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295 1
2014-08-20

3391.关于核外电子共轭形变和紧密程度的思考

2014.8.20

最近几天对面工地在安装吊车,数十米的吊臂如何承担重物的呢?依靠金属强度和金属结构。但是,归根结底依靠的是核外电子共轭的紧密程度。

我们打碎一块石头、切开一段金属,实际破坏的是原子、分子之间的核外电子共轭,因为我们没有破坏原子、甚至分子结构,断裂处没有核裂变发生。而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硬度、延展性、抗拉强度,体现的都是核外电子共轭的形变和紧密程度,原子和分子的形态很难改变,甚至不能改变。

星球的轨道具有弹性,核外电子的轨道同样具有弹性,允许一定的形变;核外电子实际是电荷团聚体,也允许形变;两倍电荷聚集在一起,形变的可能性和余地更大。所以,物体具有挠度和延展性。问题是物体的挠度、延展性和强度为什么不同?

核外电子共轭有不同的程度,例如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深入程度,离子现象和原子、分子的内部结构也会影响核外电子共轭的形变和紧密程度。所以,不同材料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属性。

汞和铅的原子量很大,核外电子层次也很多,核外电子共轭的程度却很低,氧元素很容易与其它化学元素结合,都是很有趣的物理化学现象。

大千世界有无数的谜团等待我们揭示,即便是提出问题也对科学的发展进步有益。所以,我愿意把想到的问题与大家共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23 19:19:11
说老实话,不懂的只好飘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