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3515 2
2014-09-17
农业作为一种关系人们吃饭问题的特殊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乃至三农问题尤其具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公共财政支持三农更加有其必要性。

一、二元结构经济政策是导致“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现在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较公认的观点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的二元结构经济政策导致了我国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指的是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决定第六部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中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由于我国曾经长期实行的二元结构经济政策,所以导致了“三农” 问题长时间存在并累计起来,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瓶颈。从政治上讲,“三农”工作既是当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公共财政在支持“三农”的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其职能,可以同时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三重作用。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农业本身存在的高风险性、低盈利性决定了农业需要ZF的扶持。

农业的基础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第二,农业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的前提,也是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但是农业又具有高风险性和低盈利性的特点,这些都决定了农业的弱质性。土地用于非农产业的报酬远远高于农业导致土地流失不断增加;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导致资金和高素质的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农产品不耐储运的特点,导致农业的贸易条件处于不利地位。农业的这些天生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ZF的支持。

三、农业的公共产品性决定了需要ZF的支持。农业具有很大的外部性正效应得不到市场上的价格补偿。农业非产品产出的特点(例如粮食安全的社会政治影响,改善环境带来的生活质量提高,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外在价值等)决定了其不具有竞争性。农业这些非商品产出的公共产品性,对ZF实施农业保护提出了要求。

四、农民是我国公民中最大的一个群体,但是这个群体处在社会的最基层,因此农民群体的稳定决定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公共财政政策更多的向广大农民倾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17 10:35:56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2 21:33:25
帮顶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