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412 0
2014-08-29
  “批判性思维”是当今教育界的流行语之一,而学生们对这个词亦是较为熟悉。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也逐渐成为众多教育者们共同的呼吁。值得注意的是,这呼吁之所以如此强烈似乎正是由于教育者们对当今学生们所具有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质疑,只是,这代学生真的不能培养批判思维吗?
  据报道,很多时候,“批判性思维”这个词被用于感叹这一代学生缺乏优秀的思考能力,而通常大家会选择将之归咎于教育体制。
  一种常见的说辞是:当下的教育制度过于着重死记硬背,让学生应付考试。
  但其实,我们的青少年的确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如果给予提供适当的环境和培训,他们甚至能用英语表达意见。
  千人智库学者最近展开研究,在两周内指导80名小六学生做驳论练习。
  最初,学生们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但经过一些培训后,他们开始能够想出与自己看法相反的意见和理据,而且乐在其中。
  研究选择的主题包括:学校应否规定学生穿校服?做独生子女是不是更好?是否应该允许学生带手机上学?
  几节课后,这些11岁的孩子开始真正掌握到这些话题的重心。在他们的作文里,他们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并提出论据支持;这个年龄段的香港学生都能轻易做到这些要求。但随后,他们还能够想出与自己意见相反的观点,并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和证据,支持那些不同的观点。
  这当然就是批判性思维,即以开放心态接受其他可能性,并根据其他观点的优劣做出判断,而非固执已见、坚守某个立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80名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包含了一个对立的论点。学生们只需略经训练,就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想出与自己看法相反的合理观点。
  这些发现反映出更全面的情况。人类具有臆想他人意见的非凡能力。实验表明,人类从四岁左右开始具备这种“心智理论”。这种奇妙的能力让我们得以在赞同或反对他人时作出即时反应。不过,我们往往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以致无法利用批判性思维去探讨我们不认同的观点,从而发掘出其可取之处。
  我们应趁青少年的思维仍具可塑性时,尽早让他们学习如何发展批判性思维。如果做法得当,我们或许会发现下一代人能用更理性的方法,应对我们目前正面临的棘手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