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市场营销
32415 1
2014-09-15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国人事科学研究者罗双平用一个精辟的公式总结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三大要素,即:职业生涯规划=知己+知彼+抉择。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在思想上的正确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在具体实践中要想选择正确、适宜的目标,完全实施既定计划,并最终实现生涯目标,还必须要全面考虑其三大要素。可事实上,人们在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往往忽略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从而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所谓“知己”就是自我认识与自我了解。“知彼”即是熟悉周围的环境,特别是与职业生涯发展有关的工作环境。知己知彼相互关联,确定的个人生涯目标要符合现实,而不是一相情愿;对从事的职业要感兴趣,而不是被动地去做;所从事的工作要能发挥专长,利用个人的强项;对工作的环境能够适应,而不是感到处处困难,难以生存。这就说明你的生涯规划不仅做到了“知己”、“知彼”,而且还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自我的评估方面的问题

    作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大要素——“知己”,自我评估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够获得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前提。有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要求规划者首先对自己做全面的分析,通过自我分析,正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惟此才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最佳抉择。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往往没有全面分析自己,要么受中华民族多年流传下来的“谦虚”传统的影响,总是习惯低估自己,妄自菲薄,结果往往弄假成真。他们总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或能力从事一份更好的工作,他们的脑子里有这样一个专门唱反调的旁白,这个旁白总是在各种场合给你泼冷水。还有些人眼睛长在头顶上,自视甚高。他们有的心神不定,“朝三暮四”,频繁换岗,导致对任何岗位的工作都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有的总是期望“一步到位”,一旦不能如愿,失望也就越大。

    2、对影响职业生涯的环境因素分析方面的问题

    今天最热门的技术,明天可能就无人理睬;去年时髦的职业,今年可能就被打入冷宫。因而个人要想谋求职业生涯的发展成功,就必须考虑外部环境的需求和变化趋势,即做到“知彼”,力求适应环境变化,进而有所突破。

职业生涯中的求职过程就完全符合经济学原理,从宏观上说,整个市场的供需平衡确定了你的“行”情和“薪”情,从微观上说,又完全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波动。所以,当你突然发现自己拿了一份满意的薪水时,千万别得意,因为从长远来看,你的公司的命运是和行业共沉浮的!而如果你现在对你的岗位特别不满意时,也不要轻易跳槽,因为这个行业很可能处于复苏前的低谷。

3、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方法方面的问题

    (1)没有明确、可行的目标。

    打个比方,一个人现在住的是平房,他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打算在自家院子里盖间小厨房。当他确定了盖厨房这个目标后,他就会注意收集砖块、瓦片等材料,只要走在街上,他就会留意哪里有砖块、哪里有瓦片,碰见砖头捡块砖头,碰见瓦片捡片瓦片,经过一段时间,他就能把原料备全,最终能把小厨房盖起来。可如果连盖厨房的想法都没有,那么他走在街上根本就不会注意是否有砖头,也不会留意是否有瓦片,即使这些材料都摆在他的面前,他也会认为是没有用的东西。

    (2)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不完善。

    譬如在海上航行,在确定了目标之后,你就要策划一个行动方案,配备相应的物资;预计到达目的地所需多长时间;把握好前进的速度;想好期间可能遇到的紧急状况的处理措施……如果没有具体的、可行的行动方案,目标只能是遥远的期望。

    (3)生涯目标一成不变,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人生仿佛在一片陌生的海域航行,我们谁也无法预测下一分钟将会发生什么情况,现实社会中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使我们与原来制订的职业生涯目标有所偏差,这就需要我们及时针对规划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做出调整,从而保证我们的职业生涯顺利持续下去,并最终实现自己的最高人生理想。

    (二)相应的解决措施

    1、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是对自己做出全面的分析,主要包括个人的个性、兴趣、能力、价值观、需求等等的分析,以确定什么样的职业比较适合自己和自己具备哪些能力。

    首先,分析兴趣与职业的关系。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就会有不同的选择。在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诸多因素中,兴趣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所起的作用最大,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所说:“兴趣比天才重要”。兴趣可为职业生涯选择提供有效的信息,引导你找到自己最适应的职业生涯之路。看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适应与否,一大标志就是兴趣。兴趣主要用于预测你的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稳定性。
    正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一样,我们也总是倾向于寻找与自己的兴趣倾向相适应的职业类型。例如,喜欢与事物打交道,而不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人,比较适合于从事制图、勘测、工程技术、建筑、机器制造、出等职业;而喜欢与人交往,对销售、采访、传递信息一类的活动感兴趣的人,则更适合于从事记者、推销员、服务员、教师、行政管理、外交联络等职业。

    接着,分析个性与职业的关系。

    现代社会是一个呼唤个性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在某方面有所不足,其他方面必有过人之处。个性无所谓好坏,关键是看是否放对了地方。在职业选择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充分考虑到自己的个性特征与职业要求是否相适应,这样将来从事工作时才能体会更多的快乐和轻松。

    其次,分析能力与职业的关系。

    不同于我们生活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父母,当今时代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自主权,所以,大多数人都能从兴趣出发选择职业,问题是,还是有许多人在上路之后感到力不从心,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成功,甚至早早被淘汰出局。原因很简单——只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却没有认真衡量自己能干什么。换句话说,他们忽略了对自己的能力倾向的评估判断。

    能力有很多种,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能力,我们夸奖某个人“有才能”,其实也只是说他(她)在某些方面有过人之处而已。做人,不宜自视过高,也不必妄自菲薄,准确看待自己的能力,知己所长,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能够适应的职业,并注意根据现实需要,随时培养和积累新的能力,梦想终会实现。

    总之,自我评估就是要弄清楚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

    2、环境分析。

    一份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我们在全面认识了解自我的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外部环境特征,以评估职业机会。说白了,就是看看外面有没有可以让自己施展拳脚的机会以及哪里有机会、是什么样的机会。

    (1)社会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分析包括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分析,还包括职业环境分析。社会环境分析对我们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发展都有重大影响作用。在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职业环境分析,即要认清所选职业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发展状况、技术含量、社会地位、未来趋势等。

    (2)组织(企业)环境分析。

    进行全面的组织环境分析是我们“知彼”的核心,毕竟,你要选择的这个企业将与你息息相关。招聘场上的老总、人力资源经理大都欣赏那个了解本行业、企业的有心人。

    ①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分析包括对目前所从事行业和将来想从事的目标行业的环境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行业的发展状况、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对该行业的影响,目前行业优势与问题何在、行业发展趋势如何等。

    ②企业环境分析。

    企业环境分析包括企业在本行业中的地位、现状和发展前景,所面对的市场状况,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前景,能够提供的岗位等,具体包括:企业实力分析、企业领导人分析、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分析。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可以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以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这个行业、企业中是否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衡量自己的目标能够在此企业得以实现的可能性。

    3、实施与反馈。

    完成了自我评估——“知己”与外部环境分析——“知彼”,接下来便是解决如何“抉择”的问题,即:解决如何确立目标、采取什么行动措施实现目标和当环境变化时,怎样修正目标。

    (1)确立目标。

    没有目标的人如同航行在茫茫大海中的孤舟,没有方向,不知所终。明确而适合的目标,是我们漫漫职业生涯中的灯塔,指引我们走向人生成功。因此,这个目标必须是经过自己认真选择的,它的每种结果自己都做过评估,并且符合自己的整个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同时,自己会为所选择的目标而感到骄傲,充满信心,并愿付诸行动来完成。

    ①制定目标不要太贪心。

    有些人自视甚高,或者初出茅庐,心高气盛,别人定一个目标,他定多个目标,自以为冲破生命极限,结果一个目标也没有达到。我们且不说他是否弄懂了真正目标的含义从而定出了真正的目标,单就从生物的本能来说,谁又能在同一时间里一心二用呢?田野里的青蛙每次只盯住一只虫子才能准确地伸出长舌吃到美味,如果目标太多太杂,难免会顾此失彼,到头来什么也抓不住。但是集中一个目标,并不是说你不能设立多个目标,而是一个时期一个目标,分开设置。具体来说,就是拉开时间差距,实现一个目标后,然后再去实现另一个目标。

    ②目标要具体明确。

    假如,你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要成为咨询师,这个目标就太宽泛了。因为咨询师有很多种,如心理咨询师、职业咨询师、健康咨询师等等,你要做的是哪一种呢?是哪一个层次的呢?目标空泛,日后行动就容易陷入盲目,不能有意识地收集相关领域的知识信息,无法有效的进行自我培训提高。还要说明明的是,目标明确不仅指业务发展目标,而且与之相应的其他目标也要明确具体,同时还要详细列出实现目标的具体时间,达到什么程度。比如,学习进修目标:2005~2007年,读完在职MBA主干课程,经济收益目标:2005~2007年,年薪3~6万等等,这些目标也要有明确的要求,同时要做到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促进个人的身心、生活和事业的全面发展。

    ③目标高低要适度。常常有一些人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了,怎么努力也够不着,结果一事无成。也有的人目标太低,不费什么力气就达到了,自己也觉得没有什么意思,结果一直也没有什么长进,老是原地踏步。人事学者罗双平告诉我们,目标高低应恰到好处。怎么才能恰到好处?稍稍高一点,“志存高远”。无论做什么工作,定目标要瞄准“大目标”,要出第一流的成果,当第一流的专家,当出色的领导。既然从事一项事业,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得出色。
    总之,有效的生涯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

    (2)实施策略。

    即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包括工作、训练、自我学习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到目标,在工作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你的业务能力;在潜能开发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开发你的潜能等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这些计划要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

    总之,制定行动方案时,要经常“抬头看路”,尽可能就更广阔的学习积累做出详细的安排。

    (3)反馈评估。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我们的职业生涯进程中,会经常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其中很多变化是我们事先难以预测的。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可能会使实际结果偏离原来的规划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时时注意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审视自我,不断地调整自我,不断地修正策略和目标,这个过程就是反馈评估。作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最后但并非终止步骤,反馈评估过程确保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

    第一,评估。进行生涯评估的根本目的就是让自己时刻保持最佳状态,在通向最终目标的生涯大道上跨越障碍,走得直,走得快,走得稳,谋求可持续发展。评估可以参照各类短期、中期预定目标和实际结果比照而行。一般来说,任何形式的评估都可以归结为自我素质和行为对现实环境的适应性判断,分析自己现值,特别是针对变化的环境,找出偏差所在,并做出修正。

    第二,进行修正。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目标和策略方案的修订。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阶段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行动计划的变更等等。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不断地反省修正职业生涯目标,反省策略方案是否恰当,以能适应环境的改变,同时可以作为下一轮规划的参考依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15 11:38:41
不错不错,好文章值得一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