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得是高鸿业的 宏观经济学弟4版P674页 在分析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情况时 (LM比BP陡峭的情况)先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 IS 曲线向右移动 这个时候汇率下降本币升值 从而影响出口 IS 曲线向左移 BP 也向左移 直到新的平衡 我想问的是这个过程中LM曲线为什么没有移动呢?货币供应量M肯定是有变化的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今天早上正好在上课,可惜在打瞌睡...好像因为是浮动汇率,利率不变来着.
利率怎么不变呀?刚开始IS 曲线的移动不导致利率的上升吗?然后国际资本会流入导致本币升值 BP曲线向左移动 既然有资本的流入 那本货币供应量M应该增大了呀
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短期里货币供给量是个不变量,所以此时LM曲线不移动~
PS:请问高鸿业第四版与第三版有什么区别,我复习的资料还是第三版的~~~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供应量任然是一个外生变量;LM曲线比BP陡峭有两种情况:1、资本完全流动,此时BP是水平的;2、资本有限流动,一般认为资本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大于实际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因此BP曲线比LM平坦。
浮动汇率制度下资本完全流动:
积极的财政政策,IS曲线向右移动,与LM暂时交于点A,A在BP上方。利率上升,资本大量流入;收入增加,进口增加,该国出现顺差。浮动汇率制下,进口增加,外汇需求增加,汇率下降(直接标价法),本币升值,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净出口下降(NX),迫使IS曲线向左移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实现内外均衡。这里LM并没有移动,因为外汇的流入用于满足对进口需求的增加。
浮动汇率制度下资本有限流动:
这里的分析方法和上面的没有多大区别,只是IS先向右移动到IS(1),在向左移动到IS(2),IS(2)介于IS和IS(1)之间。这里的汇率(直接标价)的升降是不确定的(数学上可以证明,汇率对G的反馈率即de/dG不能确定符号),但一般认为资本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大于实际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所以汇率会下降(de/dG<0)。这里表明,在资本有限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是有效的,而LM并没有移动。
关于外汇流入是否一定会增加货币供应?不一定。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简化为:资产=负债:DC(国内信贷)+NFA(国外净资产)=H(负债,基础货币)。NFA的代表是外汇储备R,当R增加以后,前面说过,一方面由于够卖进口;另一方面央行可以缩减DC(冲销政策),减轻增发基础货币的压力,这样国内的基础货币的供应并没有增加,仅仅是货币存量的构成发生了变化,所以LM曲线没有发生移动。
由于分析的是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故一般暗含LM曲线不移动。如第二版p631有这么一句“在浮动汇率制下的经济中,一国货币当局不会通过干预去稳定汇率。”第二版p637同样有这么一句“应该指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不会改变本国货币供给量,因此,LM曲线不会发生移动。”
当然,现实中LM曲线可以变动,如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配合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另:浮动汇率也分清洁浮动和肮脏浮动,在肮脏浮动下当局也是会干预的。所以浮动汇率制下LM曲线不移动是为分析简便而假定的。当然,若要探讨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则从LM曲线的移动探讨起,见第二版p632。关于净出口增加/减少BP曲线的移动问题见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7840-1-1.html&replyID=621635&skin=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6 15:38:1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