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民主客观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基本条件
——读列宁《国家与革命》札记之四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抨击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欺骗性和残缺性。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欺骗性,残缺性,意味着资本主义民主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平等,而没有实现事实上的平等,资本主义民主只是富人的民主,而不是穷人的民主,不是无产阶级的民主,是为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而设立的民主。用列宁的话来说,民主,就是指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系统地使用暴力的组织,是一个阶级使用暴力镇压另一个阶级的组织。因此,作为无产阶级,就应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民主,推翻雇佣奴隶劳动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社会社会主义民主。
资本主义民主的罪恶大矣,但是,列宁在批判资本主义民主的同时,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又阐明了资本主义民主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在客观上所起的促进作用和推动作用,就是说,列宁在彻底否定资本主义民主的同时,又给了资本主义民主应有的社会地位和
历史地位。那么,资本主义民主在列宁眼里,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有何实际意义?结合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民主在客观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基本条件。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第五章《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中,论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关系问题。列宁首先引用马克思的论述,指出:“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它是
历史地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它是资本主义所产生的那种社会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列宁引述马克思的话说道:“我们这里所说的〈在分析工人党的纲领时〉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一下子就建成的,不是说,由资本主义社会,一下子就能全面地彻底地突然蹦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完全没有联系,完全是形态完全不同的社会,他们之间不存在着任何联系,而恰恰相反,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也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的观点。
而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的各种力量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促使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可以说,没有资本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尽管社会主义是作为对资本主义的否定而出现,但是,没有资本主义,怎么需要社会主义对它进行否定?也因此,马克思明确地说:“在第一阶段,共产主义在经济上还不可能完全成熟,完全摆脱资本主义的传统或痕迹。由此就产生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保留着‘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既然在消费品的分配方面存在着资产阶级权利,那当然一定要有资产阶级国家,因为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强制人们遵守权利准则的机构,权利也就等于零。可见,在共产主义下,一定的时期内,不仅会保留资产阶级权利,甚至还会保留资产阶级国家,当然,马克思也说,在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里”,是没有资产阶级的,因为生产资料已经公有,人剥削人的制度已经消灭,但是资产阶级法权还在。
在论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具有密切的关系之后,列宁进一步论述了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之间的关系。从列宁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列宁是承认“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民主客观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基本条件”这一观点的。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第五章第四节《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中明确指出:“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因此,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而这一点又会产生如下的结果:民主在其发展的某个阶段首先把对资本主义进行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团结起来,使他们有可能去打碎、彻底摧毁、彻底铲除资产阶级的(哪怕是共和派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即常备军、警察和官吏,代之以武装的工人群众(然后是人民普遍参加民兵)这样一种更民主的机器,但这仍然是国家机器”。
“在这里,‘量转化为质’,因为这样高度的民主制度,是同越出资产阶级社会的框子、开始对社会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相联系的。如果真是所有的人都参加国家管理,那么资本主义就不能支持下去。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又为真是‘所有的人’能够参加国家管理创造了前提。这种前提就是:在一些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已经做到的人人都识字,其次是千百万工人已经在邮局、铁路、大工厂、大商业企业、银行业等等巨大的、复杂的、社会化的机构里“受了训练并养成了遵守纪律的习惯。”
看,这就是列宁对资本主义民主对无产阶级的巨大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积极意义运用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方法后作出的科学评价和正确结论。列宁说,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某个阶段,就能把无产阶级团结起来,这个“阶段“,就是列宁说的:最先进的资本化主义国家”阶段,在这些国家里,资本主义民主已经高度发展,人人都有可能参与国家管理,因为,在这些国家里,人人都已经识字,无产阶级已经成为有纪律、有文化的人,他们如果人人参与国家管理,资本主义国家就将不复存在,而取代之以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但是,又因为资本主义民主在列宁看来只是形式上的民主,尽管人人都有管理国家的权利,不可能人人都参与国家管理,因此,要推翻资本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可是,我们不能不承认:资本主义民主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客观上提供了基本的条件。首先,资本主义民主首先承认人人都有管理国家的权利,这一点,社会主义民主也是承认的,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实际上将要高于资本主义民主的地方,正是因为有了形式平等的这一资本主义民主的前提,而且也只有在形式平等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追求事实平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其次,资本主义民主为无产阶级进行民主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实验场所和智力条件。列宁说的“民主在其发展的某个阶段首先把对资本主义进行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在一些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已经做到的人人都识字,其次是千百万工人已经在邮局、铁路、大工厂、大商业企业、银行业等等巨大的、复杂的、社会化的机构里‘受了训练并养成了遵守纪律的习惯’”就是明证。假如没有资本主义民主在客观上提供一定的条件,即使把民主权利交给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也不会运用,他们不识字,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投票,该如何进行选举,该如何表达自己和作为阶级整体的意见和诉求,该如何发挥自己和阶级整体的监督权,该如何罢免不能代表其阶级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官员、甚至不知道该如何选举和罢免属于本阶级的自己的阶级利益的代言人、……总之,无产阶级整体包括无产阶级个体不经过资本主义民主在客观上提供的民主训练,当然,这种民主训练不是资产阶级愿意提供给无产阶级的,资产阶级怎么会让无产阶级通过民主斗争打倒其自己,而是无产阶级通过斗争争取到的,但是,毕竟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民主的实际生活中,学会了该怎样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学会了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该怎样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最终,无产阶级要通过资本主义民主的形式平等,并且利用这种形式平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在形式平等基础上的事实平等!而当,真正的事实平等实现以后,民主,用列宁的话来说,也是马克思的话,民主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资本主义民主提供的客观条件,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就如,没有资本主义,就不能产生社会主义一样!资本主义民主,尤其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民主,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在客观上提供了基本条件!当然,不是说,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就要先实行资本主义民主,那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思维,那是机会主义者和教条主义者甚至是剥削者的思维,我们只是强调,我们要看到资本主义民主在哪些地方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吸取的地方;同样,那种认为资本主义民主一无是处,臭不可闻,同样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做法,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对资本主义民主的论述,不仅给我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上的指导,更让我们看出,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要承认人人都有管理国家的权利,同时更要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自由批判精神、人格独立精神,以及对人民进行民主的实际的必要的训练,就如资本主义民主在客观上使民众得到了民主的实际训练一样!民主的阶级实质可以有区别,但是,民主的基本形式却无区别,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形式,首先应该是相同的,因为有了相同的民主形式,才会有真正形式平等的出现。而有了形式平等,才能实现事实平等!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不愧为一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列宁的对资本主义民主的科学评价,为我们借鉴人类
历史上一切先进文化提供了光辉的榜样!
作于2013年10月20日早 于从吾庐
天渐寒,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心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