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未贴现银票下滑 中小企业票据融资需求有望释放
央行日前发布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显示,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2731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万亿元和5460亿元,其中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4160亿元,同比多减2383亿元。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波动也是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回落的原因之一。实际上,由于银行承兑汇票在融资以及在同业下的特殊功能,在经济“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从“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的规模可以一窥银行的信贷投放策略,以及对企业融资的风险把控态度。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计算为表外,所以是被算作为中间业务。7月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减少可能 与“127号文”出台之后同业业务规模有所缩减以及影子银行的不断规范有关。
从企业的运营来看,由于承兑汇票具有融资成本低,风险小的特点多以承兑汇票比贷款更贴近企业的现实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承兑汇票贴现需求的增加,则说明了企业是由生产经营活动增强而增加了对银行资金的需求。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规模也与企业融资状况呈现出一定的相关。即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规模越大,折射企业贴现意愿相对弱化,大量银行承兑汇票积压在企业手里,资金流动性便越差,不过也从侧面说明了企业能筹措资金用以维系企业正常运转,抑或是企业运转速度放缓无需过多资金,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即票据传统结算功能的回归。反之则代表企业融资需求较为强烈。7月份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表明企业融资需求被激发。
日前央行对部分分支行增加再贴现额度120亿元,对涉农票据和小微企业签发、收受的票据以及中小金融机构承兑、持有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通过窗口指导票据的准入,也能调整票据的结构,对一些大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来说,一个是政策不鼓励,二是风险较大,银行将不会轻易去开票,未来这一块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