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008-5-30 14:11:00

五点原因:四川省教育厅归纳

2008年05月28日06:47   南方日报  

谢苗枫 胡亚柱 

四川省教育厅对倒塌校舍做了初步调查和评估,

将倒塌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这次地震首先是超过了预计强度,学校校舍抗震难以抵御如此强烈的地震。

(你们预计的是多少?你们预计过吗?)

二、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集体伤亡人数比较多。

(这是房屋的倒塌原因?人太多压的?)

三、学生上课时集中在教室,楼面负荷大,疏散时又集中在楼梯间,这些走廊、楼梯相对来说,

是建筑比较薄弱的,所以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原来是这样啊,不在教室上课就没事儿了,不疏散就没事儿了,我以前还不知道呢。可是要问一句,

除了教室和走廊楼梯,教学楼还能有哪些更“坚强”的组成部分?厕所?)

四、根据四川省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的材料,四川省倒塌的相当多的校舍建筑时间比较长,

校舍陈旧落后,这也是导致部分校舍垮塌的重要原因。

(具体数据呢?有多长?另一部分学校呢?没倒的那些学校呢?为何从教育行政部门得到材料?

校舍为何陈旧落后,国家拨款是多少?你们投入了多少?重要原因有了,主要原因呢?问题根源呢?)

五、学校的建筑在抗震方面本身就存在着设计方面的先天性缺陷。

(其实五个原因就是为了承认这一句话。但这不光是一个原因,而是另一个问题。) 

[em12][em12][em1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31 11:13:00

豆腐渣校舍压死学生 官方调查远落后于民间期待(节选)

● 叶鹏飞(北京特派员)  
中国官方对于四川汶川地震大量学校倒塌的调查至今远落后于民间的期待。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昨晚据中国政府网昨天消息,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要求,对灾区损毁校舍建筑的搜证是“为灾后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要求仅指出:“发现建筑设计和施工确属存在违法问题的,要依法查处”,而且是“由各有关地区政府负责落实”。

四川省教育厅日前向教育部提交震区倒塌校舍的初步调查和评估结果,把倒塌原因归咎于地震超过预计强度、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学生疏散困难、校舍建筑陈旧落后、校舍建筑抗震设计有先天性缺陷等。

然而,社会基层对于当局至今还没有正式交代豆腐渣学校真相的不满越来越大。

拥有“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称号、被中共四川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点名要干部向其学习的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林强,在最新出版的《南方周末》专访里评论校舍倒塌现象时说:“当然有天灾因素,但天灾并不必然导致悲剧,把悲剧推诿于天灾,在道德上是一种偷懒的做法。”
林强批评,当局至今还没有积极对校舍倒塌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对悲剧责任调查取证,也没有对死难者家属道歉。他说:“如果发生了那么大的悲剧,我们却一点反思都没有,一个说法都没有;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的名誉和前程看的比孩子们的生命更重要,这样下去,怎么可能有心灵的提升和机制的重建?又怎么可能永绝后患?”
出于一个教育行政官员的“负罪感”,林强在5月23日上书要求转让他奥运火炬手和观摩北京奥运会的资格。
对于大量校舍倒塌,林强形容“天灾人祸总是相辅相成的”。他尖锐地指出:“如果生命价值还不能战胜官场潜规则,我们还要官官相护,还要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我们就太没有良心,就太无耻了。我们就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更谈不上做一个教育工作者了。”
至于他的思考在中国教育界有多少代表性,林强承认:“没多少代表性,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前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重复说,中国国家领导人已经注意到学校倒塌问题。  
他说:“在灾区某些地方已经对倒塌的学校开始调查,对调查结果的处理,就是前面我反复表态的,肯定毫不含糊,毫不手软。”
新一期《南方周末》则引述在四川都江堰现场勘察的建设部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同济大学教授陈保胜说:“聚源中学在选址、建筑的构造、建筑结构体系、施工和材料肯定是有问题的。”
报道形容这是豆腐渣学校调查“终于首次有了官方权威专家明确认定”。
聚源中学两栋教学楼在5月12日的地震中倒塌,造成278名师生死亡,11人失踪。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现场视察时还向挖掘出来的遗体三鞠躬致哀。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5月22日通报说,截至5月21日下午4点,全省师生有6581人死亡,8810人受伤,1274人失踪,1107人被埋,四川受灾学校达1万3451所。
对比公立学校校舍倒塌的普遍现象,由民间集资督办兴建的学校却在大地震中屹立不倒。
同期《南方周末》报道,香港慈善团体“苗圃行动”在四川所建的61所学校,以及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四川捐助的169所希望工程小学都没有倒塌,也没有师生死亡,其中中科院希望小学与北川中学仅一墙之隔。
有报道称,北川中学估计师生死亡上千人,但是至今仍没有官方统计。《重庆晨报》5月29日报道,北川中学高二8班全班53名同学,因为51人失踪或遇难,1人重伤而取消了班号。

来源:http://www.zaobao.com/zg/zg080531_508_1.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5 09:26:00

什邡一建商承认倒塌教学楼验收时是危楼 找关系过关

http://news.ifeng.com/special/0512earthquake/rollnews/200806/0605_3410_580785.shtml

四川洛水中学教学楼倒塌 建筑商坦言盖危楼
记者 胡志强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过后,什邡市洛水中学校园内两栋同时建造的教学楼命运迥异。
一栋瞬时成为废墟并致505名师生伤亡,另一栋却岿然屹立。
倒塌教学楼的建筑商坦言,该楼在建设过程中,曾因质量原因被勒令停工,完工验收时又被教育局鉴定为危楼。但后来教学楼之所以验收合格,是他“找人办的”。

【现场勘察】
“又是一座没有构架柱的教学楼”
5月30日上午,四川什邡市洛水中学校园内,来自该镇下院村一组的青世明又抱着女儿的遗像来到学校。
他与诸多遇难学生家长一样,追问着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同年建成的两栋楼房,一栋仍屹立在校园内,而另一栋却成为废墟?
什邡市教育局统计数字显示,截至5月28日,洛水中学这栋四层的教学楼垮塌,共造成505名师生伤亡。
5月28日上午,两位手拿电钻等工具的工作人员来到洛水中学坍塌的教学楼废墟上。
“你们是哪个单位的?是不是为倒塌的教学楼取样来了?”青世明的问题,引起几位家长的兴趣。“上面有要求,不让透露我们的单位名称,我们只是奉命取样。”工作人员回答。
家长们很不理解,大声质问:“为什么不透露单位名称?我们怎样得到检测结果?”“我们是四川禾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忙说。该公司另一组取样人员,正在对绵竹市几所学校的建筑废墟进行取样。随着机器的转动,一个个标本从大梁中取出,他们在样本上标注上日期和地址等信息。
但所有这些并没给遇难学生家长带来希望,他们认为,这栋倒塌的教学楼原本就是危楼,校方也很清楚。他们的观点是:检测没有什么意义,只有找到当时的图纸,事故原因才会一目了然。
事实上,早在5月26日下午,着手调查学校教学楼倒塌原因的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的3名专家就曾在现场致电什邡市相关部门,询问该教学楼的设计图纸是否入档,能否调出来,但对方回答称:“时间太久,设计图纸很难找到。”
经过现场勘察,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陈正祥得出的结论是:“又是一个没有构架柱的教学楼!”

【工人追忆】
建到二层时曾被责令停工
5月12日汶川地震那天下午,洛水镇永兴村五组45岁的王晓民(化名)正在银川一建筑工地打工。当天晚上,王晓民接到家里电话称,洛水中学教学楼垮塌,不少学生被砸死。“当时我马上就想到,洛水中学靠门口那栋四层教学楼肯定已不复存在。”王晓民说。他的猜测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当年他曾参与这栋教学楼的建设,建成后就被上级有关部门鉴定为不合格。
该楼是1986年南元村村民刘新平承包建设的,王晓民负责教学楼的大梁、圈梁的浇筑工作。“当时认为老板所购买的钢筋有质量问题,原因是钢筋不规则,边缘还有不少小坑洼。”王晓民担心,建设四层的教学楼,用这样的钢筋不会通过上级职能部门的验收。
教学楼的质量问题也引起该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当该楼建到二层时,曾被责令停工。时任该校验收小组的潘老师也证实了王晓民的说法。
“上级来人对教学楼的大梁、立柱进行试压检测,结论是大梁与立柱受压力不够。停工一周后,建筑商将一根大梁敲掉后,又重新浇筑了一根,具体以后为什么又开工了,我就不清楚了。”潘老师说。
停工期间,王晓民并没离开学校的建筑工地,因为同期并排建设的还有一栋五层教学楼,即经过地震后仍屹立的那栋教学楼,该楼是一位叫周现财的建筑商所建。
王晓民到了周现财的工地,仍然负责大梁的浇筑工作,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周现财把关很严,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都是经过正规渠道购进的,这也是当时工地工人们的共识。”

【建筑商坦言】
“找人才把教学楼验收合格”
6月2日下午,商报记者与刘新平取得了联系,谈到这几年家境贫穷状况,他回忆起22年前承包洛水中学教学楼之事。
1986年,洛水中学要建教学楼,他通过关系承包到了一栋四层教学楼,总造价264000元。他既没有施工资质,工程也没人监理,那是他第一次承包这样的工程。随后,他在邻村找了20多个泥水匠就开工了。
“工程是大包(包工包料),所有建筑材料都是自己从一些商户处赊来的;等建到第二层时,教育局来人检测说大梁不合格,让我翻工,我只好将大梁敲掉重新浇筑,为了这个大梁,工程拖延个把月,最后算账时我赔了6万多元……”
刘新平说,“最后大楼竣工被教育局鉴定为危楼”后,他自己找人验收,把教学楼鉴定为合格。问及当时他找的是哪个单位验收,刘新平称“已不晓得了”。
洛水镇政府现年58岁的调研员蔡华富说,当年洛水中学建教学楼时,他任该镇党委副书记。他算了一笔账,每间教室按80平方米计算,16个教学班总造价264000元。每平方米造价约为206元,还没有施工监理。
蔡华富说:“这样低的造价,刘新平还想赚一笔,咋能保证这栋楼的质量,咋能保证地震时师生的人身安全?”

【校方表态】
从未发现教学楼有质量问题
遇难学生的家长们称,这几年,现任校长李长露以该楼属危房为由,曾5次向当地教育局反映此事,一直没引起当地教育部门重视。记者找到李长露求证时,他称自己太忙,把一位姓马的副校长的手机号码给了记者,而马校长又推给该校总务处彭主任,并声明“彭主任最清楚此事”。
彭主任解释说,他在该校任职16年来,每年校方都要对教学楼进行安全检查,从没发现那栋四层教学楼有安全隐患。
“家长所说校长5次向上级教育部门反映危房之事不属实,我们从没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过此事。”彭主任说。对同时建的两栋教学楼,一栋轰然倒塌,而另一栋却屹立不倒的反差,彭主任分析说,那栋五层教学楼的房间宽度要比那栋四层教学楼的房间宽度窄近一米,相比之下立柱多,支撑点多,其稳定性增强;另一主要原因是,没倒的教学楼的厕所都是橡胶顶,地震时不容易撕裂。
在该校任教三年的高三(9)班班主任黄流彪说,平时不知道该楼是危楼,只是学生大扫除时,上一层如果洒水,经常会将下一层学生的书本淋湿。

【政府承诺】
检测结果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6月1日,什邡市教育局副局长、党委书记陈其文说,因建设时间相隔太长,当时负责洛水中学两栋教学楼验收工作的人员还没找到,他们曾到建设局找当时的验收报告,也是无果。针对家长们所说的“洛水中学校长曾多次向教育局反映教学楼属危房之事”,他称自己“不清楚”。
记者在调查洛水中学教学楼垮塌事故时,绵竹市五福镇富新二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该校一栋三层教学楼在地震中轰然垮塌,127名小学生当场殒命。
6月1日上午,德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金明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倒塌的教学楼建设时间大都已长达20多年,不能草率地下结论,我们必须以科学为依据。目前,专家组正在加班加点进行现场取样工作,至于何时调查结束,还得看他们的实际进展情况。”
张金明承诺:“专家组评估检测结果出来后,我们还要找更高一级的专家,对他们的结论还要进一步评估。结果出来后,我们会及时向社会公布,对涉及事故的责任人将依法严惩。” (河南商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4 11:17:00

 

批注:从本文可以看到,希望工程校舍真好,希望返聘伟光正-----徐光光同志,建设全国、乃至全银河系的所有的希望小学,与灾区人民共同谱写着感天动地的生命光辉之歌。

 

 

8级地震震不垮希望小学

徐永光  日期:2008-8-4

希望小学是抗震救灾社会爱心大潮中的一朵小小浪花,彰显着生命伟大,爱心无限,希望永存。

徐永光,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法学硕士,中华慈善大会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做人做事要凭良心,要干就干好

 

 汶川大地震中,最令人不忍卒睹和悲愤的场面莫过于校舍垮塌、数千名学生惨遭灭顶之灾。而史上最牛希望小学”——刘汉希望小学在8级地震中没有倒塌、483名学生和教职工无一伤亡,让这个学校的捐建者成了公众心目中的英雄。还有一所与垮塌的北川中学仅一墙之隔的中科院北川希望小学,教学楼在地震中剧烈摇晃而岿然不动,被网民称为震不垮的希望”“最牛的希望小学

从四川省青基会秘书长陈燕玲那里得到确切消息:全省400多所希望小学特别是震区146所希望小学都核查过了,没有因校舍垮塌死亡一人。也就是说,除在撤离时遭遇泥石流等原因发生过学生伤亡事故外,希望小学所建校舍都经受住了地震考验。面对8级地震,146所希望小学少说6万多师生,没有因校舍垮塌死人。

曾有记者采访我,问及希望小学在地震中基本完好的原因。我说很简单,一是资金足额到位,二是全程监督。这是所有希望小学经受8级地震而不垮的秘密。之所以要给秘密加上引号,盖因这两条不过常识而已。正如刘汉希望小学捐款人刘汉所说:我们只是按图施工,老老实实地盖了这个学校。做人做事要凭良心,要干就好好干。

希望小学建校资金并不大。中国青基会过去的劝募标准是20万~25万,要求地方政府匹配至少一半。建校管理有一套严格程序,先审查建校申请报告,主要包括是否符合贫困地区建校的条件,规划预算是否合理等。原则同意后,由青基会与县人民政府签署建校协议。协议规定,政府匹配的资金先到位并开工建设,根据中期报告,青基会拨付第一期50%资金。工程全部竣工后,青基会审核县级人民政府提交的《希望小学援建项目竣工报告》(包括学校竣工照片、审计报告、工程监理报告、工程质量检验报告和施工单位工程款收讫证明)后,才下拨另外50%建校资金。

 

如果管得不好,捐款人吐一口唾

沫都能把我们淹死!

 

希望小学的建设过程,监督是全程、全方位的。首先是捐款人的监督,他们不仅要看捐款落实结果,有的还直接参与了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如刘汉希望小学。青基会是希望小学建设的问责主体,希望小学出现任何问题,第一责任人是接受捐款的青基会。所以青基会在希望小学建设中不仅要保证资金安全,还要进行建设质量的全程监督。中国青基会的捐款都是经由省级青基会拨付的,因此省级青基会需要承担直接的监管责任。

最让人放心的是香港苗圃行动在四川捐建的61所希望小学。苗圃希望小学建设过程除了青基会的监督,还有苗圃行动作为香港筹款机构直接参与的监督。苗圃行动把每所希望小学的设计图纸都拿到香港请专家审查,工程竣工后除了专业质检部门的验收外,他们还要派出由志愿者组成的验收小组到现场验收。我参加过一次苗圃希望小学的验收。验收小组带着皮尺,丈量每一个教室和走廊的面积,既要检查质量,还要防止工程人为缩水

希望工程的上帝是捐款人,没有捐款人的信任和支持,你就得砸饭碗。做希望工程的人只有两条路可走,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狱。一天,我走进财务部,看到桌子上摞得老高老高的汇款单,拿起来沉甸甸的。我对财务人员说:这里倾注了多少人的感情和期望啊!如果管得不好,捐款人吐一口唾沫都能把我们淹死!

为了从制度上杜绝腐败,青基会设计的筹款项目都是定向资助,每一笔捐款的使用结果都要向捐款人交代,每一笔捐款背后都有一双监督的眼睛。还有,县级人民政府作为希望小学项目的落实者,管理监督也很严格、很谨慎。一位西部地区的县长对我说:希望工程的捐款每一分钱在我们眼里都像磨盘那么大。地方再穷,也不会对希望工程的钱动非分之想。

令人自豪的是,希望工程从1989年启动到今天近20年,全国青基会系统用海内外捐赠资金建设了13000多所希望小学,没有发现一起贪污案例。

曾经出现过延安宝塔区希望小学豆腐渣工程的报道,经查那是捐款体外循环造成的。捐款人不了解希望工程的管理规范,直接把钱捐到区里,用希望工程的名义建了学校却没有受到任何一级青基会的监督,结果非但工程成了豆腐渣,还查出了贪污问题。严格地说,在这件事上,中国青基会是可以追究有关机构法律责任的。因为早在1995年我们就注册了希望工程服务商标,任何机构包括省级青基会都必须经过中国青基会的商标使用许可授权、签署协议才能接受希望工程的捐款。如果省级青基会违反希望工程的管理规范,就将被取消从事希望工程活动的权利。好在这样的事故并没有发生。

中国青基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是团中央,希望工程一向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特别是1992年,小平同志两次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名义捐款,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和公众参与希望工程的热情,也是对我们的极大鼓励和鞭策。

有人认为,希望工程这么的原因是有政府支持的背景,或因政府支持而质疑其民间性和纯洁性。在我看来,政府背景和支持可以成为民间组织发展的有利条件,只要你能够把握政府职能转变的机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中社会需求的新变化,遵循民间组织运行的规则,公开、透明,规范管理,就有可能把政府支持、社会关注和弱势群体需求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资源动员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就如希望工程,干了20年,想停都停不下来。

 

爱心无限,希望永存

 

从希望工程创立开始,由于团中央的正确指导和方向把握,基础打得很坚实。

中国青基会第一任理事长是刘延东,她又是团中央常务书记和全国青联主席。她对于初创中处于困难时期的青基会的工作推动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动用了许多资源。希望工程的第一笔捐款就是她从革命老人帅孟奇手里接的。由于她的努力,在书记处的全盘工作计划中,希望工程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19885月,团十二大过后没几天,在青基会成立之后,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刘奇葆分管青基会,他不是停留在一般性地领导和指导,而是以他对事物的洞察力和政治上的敏锐为青基会的发展指明方向和寻找正确的战略位置。比如提出希望工程民办公助的方针、确立中国青基会在整个共青团工作格局中的地位等。作为中国青基会和希望工程的奠基人,奇葆同志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李克强在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后,把希望工程作为共青团改革的成功范例,经常强调要像希望工程那样把共青团活动事业化。克强对希望工程的最大贡献还是在加强管理和建立监督机制上。他多次对团省委书记讲话,敲警钟,泼冷水,让全团把希望工程管理的弦绷得紧紧的。希望工程的一些重要的管理制度出台,都是他亲自督办的。在李克强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任内,是希望工程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的时期。

希望小学的概念是克强发明的。《李克强与他的七个引路人》一文(《中华儿女》)对此有准确的描述:“19903月,李克强作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考察组,冒着凛冽的寒风,踏着春风未融的冰雪,来到安徽省金寨县这个当年刘邓大军战斗过的地方,为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选址。老区的现状震撼着李克强等考察组同志的心灵,也更坚定了他们实施希望工程的决心。李克强说:希望工程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要用这炭火燃起老区孩子的希望。

从上述故事中,人们不难找到希望工程在此次地震灾难中经受住考验的合乎逻辑的解释。希望工程在走过20年的艰苦发展道路之后,如今是在一个特殊的考场向世人,也向几位奠基人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凝聚着社会爱心的震区146所希望小学在死神魔爪下撑起了孩子们的保护伞,希望小学的师生与灾区人民共同谱写着感天动地的生命光辉之歌。

责任编辑:陈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4 11:33:00

因2006年 报纸报道希望工程善款投资失误徐永光这个前理事长下嫁到 南都公益基金

现在可能还在南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1 22:23: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谁都会说。

这次汶川大地震引发的教学楼质量问题思考,其中的制度失衡领导们不是没看见,而是不愿看见。路漫漫其修远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1 22:33:00

    借此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在沉痛悼念遇难同胞的同时,衷心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怀我国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毕竟国家投资有限,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往往得不到帮助,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图名,不求利,用行动回报祖国与人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