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以一级市场为主,二级市场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一级市场体系中虽已包括商业银行、住房储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住房公积金中心等机构,但仍以商业银行为主,其它机构发展并不充分或仅处于起步阶段。
200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小幅回升。全国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8%,比上年同期加快2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其中,住宅投资增长速度为25.3%,高于同期房地产投资增幅3.5个百分点;经济适用房投资同比增长32.7%,经济适用住房投资下降的趋势得到明显改善。
在银行房地产贷款方面,2006年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3.6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653亿元,同比增长22.1%,增速比上年同期快5.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4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996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年同期快10个百分点;购房贷款余额2.2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630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比上年同期快3.3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信托方面,受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影响,2006年房地产信托品种及规模等方面都停留在2005年的水平之上。全年国内共发行90只房地产信托产品,发行规模约147亿元。而2005年这个数据为121只房地产信托产品,发行规模157.27亿元。
在海外资金方面,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006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06年上半年,新设外资房地产企业1180家,同比增长25.04%;合同外资金额128.52亿美元,同比增长55.0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2.2亿美元,同比增长27.89%。与之相对应的,去年上半年外资房地产行业新增外债17.35亿美元,同比增长203.32%。截至2006年6月末,外资房地产外债占全部房地产外债的92.13%,外资房地产行业外债总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总的来说,我国房地产金融业还处于发展壮大时期,银行房地产贷款在我国房地产金融业中占主导地位,积聚的风险也比较多,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等。房地产信托和海外资金虽然在快速发展,但在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比重还是很有限,并且是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进入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控制较好。证券化等二级市场的发展有助于银行分散其信贷风险,但我国房地产金融的二级市场的发展才刚起步。在银行没有一个很好的风险交易市场的情况下,银行只有通过更审慎和严格的信贷政策来控制风险。信贷资金的收紧,有利于房地产信托和海外资金等进入房地产金融市场,促进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