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企业文化
1219 4
2014-09-04

芜湖古城艺术计划”

位于中国安徽省长江边的芜湖市,是一个拥有38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奇瑞汽车制造即诞生于此,历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这里被列为通商口岸,因盛产稻米而拥有四大米市之首的称谓。

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市的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曾有十里长街之称的古街道在改革开放初期遭遇损毁,荡然无存,所幸,位于现城市中心占地31公顷的芜湖古城原址,只有小部分遭遇破坏,二十余年来未遭强拆、强建,保存相对完整。近十多年来,芜湖市ZF针对古城改造,数度方案,未有开发,在中国大幅度城市化的推进中,该古城遗址周遭高楼林立,古城几成孤岛,近十多年来,ZF接受了十里长街拆迁的教训,对这块城市中心极富创造GDP的宝地按兵不动,保存了历史遗存和清代、民国的古迹建筑,所有古街道及古城建制亦完整保留。未有任何破坏,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古城镇建设中的一个特别个案。

作为在芜湖出生的艺术家应天齐,从2001年即参与到家乡古城的保护改造之中,2007年被ZF聘为芜湖市ZF古城改造的策划、顾问,应天齐制定了古城保护、开发的最初定位策略。

2011-2012年应天齐两次将自己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对历史、遗存遭遇现代化境遇的文化思考,通过芜湖古城这一个案,创作了诸多当代艺术作品,并参加了第54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2012年更是以个展的方式参加第十三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行展)并因此创作了绘画、装置作品《世纪遗痕》、《囚》、《砖魂》,影像作品《遗痕、沧桑》、《废墟之殇》等在国际、国内艺术界,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

应天齐“遗存﹒再生--芜湖古城艺术计划”

从威尼斯双年展归来,应天齐面对全球50多个国家的建筑师对话及研讨,产生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重建问题更为深层的思索,根据芜湖古城的历史遗存现状(详见备注中古城历史遗存现状研究)提出“遗存,再生”的新的思路。

应天齐认为:修旧如旧,全方位的恢复旧存只是古城改造重建的一种模式,不顾历史遗存和历史文脉的强拆强建,非科学地建造一些假古董或不伦不类的新建筑,显然是一种破坏,如何在古城建设中强化文化意识,注重历史现存和历史文脉,根据不同的遗存现状深入研究,注重科学,放慢脚步,使得遗存得以真正保护,恢复和重建、改变追求GDP的强拆强建。更重要的是,让这一代人的文化思考和时代印记包括对遗存的珍重,珍视如何注入到古城的建设之中。保存历史的记忆,重建古城,让古城焕发新的生命,是“遗存·再生”艺术计划的主导思想观念,也是古城改造策划、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而在启动建设之际,强化这一保护遗存的意义,显得特别重要!

应天齐提出“遗存、再生”大型当代艺术活动“的构想,得到了芜湖市ZF的配合和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4 15:35:16
应天齐遗存、再生--芜湖古城艺术计划

计划一:举办芜湖古城历史文脉的公共文化讲座活动

在芜湖”市民文化大讲堂“做题为”芜湖古城的历史遗存现状的当代意义“专题讲座,通过讲座使得市民对待古城历史沿革、变迁的状态产生认识,在古城复建的全过程中,自觉、热情、有效地参与到这一事件中来,让保护历史、保护遗存、复建古城成为民众的共识。

讲座名称:

“遗存﹒再生--芜湖古城历史遗存现状的当代意义”

主讲人:

芜湖籍著名艺术家、深圳大学教授、芜湖古城建设专家顾问

讲座内容:

以芜湖古城自汉经宋、明、清、民国及建国之后的历史演变为主线,以现存历史遗存为根据,以历史事件、年代更迭、城市建设、文化流变作详实而具体地分析,阐明芜湖古城现存的建筑价值、文化价值及其在当代文化发展中的现实意义,凸显出芜湖古城在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独具的特点,以及如何在古城建设复兴中彰显遗存、再生,古城、复兴的特别意义。

时间:2014年9月13日

地点:市民文化大讲堂

主办:芜湖市委宣传部







应天齐“遗存﹒再生--芜湖古城艺术计划”

计划二:发动组织市民走入芜湖古城现场,开展保护遗存的拣砖活动。

活动名称:

应天齐“遗存﹒再生--芜湖古城艺术计划”

活动发起人:

应天齐(芜湖籍著名艺术家、深圳大学教授,)

共同发起人:

付志强(建筑规划专家、芜湖古城规划导则制定人)、

胡石(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建筑师、博士)、

刘克峰(台湾科技大学建筑系教授,建筑师、博士、第十三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台湾馆策展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4 15:35:47
应天齐

芜湖古城面积31公顷,位于长江和青弋江的交汇处,历史上虽经汉、三国、宋、明、清等历朝历代沿革,但至今所见到的遗存仅仅是清同治年之后的建筑风貌。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和清军在此激战,将古城损毁,重要古建皆毁坏殆尽,几成废墟,目前城中尚存太平天国小天朝遗址,作为历史见证。古城于咸丰年之后至同治、光绪、宣统再经民国重建至今经历了不足100年历史。这一段历史,列表如下:

1.清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两年后约1853年,太平军攻入南京,芜湖古城在此时经历战乱数度战乱,古城焚毁殆尽!

2.1853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3.1861年咸丰驾崩改年号同治

4.1862年清同治年古城方开始重建,经光绪、宣统至民国。

从1853年太平军战乱使古城遭兵毁至1912年清灭亡,中华民国建立,从历史上来看,古城重建在清朝仅半个世纪,约59年的光阴,加上中华民国的37年总计96年,期间经历二次鸦片战争,同治、光绪、宣统至民国,加上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变迁,影响着重建的速度,清末民初,由于五口通商,长三角经济的兴盛,西方列强入侵,西方文明对中华文明渗透,对古城的复建产生着影响,这是一段在战争、革新、革命的动荡变革中行进的历史,西方的工业文明、西方文化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从而影响着市井生活,影响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清末民初在芜湖弃旧城而建新城建的格局,也使得古城的复建处于相对边缘的状态。

由于芜湖临长江水道直连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芜湖成为通商口岸,上海是中国最早的工业文明的重镇,对芜湖产生辐射,修建了铁路、航道,使芜湖改变了历史上沿青弋江水路发展,而成为沿长江航道发展的城市,

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经历37年,民国期间芜湖市沿长江走向建成了中山路和新芜路、国货路的丁字格局,直连长江,同时芜湖新城发展迅速,建成芜湖海关、万安救火会、弋矶山医院、天主教堂等西洋建筑,这样的发展也影响着芜湖古城复建的建筑风貌,

简略地划分古城的历史沿革,我们清楚地发现,古城的遗存从风貌、面积和品质上来看历史价值有其特殊意义,列图如下:





例图

所以从目前调研结果看,古城内民国建筑有九千平方米,占古城遗存面积二分之一强,比现存清代建筑遗存6000平米多出三千平方米,从而形成了古城建筑风貌以清代和民国建筑为主体的格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4 17:33:54
QQ图片20140903173143.gif 国家振兴,文化的革故鼎新是思想源动力。欧洲的文艺复兴实质是文化革命(敏感瓷,慎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4 19:58:37
yuye001 发表于 2014-9-4 17:33
国家振兴,文化的革故鼎新是思想源动力。欧洲的文艺复兴实质是文化革命(敏感瓷,慎提)。
文化是软实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