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改一下吧,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之所以被关注的多,是因为它比较浅显易懂。
哈耶克的经济学思想在《致命的自负》和《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中表现的很突出。《致命的自负》前一部分虽然比较哲学化,也体现了哈耶克对于“道德”的重视,02年诺贝尔奖得主Vernon.Smith的分析思路就受到了Hayek的影响,并区分了“constructive rationality"和“ecological rationality",“非人格化交易”在哈耶克的意义上主要是指市场的扩展秩序。在后半部分哈耶克对于福利国家提出了批评,并对于凯恩斯主义中对于一般均衡理论中的运用提出了批评。
哈耶克在《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中的“经济学与知识”(1936年作)中阐述了哈耶克对于“均衡”的看法。《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全面的展现了哈耶克对于知识在经济分析乃至整个社会科学中的重要性的看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3 12:33:1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