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98 2
2014-08-27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最近发布报告称,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是全球性问题,因为银行总是偏袒大客户,中国也不例外。总理李克强最近对银行更喜欢大型借款人表达了明确的不满。

虽然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一个普遍问题,但依旧有一些国家做的比别人更好。OECD(经合组织)的一份报告非常有参考价值,其列举了各个国家中小企业贷款占全国总贷款的比例。虽然中国并不包含在报告中,但经过彼得森研究所调整计算,中国的这一比例非常高,为64%(下图),远高于美国、英国,仅次于韩国, 表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相当好”。


但是,这幅图过于简单,因为各国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定义各不相同。在OECD的报告中,大多国家使用的是公司规模作为标准,例如员工人数少于250人,则被认为是中小企业。有些国家则用公司的财务指标,如销售额或者资产规模大小。

如果用上述指标来套用中国的企业,则会出现严重问题,因为各个行业的差别非常大。虽然大多行业可以用200-300名员工作为判定界线,但很多行业的标准可能会更高。例如,电信行业的标准是2000名员工;工业、交运、邮政服务等行业的界线是1000名员工。另外,下列图表中显示“N/A”(不适用)的行业,表明收入或者资产规模是比雇佣人数更好的判定标准。

从上面图表可看出,许多“中型”的中国企业实际上是相当大的,这也许是为什么政府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2011年,中国将企业分为中型、小型和微型。当讨论“融资难”这一问题时,中国领导人大多指的是“小微企业”,而不是“中小企业”。

然而,这样分类之后,在国际比较中就会遇到问题。中国许多行业的“小型企业”指的是100名雇员或者以下的企业,远低于许多国家采用的250名雇员的门槛标准。

幸运的是,有一种方法可以对中国数据进行粗略调整。中国央行提供了各个行业的中小企业贷款额统计,将雇员规模起点较高行业的中型企业去除之后,得到的数据与国际标准更为接近。例如,对工业部门小微企业贷款额进行调整时,就是去除中型企业(雇员1000-3000人),只用小型企业(雇员少于300人)的贷款数据。

其他类别则不好匹配,因为央行将许多不同行业的信贷数据汇总显示。例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就被分到了一个类别。运输、仓储、邮政和房地产开发等行业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因为不可能得到这些行业的细分数据,这里彼得森采取了保守做法,将所有中型企业的贷款全部减去。 调整后的结果表明,中国中小企业贷款是全部贷款的44%左右,大大低于最初的64%(下图)。

这个研究的收获是什么? 虽然中国中小企业贷款难早已名声在外,实际上,从国际标准来看,中国银行系统对中小企业算是相当慷慨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超过了俄罗斯、土耳其、泰国和墨西哥,也高于样本国家平均值。即使经过调整后,从小微企业来看,依旧领先大多国家。中国金融体系的缺陷固然很多,但从上述分析来看,中小企业融资难可能不是其中之一。

此外,中国中小企业的利率是否高得不合理是另外一个单独的问题。这似乎是民间借贷市场的状况。温州民间融资利率保持在20%左右,超过基准贷款利率3倍。但是,在正规银行体系,利率分分布更加均衡。几乎90%贷款是在贷款基准利率的1.5倍或以下。因此,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绝对不用支付如私人市场那样高的利率。 在资金获得和借贷成本方面,中国的小型企业做得比市场预期的要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27 22:03:00
仅仅凭借贷款比例大小就得出融资条件好坏太轻率了吧,中小企业数量多贡献产值大,金融市场不发达,这些因素也有必要考虑进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9 07:48:09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