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打开
    
 
    
     
    
        
    
 
                                          2008年,一个多事之秋,从刚入08的雪灾,到后来的拉萨事件,再到刚刚结束的5.12汶川大地震。这些灾难让每一个中国人揪起了心,不管是国内的中国人还是海外的华人华侨都团结起来,为中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在灾区受苦受难的同胞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对死难者表示深切的同情和哀悼,对那些企图分裂国家的一小撮势力致以最鄙视的目光。2008年全世界的目光凝视着中国,世界各国已经感受到此时的中国已经不是那个破旧懦弱的中国,这只沉睡的雄狮已经醒来并迅速地向前奔跑,正如人们所说的“中国已经从‘一盘散沙’到‘一块钢板’”。这让我想到了昔日的德国,我们的国民不差于德国的公民,中华民族的素质正在提高,每个人都深爱着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始终是一家人,在危险时刻能够伸出自己的双手,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十分微暴 每当想起这些,就会十分欣慰和感动,a blood rush into my head。
     到目前为止,在汶川大地震中死难的人数已经超过六万,多么庞大而令人心寒的数字,在这里我为受难者祈福,希望他们在天堂能够幸福,如果还有来世,我们还是一家人。这次地震令汶川和周边地区损失严重,重建汶川必然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我们不得不想到我们的军队,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奔赴在抗战第一线,他们当中也有受难的亲人,但这并没有阻止他们奔赴灾区解救灾民的热情,因为大家是一家人,现在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汶川人,每个中国人都是自己的亲人,此刻的我不得不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很多知名人士慷慨解囊,党和ZF统筹策划,为镇区重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然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我们也不能同日而语,只要自己是真诚的,献出自己应该做的,力所能及的那一份,我相信灾区的人民会感谢你的。
     此时此刻的我,除了捐出那点微薄的钱之外,还能为灾区、为国家做点什么?我第一次超出个人的范畴想到国家,自己都很难想象品质什么时候这么高尚了,呵呵。终于,我想到了,我们应该继续做我们的事情,不能让灾难打乱了整个民族的阵脚,该工作的要继续有规律的工作,该学习的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毕竟国家的经济要继续运行,国家的明天还下注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毕竟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负担了一份责任——于家、于国。经过这几次灾难我想每一个人都看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话一点都没错,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应该看到了中国的团结和强大,他们不会而我们也决不允许他们蔑视每一个中国人,我们要让他们看到一个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十分强大的中国。所以每一个中国人要努力,要争气,不仅要把自己的事情干完,而且要干得出色,我们不崇拜德国,但我们要学习战后德国人的那种精神,相信中国的强大指日可待。。。
     看世界上的大国,比较强大的国家大凡学术比较发达,就我初步了解的领域而言,像美国和英国,它们的经济学在世界学术上担当着领头人的角色,继英国的亚当*斯米、李嘉图、凯恩斯之后,美国的经济学异军突起,如新古典学派的代表马歇尔,还有现在的萨缪尔森,曼昆等等。而我们国家在这一方面做得就很不够,在国际重要领域总是跟着别人的屁股跑,自己没有核心技术,受其他国家的制约就不难理解了。我不知道我们国家是不太重视学术还是没有能力重视,当然这需要很大的一部分资金来支持,不然那些经济学家只研究学术还怎么赚钱吃饭癌 虽然自己对学术不感兴趣,但我希望国家能够给于足够的重视,同时国家中的相关人员是不是可以出一份力呢,像我们学生,学习应该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但我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失去了崇高的理想,就业已经成为他们所关心的第一要务了,这一想法十分危险,当然不能全是大学生的错,我们的教育制度本身就有问题。读过人大讲师聂辉华的一篇文章——“人大学生要有理想”,我认为写得非常之好,他把有理想的学生定位于人大,我认为很不妥,应该改为“中国大学生要有理想”,大学生作为先进的生产力代表,应该在社会中发挥先进性带头人的作用,而这一作用正在渐渐消失,相当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大学生缺少理想,中国的大学生正在向农民工演变,也有人提出这样未尝不是好事,不能给大学生的期望太高,我倒要反问一句,单靠你们几个工厂国家就能富强么,国家的制度建设、科学理论建设、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些难道都是你们哪几家工厂给搞出来的么。所以我们大学生要重拾理想,很欣赏聂辉华的一句话:“有理想的学生,意志坚强,能够克服困难,不为生活的压迫而屈服。我也曾经并且仍是一个穷人,但从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大家要相信自己,只有这样国家才会进步,否则每个人只想着怎么就业,那国家又要不国了。文章地址     我对经济学非常感兴趣,最近心中萌生了一个要把中国经济学学术搞上去的念头,国家给教授、研究人员提高福利那些宏观上的问题就不考虑了,我想国家总会比一个毛头小子想的要多,决策要更有效。我就谈一下我们每一个大学生,主要是我自己所能够做到的和应该做的。最近上人大经济学论坛,感觉非常不错,那里的学术氛围确实很高,能够下载的资料很多很多,包括国内国外的教学课件、学术论文等等,从中受益良多。我在想,如果每个中国人手中的资料都可以免费共享,每个人的思想都可以在网上自由的传输,每个学生,每个教授都能接受各种不同的思想,学习不同的知识,中国的学术完全自由化,并认真思考,这样的话中国的学术研究可能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我有一个建议,完全是个人建议,所有的中国人把自己手头的资料免费共享到网上,把自己的思想传达到网上,让知识在网络的海洋上畅游,让每个人的大脑更加充实。当然这涉及到版权问题,按西方经济学来说,每个人都是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人们不可能没有任何好处就奉献,这需要激励措施,但个人认为西方经济学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正确的,他并不是真理,在中国5.12地震中,这一点就被推翻了,当问题上升到国家的角度时,需要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虽然个人不相信共产主义会实现,但有的时候想一下,其也有合理之处。况且目前的法律还无法弥补网络版权这一漏洞,各个大学教授的课件,还有一些视频教程,论文资料,这些也没有上升到版权的高度吧,即使有,教授们为了整个国家的学术发展奉献一下也不为过吧。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向高、精、专发展,其中的“专”就是指的专业化。网络也是一样,目前有很多大型的下载共享网站,如迅雷、电驴等等。给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单体同时我们又感觉到了搜索资料的不方便,因为他们的内容太多太杂涉及面太广了,他们对每一个行业的下载无法做到具体的细分,必然造成搜索的不精确性,各个专业内容的不充实。这也是为什么专业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了。所以我想可不可以建一个专业化的上传下载工具,例如针对经济学的共享下载工具,每个人都能上传文件,下载文件,具体内容就不说了。日前好像出来了一个教学资料下载网站,但还不够专,貌似只能下载,里面的内容实在不丰富,现在又好像没有动静了,悲哀 ,关键是建站的理念不清楚、定位不明确,宣传力度不够,未能调动起大家的热情。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问题,我个人现在还无法做到这一点,但从现在开始也在积极地为网络共享做点贡献,体现网络的真正价值——网络自由,顺便说一句,我崇尚自由,呵呵。     好了,就写到这里了,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感受到点什么,感谢批评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加微信,拉你入群
加微信,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