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铸就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叶峰/文
一个能够一直保持成功并且持续盈利的企业,必然是拥有超强的时代适应性和顺应经济发展规律能力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他们的领导者战略目标非常明确、企业价值观非常清晰,并且拥有非常强大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他们时刻注意着时代的更迭、市场的变化,在危机来临之前就能够制定出准确的变革措施,以应对外部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而这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注重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修炼,通过不断的修炼和改进,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引进优秀的人才,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人才的供给,在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而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具有移动化、信息化和个性化的时代特征。信息瞬息万变,客户对企业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近乎苛刻的程度。在这样的互联网时代和思维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亦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内部修炼,以保证企业人才资源的有效供给将成为企业管理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也将是企业能否保持长期稳健发展、持续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互联网思维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注重能力的提升和修炼。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于解读企业战略方面能力的提升。在顺应时代变化和市场环境过程中而进行的企业变革和战略调整,最主要的体现在于企业战略的变更和调整。作为企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人才供给部门——人力资源部,要有快速、准确解读企业战略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信息变幻莫测的时代,危机降临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首当其冲的,因此解读企业战略方面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思维下,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内功的修炼,首要进行的必然是解读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的能力。
其次,重视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方面能力的修炼。在互联网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价格、技术和品牌方面的竞争,而是企业服务客户能力的竞争。在企业间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价格相差甚微的情况下,孰能提供优质的服务,谁就能赢得客户,赢得互联网时代的竞争。现在很多企业如阿里巴巴、东软等等都专门设立了HRBP(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岗位,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当中,有效地了解企业员工的需求及职业发展的规划,从而更好地为员工成长及职业发展提供服务。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摒弃过去只重视事务管理、人浮于事的工作态度,注重部门服务能力的培养和内功的修炼,不仅要能够服务企业管理者,还要更好地服务企业的员工;不仅要服务企业各部门,还要很好地服务外部应聘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拥护,为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保证,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加入企业的团队,保证人才资源的供给。
再次,关注深入业务、了解业务方面能力的修炼。在这个时代,互联网让世界各地连接得更加紧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顺畅和紧密。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边界也渐渐地变得模糊化,这就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过去的企业战略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直处于战略决策的边缘,未能在企业的发展和变革中发挥应有的战略性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要想在战略管理中站住一席之地,发挥在战略决策中的关键性作用,必然要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熟悉企业的产品,方能依据时代的变化,根据企业发展和变革的需求,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互联网思维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不断地修炼深入业务、了解业务的能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互联网时代企业间竞争的残酷性,要求企业管理者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能容天下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变革和挑战。在互联网思维下,作为企业人才输送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更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修炼部门的内功,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员工、服务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