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74 0
2014-09-09
近十年来PE市场在中国兴起,而前高盛大中华区主席胡祖六辞职创立自身的春华资本更是将中国的PE市场关注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那么PE在中国到底前景如何呢?
PE,是通过私募形式募集资金,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从而推动非上市企业价值增长,最终通过上市、并购、管理层回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出售持股套现退出的一种投资方式。
从PE的定义来看我们发现。PE的两个核心元素。一个是资金的来源。一个是资金的去向。所谓资金的来源,既是钱从哪里来?私募的资金来源于定向募集。 通过非公开的平台和渠道。向其他企业法人和个人募集资金,中国的资金持有人者主要分为四类:ZF、国企、外资资本、私有企业和个人。 就前两者而言,私募是很难进行融资的。 ZF和国企受制于自身的行政管制和官方色彩等因素。除少数具备很强官方背景的PE外是很难从此二者募集到资金的。 PE的资金绝大多数来自于后三者。也就是外资、私企和个人。
外资:对于PE而言融资的难度不小。而且外资所设的门槛非常苛刻。由于国外金融市场的健全和成熟,富有经验的外资对于PE的挑选是非常细致和苛刻的。对管理团队素质的严格筛选以及资金去向的监管都让国内不少PE倍感压力。能获得外资资本特别是高质量外资资本注入的PE如胡祖六的春华资本。都是一批曾经在外资金融机构服务具备很高行业声誉和海外教育背景的金融从业者担任管理层,纯粹的本土化的PE在吸收外资资本上较缺乏竞争力。
私企和个人:这是本土化PE的主要资金来源。对此二者进行募资发货重要作用的是中国商人之间特有的关系纽带。以企业带动企业,个人影响个人等方式为主。资金在小范围内得到调配和运作,这也对管理层的人脉和社会交际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本土PE的管理层主要来自于下海的官员。曾经在国内金融机构服务具备很强的ZF背景的人等等。
而资金的去向,很明显。既是未上市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私有企业,中小国有企业基本不会有私募参与投资。而这些中小企业,无一例外基本全是实业部门。能源、金融、通信等领域国有企业垄断。中小企业唯一能涉足的就是实业。所以可以说:实业兴、PE兴、实业衰。PE衰!
接下来我们看未来中国实业的发展前景,可以不夸张的说,未来中国实业的发展前景是偏向于悲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近十年来的房地产如癌症般过度发展已经给中国带来了许多恶果。首先是高房价压低了民众的消费水平,民众的收入绝大部分压入地产。而实业所制造的日常消费品因此被严重压缩,因此事业部门的市场环境令人堪忧。
2.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的经济导致中国大量发钞,同时吸纳了大量的其他国内外炒作资金,导致房价持续不降,从而导致消费不旺。一旦房价下跌资金溢出,必然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房价又被ZF稳住,消费更加无从反弹。
3.ZF长期的土地财政导致ZF缺乏扶植实业的兴趣和动力。实业部门没有良好的市场从业环境和税收上的优惠,也让实业缺乏成长的坚实土壤。
4.中国整体产业格局较低。科技生产力较落后,领先国际的科学技术极其匮乏,事业部门大多无法从事国际最尖端的产品生产。其产品面临高质量的外资企业竞争,很难获得整体上的高速增长。少数企业的做大不代表整个实业部门的做大,因此,可以留给PE选择的企业就更少了。
我们归纳总结当今中国的实业部门是缺乏技术支撑,市场消费又不够旺盛。企业生存发展环境不尽人意,因此实业部门在中国的前景十分堪忧。这也就是为什么PE在中国的前景不够乐观的原因。来源正略咨询(微信号:zlzxwx)。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