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学的实践教学存在如下很多现实的困难,下面是这些难题的不完全列举:
第一,实验课不扎实、专业基础不牢靠,所以,学生去企业的实践能力素质差,不受企业欢迎;
第二,人数多,成批成建制的班次是企业难以消化的;
第三,实习经费紧缺,其增长远远落后于物价、路费、耗材、人工等开支的增长,也有花销不当的问题;
第四,系室主任院领导乃至学校领导在开辟实习基地、牢固关系等方面投入少、积极性不高;
第五,实习老师的业务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其自身的实践能力也有待更多实践机会去提高,其教学积极性也不够强;
第六,专业设置脱离当地产业发展,无合适实习基地;
第七,实习时间短,企业应付的多,学生觉得学不了什么;
第八,校内实习工厂设备不足、师傅缺乏,跟不上学生增长的需要;
第九,人身安全责任使得校企双方都难以放手开展实践教学的开拓创新。
解决大学实践教学难题的一些理念与方法的建议:
第一,克服“叁规”式实践教学(在规定时段内在规定地方做规定动作)的局限,应该树立人人时时处处都实践的“大实践教学”理念;
第二,简教学内容、精核心知识,使学生去企业能上手快,从而成为企业的香饽饽;
第三,化整为零,发掘学生家长、校友等资源,让学生都有合适的地方去实习;
第四,学校要增加经费,集中力量发展大学科的平台型共性技术基础性的实习工厂并配套充实实验师资;
第五,引进企业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实验实习教师队伍;
第六,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地方发展战略配套,实现产学研的联动和协同;
第七,对实践教学的财务实行预算管理并信息公开,完善对实践教学的督导、评估以及奖惩等激励机制,尤其是加强学生对实验实习教学的督导;
第八,条件合适的实行“3+0.8+0.2”学制,即:3年校内学习、8个月校外实践、2个月回校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这样可以克服十几二十来天实习的弊端;
第九,发挥市场三方机构的作用,例如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专业技能的培训及其配套实践;
第十,允许师傅带徒弟那样的有偿学徒制实习方式存在;
第十一,与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克服实习经费不足;
第十二,推行订单式培养,让企业较早介入,从而减缓实习基地不够以及经费师资不够等困扰。
上述等等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获得读者的讨论和献计献策。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