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瞩目的四川大地震,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现在几乎每个大型网站,每个
网络社区都在关注四川大地震,关于捐款的事情成为最热门的话题,然而讨论的却
不是对捐款者的赞扬,却一味的比较捐款的数额,甚至有很多人对其大肆指责,我
们换位思考下,如果我们是姚明,我们是刘翔,我们是……
捐了钱还不讨好,那些钱好歹也是自己的,可以买很多东西呀。
如果是我们,长此以往,没人敢捐钱了。
这个社会是个畸形的社会,很多人的思想,是畸形的思想。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那些都是“网络暴民”
人们总是喜欢比较
我想说的,可能跟这个话题没有关系。但还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在捐款过程中心理的变化。
我第一次捐款,13号晚上,通过手机捐款,但感觉效率太低,毕竟自己的收入比社会平均水平高。
第二天,14号,我自己去银行捐了些现金。
这两天看到灾情这么严重,觉得自己应该再多出点力。然后通过小区捐款点又捐了一部分现金!
我觉得,我的捐款心情,与灾情的深入逐步而逐步变化,另外,也与自己的收入能力有关!我觉得拿的钱比较平均水平高一点,就可以尽多一点力。对了,我的收入比北京市平均收入稍高一点。
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其的所做所为都是人人都能看到的,好的行为能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
能力越大,在责任也就越大,以姚明们的经济能力,个人意见是认为应该捐多点的!
有道理
太多人连基本判断是非的能力也没有,恶性循环.
人言可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0 9:27:52编辑过]
我个人觉得啊,善心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但是,诚意是可以用数量来衡量的!难道你会认为一个乞丐的105元和“姚之类”的105元具有同样的重量?
先捐了一次,后来听到成都同学的消息,直接捐给同学了
guan jian shi juan kuan ren yao dui de qi da jia wen xin wu kui!
自己所能,哪怕是绵薄之力。无需在乎别人怎么势利地进行比较,我们要是总是想着别人怎么看,说明我们的心灵还不够净化。正确的想法是:我们捐款是因为我们诚心诚意的想为灾区的同胞分担一些,别人怎么排名与我们何干!
捐多少都是捐,不要老是抱着一个杀富济贫的心态,那样迟早会扼杀社会的慈善心理。
量力而行,量事而定,鼓励慈善,理性赞扬,不要太“暴力”(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