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4·24大涨后,4月25日以来的14个交易日沪综指仅微幅上涨1.15%,市场在较小的幅度内窄幅波动。在这期间,4月CPI数据出台、四川汶川地震、人民币升值出现放缓等事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要点。而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市场在大幅反弹后形成横盘走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还是比较强劲。长远来看,
两大因素将对市场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是市场的真实价值情况;二是通胀的走势。从市场真实价值的情况看,中国A股、B股市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低估,其投资机会还是非常显著;而中短期看CPI走低会促进股市在未来几个月出现上扬走势。作为集中投资的坚定支持者,笔者认为长期持有中国优质企业是当前乃至未来数年的最好选择。
汶川大地震对股市影响不大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在政策的呵护下正逐步回暖的市场遭受迎头一击,但随着救灾工作的有序进行,市场忧虑心理逐渐缓解。那么,地震到底对股市有多大的影响?
笔者认为,从整体上来看,地震对股市造成的影响不是很大,对国家整体经济影响也比较小。但微观层面上看,对当地上市公司经营会造成影响。
市场没有出现大灾之后的下跌,这反而说明市场本身是偏强的。地震发生时,也就是12日下午2点半之后,大盘快速回落,13日当天维持上涨格局,接下来几天维持了整天横盘的格局。
微观层面上看,对当地上市公司经营会造成影响,比如岷江水电,地震以后这几天一直没有音信,无法和交易所联系。这说明对本地的上市公司会有或大或小的影响,还包括对当地的房地产公司、水力、电力、建筑等。值得关注的是,这也可能引发房地产行业的变局,地震爆发之后,对当地房产公司有影响,另外这两年国内大地产巨头都在四川成都和重庆投了较多的钱,而地震会对公司销售和生产都造成较大影响。当然对部分上市公司也会有正面的影响,比如路桥行业,将在灾后重建中承担比较好的角色,属于利好影响。
地震对通胀的影响方面,我们认为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会因为地震有改变,但中短期的政策会出现变化。地震前,治理通胀是首要任务;地震后,抗震救灾成为重中之重。所以,可以推测央行短期内不会加息,灾后重建后CPI回落没有预期那么大。但根本上讲,宏观调控的格局不会变。灾后重建是中短期问题,而通胀可能是未来一两年都要面对的问题。
中国股票市场机会非常显著
市场的真实价值主要由市场的盈利前景来决定,而人们预测企业的盈利前景,则主要以过去多年来企业盈利的历史为依据。在较多情况下,投资者会对近期企业盈利的情况给出较高的权重,尽管这种做法并不完全正确。比如说去年的地产股、券商股的估值,就是因为对近期企业经营状况给出了太高的权重,而对过往历史的经营情况给出过低的权重,结果导致了地产股和券商股短期估值过高,最后引发了暴跌。相反来看,近期一个调控行业,比如石油、石化、电力等行业,由于外界的因素导致企业短期利润迅速下降,而市场也因为给短期企业经营过高的权重,结果导致了这类股票近期的估值非常低廉,这里面存在显著的投资机会。因为以这类行业长期的经营状况而言,它们的平均利润水平要远远高于近期的水平,一旦经营状况回归正常,企业的盈利会迅速回升到合理水平。
从市场整体估值情况来看,也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投资者近期过度忧虑通胀以及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放缓的影响,导致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这导致了市场整体低估局面的形成。所以,就投资而言,与其过度关注短期情况,当然不如以长远眼光来看待市场的估值水平和企业的估值水平,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存在非常明显的投资机会,尽管最终验证可能需要或长或短的时间。
中短期看CPI走低会促进股市上扬
其次,由于CPI的高企,使得我国经济通胀前景成为了影响股市运行的重要因素。
从四月份的数据来看,CPI再度小幅反弹至8.5%,与多数分析分析人士预期较为接近。由于基数的原因,我们预期CPI 将从5月份起开始出现较大幅回落。有分析认为,5月份的CPI 有望回落至7.2%,至8月份有可能降至略低于5%。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因为2007年的5月、6月、7月和8月份的CPI涨幅较大,我国CPI 中食品价格从2007 年5 月份起大幅上涨,产生了较高基数效应,使得今年5 月份以后的CPI 具备短期大幅回落的契机。但由于地震的影响,CPI下降的幅度和速度将会比预期要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