,主动自觉地为客户服务。
坚持用文化推动企业的发展
公司发展到现在,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有些人开始认为顺丰赚“大钱”了,觉得这是一家财雄势大的公司,肯投入,不差钱。果真如此吗?如果按照投入预算严格地核算成本,2011年的利润可能连1%都不到。因此,可以很明确地说,在发展过程中,没有企业是不缺钱的,尤其是像快递这种服务性行业,绝对没有暴利或者是丰厚的利润一说。
虽然顺丰并没有赚很多钱,但这一两年仍然在很多方面大手笔地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自动化、标准化等)、改善员工薪酬福利、缩短员工工时……这些都是花费了大量财力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们想证明一点,公司并非只要求员工做到很多,而自己什么都不去做。公司首先会把自己要做的事都做好,就是要向所有员工证明,公司是真心实意地为大家考虑的。
公司努力提高员工的待遇,不断改善员工的作业环境,员工才会真诚地对待客户,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样我们的销售价格才有说服力,客户才会信赖我们,更放心地使用我们的产品。按照这样的良性循环,我坚信,利润肯定会回来的。反之,如果我们不能用心工作,不用心服务客户,客户就会流失,那么,在低利润的运营环境下,顺丰也不可能有长期健康的发展。
经营环境瞬息万变,百年的企业说倒就倒了。顺丰发展才十几年,更需要所有同事用心去呵护。大家千万不要把“自信”和“自傲”混为一谈。如果有员工因为公司快速发展而滋生出“骄气”与“傲气”,我认为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一线人员走出去,人人都代表着背后的几十万名员工,代表着顺丰的形象,我们一直都想赢得别人的尊重,而“骄气”与“傲气”显然是与此背道而驰的。要谨记——真诚微笑与礼貌待人,不是“卑微”,而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客户有礼貌,我们也礼貌应对,这很容易做到;但有时候客户心情不好,表现得不是特别有礼貌,我们还能坚持微笑,这才更加难能可贵,更能显示我们的素养和自信。看着客户对我从不友好到正常对待,再到尊重的转变过程,那种精神上的满足感,远比因别人不礼貌而立刻与之针锋相对地争论要强烈得多。
顺丰在不断地发展,员工在不断地增多,而且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尽相同,这就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的企业是制度管人,卓越的企业是文化管人。你相信海底捞的制度和流程完善细致到了让员工在客户等待的时间里为他们擦皮鞋这种程度吗?我不相信!但是海底捞的员工做到了。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它能引导员工紧密围绕企业精神和信仰的制度与流程,主动自觉地为客户服务。企业员工越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就越高。如果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不能有更大的突破,我们的企业愿景、使命和信仰不能赢得员工的一致认可,并最终落实到日常工作中,那么顺丰的发展道路将会受到更多掣肘。
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忠心希望顺丰的文化能够成为顺丰发展的推动力。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