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41 0
2008-05-19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分析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经济指标,经济发展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但是经济发展势必要消耗资源特别是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为经济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要排放废气物质,从而对土地、水和空气等造成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众所周知的全球气候变暖正是给予人类其生存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发出的警示,去年英国冒险家刘易斯.戈登皮尤曾用18分50秒的时间在北极零下1.8摄氏度的水中游完了1公里,从而成为历史上北极游泳的第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自己挑战成功可谓胜利,但北极竟已暖到可让人游泳则是一出悲剧。华经分析认为,在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不能片面的只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了其对环境等的负面影响已成为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传统GDP的核算结果已不能充分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的真实现状,“绿色GDP”将逐渐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新指标。

“绿色GDP”对传统GDP的核算缺陷进行了修正,在“传统GDP”的核算中没有把由于资源的过度滥用、森林的过度砍伐、水体污染、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河川经流量减少和耕地面积锐减等带来的损失从GDP核算中予以扣除,这样的核算一方面低估了经济过程中的投入价值,同时又高估了经济过程中的产出价值,因此并不能合理反映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根据北京统计局研究所给出的相关资料,“绿色GDP”(又称EDP=GDP-固定资产的折旧-自然资源的损耗-污染造成的损失)的概念就是在“传统GDP”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代价。可以看出“绿色GDP”对“传统GDP”进行修正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核算中扣除了自然资源( 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 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的损失,因此分析认为它能够更加客观合理的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适合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目前所面临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压力也正日益增大,这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一个巨大挑战,如何正确处理好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不但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更是关系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我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全面和谐的社会,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实施“绿色GDP”战略。我们知道在“十一五”规划建议和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我国将放弃几十年来计划体制留下的单一的GDP量化经济目标,改变一直以来以社会事业和环境为代价对GDP增长的盲目追求,以“科学发展观”和打造“和谐社会”为思想基础,提出治理环境、节约资源、缩小贫困差距等目标、方针和政策,并为此探讨一种新的“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模式。华经分析认为这一模式的推出将意味着我国经济将从传统粗放型走向集约化,将告别过去片面追求GDP增长速度的短见模式,向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绿色GDP”迈出第一步,走“绿色GDP”的健康发展道路将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追求目标。 

                                                                                  资料转载: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http://www.chinacir.com.c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