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期货界,知道“冯晓安”的人可能并不多,但提起“景川”这个名字,资深市场人士大多肃然起敬。1993年进入期货市场后,景川主要从事有色金属的研究与交易,进行投机以及套期保值业务。凭借着多年来在
期铜交易上的辉煌战绩,景川在业内享有“铜先生”的盛誉。在2005年前后,以景川为核心的长城伟业团队因准确地做多铜价而名声大噪。其实很少有人知道,景川只是笔名,而冯晓安才是这位“铜先生”的真名。
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铜先生”细述了他的“铜市春秋”。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这是景川为记者描述的五年前世界三大金属期货交易所“座次”,而目前最新的顺序应该是这样:LME、SHFE、COMEX。
“五年前,金属期货市场主要是以伦敦市场为主的,其次是纽约市场,纽约市场和伦敦市场之间的套利交易在欧洲相当盛行。因为成交量较小,当时的上海市场还很难参与。当然经过这些年以后,上海市场的成交量已经变得越来越大,上海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开始变得十分紧密。在这种情况下,我感觉纽约市场已经开始有点没落的感觉,现在三大金属期货交易场所中,上海应该排在第二。”
在景川看来,五年前的上海金属期货市场,就是一个“影子市场”。“所谓‘影子市场’,就是指这个市场的价格完全跟着别的市场走,一步到位。过去只要伦铜前一天晚上出现变化,第二天上海金属市场开盘就是一个价格定在了那里,全天基本上就维持在这个价格附近,波动很小。换句话说,我们操作的仅仅是伦敦市场的一个结果,而没有过程。”
面对一步到位的行情,即使是像“铜先生”这样的江湖高手,也很寻觅到日内交易良机。每天熬夜看完外盘的行情,第二天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怎么走,基本就已经定下了,手中留有的单子是赚还是赔,深夜就已经有了结果。“当时在国内做铜交易,几乎就是在碰运气。运气好,留单方向和外盘一致;运气差,也只好自认倒霉。”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在国内做好交易,就只能做上海市场与伦敦市场的套利。“套利热潮起初确实让不少人赚了一笔,不过套利的空间本来就小,这么多人一起套,利润空间很快就消失了,真正想要在上海期货市场交易获利,上海期铜就必须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
金属期货市场格局的转变是在2005年前后,上海期货市场铜交易量大幅度攀升,期铜价格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景川表示,从那时开始,上海市场从“完全是影子”,逐渐转变成“不完全是影子”,最后,终于“完全不是影子”了。
另一方面,纽约市场的衰败更加凸现了上海市场的地位。由于美国的监管太严厉,不少基金纷纷离开纽约市场,转投伦敦市场,这令纽约市场的定价能力一落千丈。此消彼长,世界三大金属期货交易所的格局终于改变。
三大期货交易之间地位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景川研究铜市场的方式。“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持仓报告,不再是一个必须研究的对象了。”景川告诉记者,五年以前,CFTC公布的基金持仓报告,基本上就是国际有色金属价格的风向标。由于美国的流动性过剩,导致了基金业的大规模膨胀,造成只要美国基金在期货市场上买,期货价格肯定就会涨;如果说基金大量撤离,期价通常就会跌。在当时,包括景川在内的很多人,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研究美国基金的动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