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的博弈策略《自私的基因》中就提到一个有趣的 简化模型 ,来描述这种情况,把雌性分为谨慎型的和轻浮型;把雄性分为责任型和风流型。谨慎的雌性不爱花花公子,只有在雄性经过长时间的追求后,付出一定努力和耐心取后才会同意“交往”;而轻浮的雌性则不放过可能的交配机会,去尽量多地繁衍后代。
在两类雄性群体中,责任型的雄性看上某位后,就会准备长时间地追求,且交配后仍同她待在一起,共同抚养后代。而对于风流的雄性个体来说,如果雌性个体不立即同其进行交配,他很快就会失去耐心,走开并另寻目标,即使交配之后,他们也不会留下承担起作父亲的责任,而去另寻新欢。
让我们把这场“爱情”当成一种支出和收入的游戏,看看量化后的结果是怎样的。设生育一次后代,双方各得15;将后代抚养长大则需要耗费 20;倘若双方都是“认真的”,可以看成双方各需付出 10。
(a)、谨慎的雌性和责任型雄性在一起之前会有一个漫长的过渡期,双方在这段时间里会相互考察(主要是雌性考察雄性),建立信任关系。所以有理由设这个“暧昧”的过程双方各需付出 3 的时间成本。
(b)、当谨慎的雌性碰到花心的雄性时,花心雄性没有足够的耐心度完过渡期,所以他们不会诞生爱情,双方既没有损失也没有收益。
(c)、当轻浮型雌性碰到责任型雄性时,因为他们不用考察,因此每抚养一个幼儿,双方净收益都为 15 – 10 = 5。
(d)、但当轻浮型雌性碰到风流型雄性时,雄性个体在“搞定”这个雌性后就不受约束地离开了。只留下雌性独自和幼儿挣扎着生活下去,承担起 -20 的全部代价。一个轻浮的雌性个体结交一个风流的雄性个体,其净收益就为 15-20 = -5;而这个风流的雄性的收益却是 15。
支付矩阵是:
设雄性中责任型的比例是 x。这时候,谨慎型雌性的平均收益是 2x + 0(1 - x)= 2x。轻浮型雌性平均收益为 5x – 5(1 - x) = 10x - 5。当 x = 5/8 时,不同类型的雌性在这场游戏中的收益刚好相等。可以看到,当责任型雄性比例不超过 5/8 时,对谨慎型雌性有利(如x=1/2时,谨慎型雌性平均收益为1,而轻浮型雌性为0),否则,轻浮的雌性在这场博弈中就要收获更多了。
假设雌性中谨慎型的比例是 y。此时,责任型雄性的平均收益是 2y + 5 (1 - y) = 5 – 3y,而风流型雄性的平均收益则是 15 - 15y。当 y = 5/6 时,二值相等。当谨慎型的雌性比例超过5/6时,责任型的雄性可以获利更多,否则风流的雄性更占便宜。
进化上的稳定策略有趣的是,x的值和y的值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互相干扰,并构成一个循环。如图。

其中横坐标代表责任型雄性所占比例,纵坐标代表谨慎型雌性所占比例,任意一点代表全体成员的构成比例。如果 5/8 的雄性是责任型的,同时5/6的雌性是谨慎型的,则成员比例对应与 p 点,此时构成的比例稳定。
A区、假设成员的构成比例是对应 A 区某点的,由于责任型雄性比例很高,对轻浮型雌性来说,她们很容易找到一个好父亲,而不必支付考察期带来的成本 3。同谨慎型雌性相比,它就要多收益 3 个单位。轻浮型基因因此散布开来,成员比例被改变,进入 B 区某点。
B 区、谨慎型雌性比例较低,这无疑给风流的雄性们提供了绝佳的“猎艳”环境。他不会对要抚养的幼儿付任何代价,却能收益 15 个单位,风流雄性的基因就会随之蔓延。风流雄性数量如果迅速壮大的话, 由B区转为C区。
C区、形势对轻浮型雌性就很不利,这时候,谨慎的雌性则会重新占据有利条件,她坚持拒绝风流的雄性,虽然没有收益但也至少不会有损失,这比损失惨重的轻浮型雌性要好很多。其结果就是,谨慎型雌性的队伍开始壮大,成员比例进入 D 区。
D区、由于谨慎型雌性数量众多,风流的雄性不受欢迎,在求偶过程中到处碰壁。责任型雄性的优势在此时体现出来,队伍开始重新壮大,使得成员比例重新回到 A 区。
但实际上,这种无休止的循环很难出现。因为存在一个稳定点,当 x = 5/8,y = 5/6 时,种群的遗传是稳定的。上述的循环表明的其实是:某一性别的成员偏离这个稳定比例时,就会被另一性别在策略比率上的相应变化所针对,从而对原先的偏离产生不利影响。这也就是进化上的稳定策略(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转自果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