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新与战略管理
1570 6
2014-08-29
  50多年前,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等人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并在此后的研究中证明了这种无所不在的DNA结构构成了生命个体遗传与变异特征的基础。或许正是这种无所不在的特性,使得“DNA”概念被诸多领域所借鉴。比如在经济学领域,英国女经济学家彭罗斯等人在上世纪中期就开始了企业的生物学类推,此后,美国学者Noel Tichy更是提出了“企业DNA”概念。
  正如DNA被认为是决定自然界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因素一样,“企业DNA”也被看做是企业成长的内在决定因素。 荷兰学者阿里·德赫斯在《长寿公司》中写道:“10年前的世界500强,到今天已经有三分之一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呢?它们只是大,但基因不一定是好的,所以注定不会长寿。”
  如此看来,从企业DNA角度研究企业,尤其是管理秘诀,似乎有着别样的意义。为此,“千人智库”记者采访了在这方面颇有研究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创斯达集团董事长刘佳炎,请其详解企业DNA的种种。
  企业的基因密码
  问:DNA是生物学的概念,是可以组成遗传指令的一种分子。那么企业DNA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概念呢?
  刘佳炎:企业DNA,也被称作企业基因密码。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大师、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Noel Tichy提出的。他把企业比喻为一种活的非自然生物体,与生物一样有自己的遗传基因。
  Tichy教授构建了一个企业DNA模型。在他的这个模型中,有两个主要的构成要素:一是决策架构,即指哪些决策会被制定,如何去制定;二是社交架构,即人们如何彼此相处,如何彼此聆听、彼此支持、彼此尊重及如何处理冲突。Tichy教授的企业DNA模型包括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两个方面,将这两方面整合起来,就组成了企业的营运机制。
  而我个人是将企业DNA简单地理解为企业的特性。正是企业DNA决定了企业的基本形态、发展乃至变异的种种特征。 从中我们可以对企业的组织架构、经营范围、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有更具体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问:企业DNA模型这个概念具体怎么去解释?企业DNA又如何对企业产生影响?
  刘佳炎:我们知道生物体DNA呈现双螺旋结构,企业DNA也是有双螺旋结构的,其结构中排列在外侧的两条基本链分别对应经营链和管理链,排列在内侧的碱基对则分别对应为经营理念、运行机制、核心技术和创新精神,这些都使企业呈现广泛的多样性,并形成不同的性状特征、成长过程和企业寿命。在企业DNA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学者构建了不同的DNA模型,差异就在选择的模型结构组成要素上。
  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其经营核心理念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遗传性。之后,不论企业是更换高层领导还是历经变革,企业都会在原有的核心理念基础上不断发展。当社会、经济、技术和市场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企业原有的经营理念出现不适,此时,组织会有意识地模仿与自身已有理念最匹配的已有企业行为方式而产生变异或者与时俱进地创造一些新的原来不存在的理念。
  而当一个企业针对本企业的制度与文化的不同情况,主动将其他企业的制度与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与研究,摄取不同企业的部分制度与文化,再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制度与文化,就是对企业DNA进行了基因重组。与企业DNA变异相比,其基因重组会具有更大的创新性,使企业在业务范围和营运结构上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
  企业DNA的管理效用
  问:这个理论很新,似乎能对管理企业提供一种参考模型。这是不是这个概念的意义所在?
  刘佳炎:的确是这样。企业作为一个有机体,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内部外部种种因素的影响,即使原本健康发展的企业可能会产生问题,形成“企业病”。比如,企业决策权不明确,经常朝令夕改;绩效评估系统不能正确地评估员工业绩;公司下上信息流通不顺畅等等。而通过对企业DNA的研究和分析,就能够解剖、诊断公司的各种问题。可以说,企业DNA理论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形象的框架,帮助他们诊断公司的问题、发现企业潜在的能力以改变企业行为。
  问:您是如何运用企业DNA这个理论管理企业的呢?
  刘佳炎:我的体会是选择同类商务模式或产品的国外企业,特别是欧美的龙头企业作为标杆,将它们的DNA作为一个参照体系,同时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形成一个新的适用于自己企业的DNA生长、发展模式,即自身企业的DNA模型。通过这个形象的框架检查公司的体系结构、资源和伙伴关系等方方面面,可以更容易地看到什么在起作用以及什么并不起作用,从而理解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同时,还能及时地采取措施将企业发展的不健康状态修正成为健康的发展状态,从而更好地把握今后的发展。
  问:对于刚起步的企业,能否直接复制成功企业的DNA?如果可以,那么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是否所有的成功企业的DNA都可以拿来借鉴?
  刘佳炎:直接复制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若只是简单的直接复制,最终会被所复制的那个企业打败;同时,如果有其他企业复制你的企业DNA并实现了再创新,这些企业也最终会超越你。对于本企业而言,应该是对成功企业的DNA多多参考、学习、消化,不断再创新,只有实现再创新才能使企业长期生存发展。
  所有成功企业的DNA都是可以学习、参考的,但不是所有的都适用于本企业。如果企业要长久生存,持久成功,一定要有自己的DNA——自我创新。 这种“自我创新”可以是企业文化、模式、产品、工艺的创新;可以是较之其他企业,在销售渠道方面更广阔、成本控制方面更节省成本,或能提供更快、更佳服务的东西;也可以是一种价值、感知的创新。
  中国企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问:有学者将企业DNA分成了7类:韧力调节型企业、随机应变型企业、军队型企业、消极进取型企业、时停时进型企业、过度膨胀型企业、过度管理型企业。在您看来,这种划分是否合理?如果按照上述标准,中国的企业DNA主要集中在哪些类型?
  刘佳炎:总体而言,这种分类尚可,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仅仅用这七种类型并不能包括全世界的所有企业。中国企业DNA主要集中在过度膨胀型企业,即扩张上超出了组织模式的负荷,膨胀过度而运转不灵的一类企业。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想做大做强,很多企业家根本不顾行业现实、企业基础,一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便开始自我膨胀。但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做大做强的。事实上,有的行业应该要做小做精,因为过大的企业很难管理,也很难提高效率,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问:如果从企业DNA的角度,整体上来看中国企业有着怎么样的特征和共性?
  刘佳炎:中国的改革开放度还不够,中国的诸多企业都只是在家门口做生意,所以自我感觉很好。在中国,很多国营垄断企业如银行业、电力业,它们在中国现有的体制下永远有饭吃、永远能赢利。但中国企业DNA大多存在问题,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有2.9年,在排除外部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这些企业若能充分了解和分析自己的企业DNA,肯定会发现其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换言之,中国企业DNA健康状况并不乐观。
  问:企业DNA的健康状况能否得到改善?如何改善?请举例说明。
  刘佳炎:科学证明,生物体的DNA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物体的命运,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但企业的DNA则不同,它能够在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
  在我国,大多数企业都面临核心技术缺失的问题,但是随着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以我国彩电工业为例,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彩电需要多项技术。但在发展早期,我国的彩电企业都以生产为主,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都是从国外公司购买,因而在研发上常常被动接受国外家电联盟制定的技术标准,在产业链上也常常处于消极位置。而要让彩电企业中的这种坏DNA变好,我们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掌握核心技术,或者可以并购近年来在经营上处于被动的国外企业。
  至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多向国际化的企业学习,开拓自己的眼界,始终保持自省状态,才能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各种问题,也才能有意识地加以改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29 16:44:48
{:3_45:}传说中的企业文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9 17:04:06
DNA结构太神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30 08:42:47
这是什么时候的采访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30 21:38:55
penguin0606 发表于 2014-8-30 08:42
这是什么时候的采访啊?
有段时间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31 08:43:27
如何让中国民间中小企业基业长青!?确实是很大的重点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