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博弈论
1432 0
2014-09-09
来源:网络微博

市场经济发展了几百年,都是处于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之下,当人们没有发现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时候,比如亚当·斯密的时代,市场并没有显示出多么的缺陷,斯密甚至把“看不见的手”推崇备至,自由的市场经济理论学者都宣扬市场的自由调节,反对对市场的干预。

今天,信息经济学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经济理论的主流,人们打破了自由市场在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假设,才终于发现信息不对称的严重性,一夜之间,到处都是由于发现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新发现”,研究信息经济学的学者因而获得了1996年和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996年詹姆士·莫里斯和威廉姆·维克瑞,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他们都因为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而获得。

动力沟通流派也一样,正是因为发现了沟通中“到处弥漫和无可躲避的暴力”,从2012年1月25日开始至今,充满激情地工作了1个多月,专栏发表博文377篇,60多万字。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并且提出了种种解决的办法。但是,可以看出,信息经济学是基于对现有经济现象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还处于尝试性的研究之中。

例如,买者对所购商品的信息的了解总是不如卖商品的人,因此,卖方总是可以凭信息优势获得商品价值以外的报酬。交易关系因为信息不对称变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人,不具信息优势的一方是委托人,交易双方实际上是在进行无休止的信息博弈。

占有信息的人在交易中获得优势,这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租金,实际上信息租金是每一个交易环节相互联系的纽带。每一个行业都是特殊信息的汇总,生产一种产品要工程师的专业信息和技术人员的技术信息以及销售人员的市场信息,把产品变成商品进行交换,需要商人的专业渠道信息和价格信息。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座山其实就是信息不对称,而要获得这些信息是要付出成本(代价)的。不对称信息实际上可以被看作对信息成本的投入差异,消费者往往没有对商品的诸如生产信息等信息进行投入成本,这必然与生产者之间产生信息投入成本差异,生产者利用信息投入差异获取利润正是为了补偿先前付出的信息成本。其实质仍然是资本的获利性在另一种层面上的体现,只不过我们剥离了资本,换了一种观察的角度而已。

动力沟通理论认为,即使没有任何经济目的、试图真诚、平等和友好的交流的双方和多方,由于每个人背景、个性、目的、任务的不同,他们发布的信息和接受的信息,都是存在差异和矛盾的,因此,一旦否认差异,就会造成“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躁狂攻击”或“自卑退缩”、“抑郁消沉”等,动力沟通理论和技术就是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伤害性,增加信息沟通的流畅度。

可以说,对“动力沟通理论和技术”掌握程度,决定了沟通者“成本差异”:对动力沟通的掌握程度越高,那么他的资本就更雄厚,在当下的沟通中他投入成本就会越小,处境就会越有利;对动力沟通的掌握程度越低,他的资本就越少,在当下的沟通中他投入的成本就会越大,处境越恶劣。

信息经济学的价值不在于揭示了信息不对称,而在于说明了信息和资本、土地一样,是一种需要进行经济核算的生产要素。在商品经济中,信息主要反映在价格上,价格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中心,其他信息都是为价格信息服务的。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用价格信号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围绕价格进行资源博弈的过程,对任何一种资源的优先占有都可以在博弈中获得相关的利益,信息也是这样。

在现实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如此普遍,其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影响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造成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获取太多的剩余,出现因信息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导致利益分配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因此,纠正以上问题,减少信息暴利及维护资源分配的效率及相对公平应该成为信息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动力沟通理论和技术”的价值不在于仅仅揭示“沟通中到处弥漫的无可躲避的差异、矛盾与冲突,而在于说明,沟通中的差异、矛盾和冲突,其实是一种潜在的财富,是可以“即时觉察、系统觉察、动态觉察”、“即时呈现、清晰呈现和适当呈现”,转化为真实的财富。同时,提供一套简易使用的技术,提高人们的觉察和呈现能力。

编后记:

1)  本文成文于2013年1月27日。 资料来源为百度百科。

2)  动通编辑部的这篇检索和反思博文,完全是由于金锋教授的提醒,感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