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3146 5
2008-05-17
上次跟人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外汇储备和外债同时增长?
在网上看了很多说法,可是没有一个能真正说服我的观点,所以在这里求助一下各位高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5-18 12:03:00

没有吧,两个问题不是很相干。

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 东南亚那些国家对外汇储备几乎都没有概念,相当的少,但是短期外债规模却极具膨胀,

危机之后才懂得了 外汇储备的重要性, 但是现在却存在一个 矫枉过正的问题,  外汇储备与外债 之比多在4比1 到5比1上,中国除外, 现在国内的 热钱是个 问题。 

当下的情况比较讽刺, 当你明白了用外汇储备的时候, 它还可以用美元贬值 来变相 掠夺, 明白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18 12:11:00

回复:(zhukefeng14)没有吧,两个问题不是很相干。9...

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拥有的外汇总量,也就是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为了应付国 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即外汇储 备。同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可随时动用的款项一起,构成一国的官方储备(储备资产)总额。外汇储备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偿国际收支逆差,还经常被用来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有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长一段时期,西方国家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是美元,其次是英镑,70年代以后,又增加了德国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国法郎等。在国际储备资产总额中,外汇储备比例不断增高。外汇储备的多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应付国际收支的能力,关系到该国货币汇率的维持和稳定。它是显示一个国家经济、货币和国际收支等实力的重要指标。
而外债是相反的概念,外债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它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它机构用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外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买方信贷、外国企业贷款、发行外币债券、国际金融租赁、延期付款、补偿贸易中直接以现汇偿还的债务、其他形式的对外债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19 11:25:00

那外国购买中国的国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30 12:55:00

谢谢楼上两位的指教,不过我还是不明白,这两者肯定是又关系的,不可能没有关系。外汇储备是钱,外债也是钱,我们既然有了那么多钱,为什么还要一个劲的借钱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4 17:14:00

在我国,两者之间并没有很直接地联系。在其他国家可能不同。

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是由于商品贸易顺差和FDI的增加。而我国从2001年开始的外债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短期外债的增加,特别是国际游资的增加。而我国的外债并不是主动产生(已经有巨额外汇和巨额储蓄,不需要向外举债),而是被动产生。国际游资是由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内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产生。日本是最大债权国,这与它拥有巨额外汇和外向性经济有关(日本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只能在海外发展)。美国是最大债务国,不过不是由于外汇储备不足(美国虽然贸易逆差,但是它有充足的黄金储备,1945年美国拥有世界上46%的黄金),而是由于国内储蓄不足,只能靠国外的投资来弥补国内投资不足。

 

我国在资本项目下的直接投资大量增加的同时,短期资本流人也呈现了快速增长的状况。短期外债在 2001年突然增长,占外债总余额的比例从 2001年的35%增长到了 2005年的 5556%。 短期外债中的一大部分是外资以游资的形式流入中国,意图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下获利,媒体报道估计目前我国的外资游资数量在 800亿美元左右。这几年我国的资产市场,如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迅速高涨.从 2005年开始人民币汇率也一路走高、股票市场近期的动荡等都与外资游资有关

国际游资是一种短期投机资本,是上世纪 80年代以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的巨额游资,以套汇套利、破坏一国或多国经济金融发展而闻名于世。由于我国实施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国际游资无法通过正常的结售汇方式进入中国,只能通过一些地下的或者变相隐蔽的方式进入。它可能酿成金融危机,腐蚀金融系统,干扰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实施,降低我国宏观调控能力。目前,真正可怕的不是长期外债,而是短期外债。

很多长期外债是由于国内储蓄不足或者外汇储备不足产生。在世界历史中,依靠借债特别是外债实现工业化或进行经济起飞的例子不胜枚举。美国、俄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瑞典在工业化过程中,都不同程度上依赖外债。就美国来说,独立之初,利用英国和荷兰的资本奠定美国公共信贷的基础,稳定新生政权。l9世纪 30年代,美国开始大规模举借外债投入到银行、运河公司、铁路等部门,为基础设施提供了资金。据统计,1838年,美国外债为2500万英镑1853年达到 4 000万英镑,1861年是 1亿英镑。到1914年,美国始终是资本净输入国和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净借贷国。外债在美国的经济增长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韩国、巴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外债,创造了 “巴西奇迹”。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修筑铁路等基础设施外债,它成为外债史上的一大奇观。美国的铁路,新西兰的铁路、港口和公路,中国近代的铁路网与矿山,拉美的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基本上是利用外债建立起来的。

但是外债是资本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往往成为债权国干预债务国内政甚至控制其财政经济命脉和主权的重要手段。在世界经济史上,因外债而财政经济命脉被控制的有之,如近代的俄国西班牙、希腊;因外债而遭武力威胁和封锁的有之,如墨西哥、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其意图和目的就是要把欧洲控制在手,其对日本、韩国、台湾的所谓援助,更是建立在为其远东战争提供补给线上,名为援助,实为控制。正因为这样,也就发生了当今的欧洲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与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也有着惨痛的经历,饱尝了奴役性外债的苦楚,体验了被逼得勒紧裤带还债的滋味。

另外,外债是需要还本付息的,或举债过多,或管理不善,或用非其地,则会发生债务危机及政治经济危机。如 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2002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短期外债过多,而外汇储备不足,然后实行固定汇率,就很容易受到国际投机资本的攻击。所以短期外债一般要以贸易顺差为前提,如俄罗斯和墨西哥的石油出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