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来参加这个考试的朋友,都是不甘寂寞,生活中有想法的人,若能坚持自己的理想,目标终将实现。距离考试已过去2个多月,这期间你又在做什么,忙碌什么?我在备考的几个月中,也没有耽误什么,但系统学到了许多有体系的知识和思维方法,相信各位朋友也有同样的感受,时间挤挤总是有的。
这门考试的内容实在是丰富,特别是改变了教材之后,厚度更为增加,啥考试都是越早越好考啊。我觉得这个考试复习时间在3个月就可以了,知识点太多,遗忘非常快,能保持住记忆状态实在很难。厚厚的2本教材,我一本放在单位,一本放在家里,最开始每天3-4个小时复习,最后一个月5-6个小时。每个人擅长的模块不同,人资那章我就特别爱看,到了财务和生产就晕头转向。所以这里建议看不懂的,听青青提供的课件是最好的方法了。(千万不要买寰球的课件,中大的还是不错的,尤其郑铁军那智商就是和猪一样,照念,催眠必备)每学习一章,我马上就做题(似乎应该看第2次的时候再做),错的用红笔标注。对于特别难理解的章节的部分题,就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了。实在看不懂的影响进度和心情的,直接放弃。
大纲的内容是必须要看的,企业文化那部分我用了一周的时间,以为新出现的必然重点,结果大纲里没有,考题也一分也没。第二遍看书的时候,我开始将一些主要的工具和方法自己标注笔记了,每章都有核心的内容和考试的热点。这个考试的资料实在有限,习题集的题太老了,考得内容不是太多,也就是找个感觉。把第一遍错的题目看看。第三遍是结合串讲来看的,串讲对于提分特别重要,如果听串讲费尽,那就是书看的不够。知识体系迅速建立起来,不会的容易忘记的也变得非常清晰。开始做一些模拟题,群共享的题非常宝贵,我认为13年的题比14年的难,我看的时候几乎要放弃,但朋友们千万不要放弃,因为每个人都是咬牙在坚持。
共享里有的知识点,浓缩成几页,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结合自己的笔记,应该说书是越读越薄。最后一天能咕噜2-3个来回,那时候的状态就是对劲了。
其实咨询的流程在第一章也有明确的书写,之后的也都是一个套路,关键是各个环节的类别、公式、模式实在让人抓狂,但一定抓住核心要素,比如本量利分析,还有组织结构、营销方式的分类特点,那都是必须考得,必须保证分值全拿。有些题看起来是考专业,但实际是数学题,关键是记住公式,分母分子到底是谁,那数代入就知道答案了。
对于选择题需要提醒的就是注意关键字眼,别被忽悠了,再就多选宁可少选也不要乱选,要求就是单选一定要达到65分以上,否则就有危险。案例分析题从全国来看通过率也低于选择,确实没有实战的机会啊,就那么10个例题,真题又没有答案。但就是这10个例题,争取都背下来,尤其是那些套话,既然考了,肯定有问题么,让我们挑。案例分析的讲座意义不是太大,但提醒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反复审题,实战中我也发现了,其实每个题目的2个问就是送分的,在题目中抄抄写写就好,也就是说50分左右是白给的阿!其他的就真刀真枪的来吧,这个题我是把思路都理顺了之后,在往答题纸上抄写,有时候是隔一行写,每一问,必然重新起段,所以写的非常工整,我想混乱的卷面,也会影响批卷人的心情把。所以我基本只剩下十分钟检查,中午吃饭后看得精化部分,印象正好,开卷就直接把记得的知识点赶紧写下来。
分数其实比自己想象的低,但好在通过了,感觉很幸运。管理咨询师考试备考对自己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和能力的检验,以及对思维全面性的系统培训过程,我们经历过,我们学到了。非常感谢青青提供了课件,建立了这个群,也特别感谢群友们分享的材料,以及大家互相的鼓励,帮助我渡过漫长的备考那些日子,祝福已经通过的朋友事业顺利,继续充实自己,祝福没通过的和新同学积极备考,迎接挑战,早日通过这项考试。
附课件购买地址: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09.5.0.0.BIBaKU&id=21117832519
阿会2000
20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