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9360 126
2014-09-17

My Life as a Quant: Reflections on Physics and Finance
(一个计量金融大师在华尔街:从物理学家到高盛董事的波澜人生)


作者:Emanuel Derman (伊曼纽尔·德曼)

内容简介
  本书获选《商业周刊》十大好书。
  2000年国际金融工程师协会年度金融工程师,2002年入选《风险》杂志名人堂。
  自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布莱克-肖尔斯模型被发明之后,宽客成为华尔街的新宠,因为投资银行和基金公司必须采用日益复杂的数量交易策略和衍生产品。我几乎每天都与这些受过科学训练的宽客们打交道。本书作者伊曼纽尔·德曼是华尔街的宽客,至今仍享盛名。他是首批转战华尔街的高能实验物理学家之一,在十几年中创建了对今天影响深远的众多金融交易模型。
  华尔街早已不是古尔德、摩根那种老式的神秘商人的做派了。近年来,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纷纷采用数量交易策略和衍生产品组合,招募大学的理工科博士和教授,为复杂多变的产品建模并控制风险。今天,几乎所有公司的财富和市场的稳定性都建筑于数学模型上。“宽客”(Quant)——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数量金融师——正是这些模型的创建者,他们是华尔街舞台上未来的明星。
  在形形色色的宽客中,没有人比伊曼纽尔·德曼更出名。他是首批“移民”华尔街的高能实验物理学家之一,历经十七年的商海生涯,逐渐成为高盛公司数量策略小组的领导人,并与布莱克等人合作创建了对今天影响深远的众多金融交易模型。
  本书叙述了德曼从物理学家到金融宽客的人生跨越,他曾是爱因斯坦、薛定谔、李政道等物理学巨匠的门徒,进入金融领域后又与众多分析师、交易员和基金经理人共事。作者力图拨开重重迷雾,探索物理与金融的相似之道与诡异之处,借此让读者从局内人的角度一窥华尔街的另类群体——宽客们——的人生图卷。

作者简介
  伊曼纽尔·德曼,现任美国哥伦亚亚大学金融工程学系主任、《风险》杂志专栏作家、投资风险管理顾问。
  德曼早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在AT&T公司贝尔实验室任职后,他跟随华尔街正在兴起的洐生产品革命大潮,自1985年起先后加入著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和所罗门兄弟公司。德曼在金融产品创新领域颇有建树,他参与创作了业界广为采用的布莱克-德曼-托伊利率模型和德曼-卡尼局部波动率模型,于2000年当选国际金融工程师协会年度金融工程师,2002年入选《风险》杂志名人堂。

媒体评论
  • 本书精彩纷呈,分析了物理学与金融学之间的关联和不同,讲述了许多物理学巨匠和金融学大师的故事;既可作为通俗金融读物,也可供希望了解宽客之道的理工科入学生,研究生和各界人士欣赏。
      ——清华大学金融学特聘教授,巴克莱银行中国研究主管 黄海洲
  • 这部自传精彩如同小说。关于德曼从数学物理学者转战金融领域、从高盛跳到所罗门兄弟公闭的传奇故事,告诉了我们如何开动脑筋让财富自己生长。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保罗·萨缪尔森
  • 这是本精彩之极的门传,它记叙了这样一个特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科学家发现了华尔街,而华尔街也发现了科学家。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弗兰科·莫迪里亚尼讲席教授 史蒂夫·罗斯
  • 从“至刚”的物理学家转向“至柔”的金融家的心路历程……我还没有见过其他哪本著述能如此完美地跨越这两种文化。
      ——《随机致富的傻瓜》作者 纳西姆·塔勒布

本帖隐藏的内容

中英文电子版: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56606-1-1.html


好书一起看:
分享帖子的‘标题+链接’+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书评】到QQ群或者微博,将截图(
含QQ群成员数字/微博粉丝数)回复在下面,会获赠论坛币: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3.所有奖励均可叠加,奖励不封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17 10:45:35
        华尔街从来不缺聪明人。但时代在变,老牌的做法已经落伍,宽客如今成为风头最劲的一群人。
  
  上世纪80年代,华尔街是沃伦巴菲特等价值投资者的天下,对冲基金则在上世纪90年代赢得无数眼球,如今,低调神秘的宽客则日渐浮出水面,步入台前。宽客来自Quant的音译,表示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数量金融师,正是他们创造了金融市场上复杂多变的金融交易模型。
  
  在所有的明星宽客中,没有人比伊曼纽尔·德曼(Emanuel Derman)经历更为传奇。伊曼纽尔·德曼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工程学系主任、《风险》杂志专栏作家、投资风险管理顾问。有谁知道,这位日后成为华尔街的数量金融大师移民自南非,来到美国希望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他前30年间的志向一直是以学术为业。伊曼纽尔早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还曾是爱因斯坦、薛定谔、李政道等物理学巨匠的门徒。
  
  随着孤寂学术生涯的展开,伊曼纽尔逐渐意识到自己不再可能成为第二个李政道,再三反思之后投身商业,无意之间刚好赶上华尔街风生水起的衍生品革命。那是一个科学家发现了华尔街,而华尔街也发现了科学家的时代,无数的科学家涌入华尔街,华尔街也意识到了数量金融分析师的意义。越来越多的投资银行和基金公司开始采用日益复杂的数量交易策略和衍生产品来产品建模并控制风险,无数的职位为理工科博士打开。
  
  时势造英雄,如鱼得水的伊曼纽尔先后加入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和所罗门兄弟公司,在金融产品创新领域取得极大建树。参与创作了业界广为采用的布莱克·德曼·托伊利率模型和德曼·卡尼局部波动率模型,于2000年当选国际金融工程师协会年度金融工程师,2002年入选《风险》杂志名人堂。在再度回到大学校园之后,伊曼纽尔写下了回忆录《宽客人生》,回顾自己从物理学家到金融宽客的人生轨迹。
  
  这本自传通俗而精彩,伊曼纽尔以大师眼界,却以个人经历平易下笔,从容游走于“至刚”的物理学者与“至柔”的金融家两种极端文化之间的曲折故事。伊曼纽尔的巨大个人跨越背后,其实也是金融衍生品革命浪潮的侧面投射,从伊曼纽尔·德曼身上,我们看到一个宽客时代的来临。伊曼纽尔认为宽客是金融知识、数学和计算机技术这三者之间的多面手,就像圣经中的超越物种限制的动物,一个混血的选手。
  
  “在物理学中,你是在和上帝玩游戏;在金融界,你是在和上帝的造物玩游戏。” 在物理与金融这个不同的世界中,伊曼纽尔始终都在反思金融模型是否能够再现现实这一命题。一个物理学模型如果能够计算出行星、粒子的轨道,那么它就是正确无误;但是金融模型则很难从观察中得出是否正确的判断——这不是因为物理学更,而是金融学更“难”。
  
  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太多错误,太多信息的市场,这本身暗示了社会科学的局限。另外一位知名宽客就曾在他编写的教科书中指出“我说见过的每一个金融学原理,经过论证都可以证明是错误的,问题在于错得有多少”。在书中,伊曼纽尔颇具哲学况味的思辨充盈智慧之美,他最终认为物理技术在金融领域几乎从来不生产出最为近似的真实结果,因为金融里面“真实的价值”本来充满吊诡,宽客只能努力做出有限的近似。
  
  在一个盲目崇拜理性的年代,人类把几乎一切财富和市场的稳定性都建筑于数学模型之上,忘记数字也会有崩塌的危险。代宽客伊曼纽尔的先见之明在一个浮躁的时代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人们吸取了伊曼纽尔的模型,却摒弃了他的忠告:当人们把模型当作偶像崇拜之时,灾难不远了。在最近的一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中,不少典型“宽客化”数量分析型基金依赖于电脑程序的计算,以往在市场波动中常常可以持收益,但这次却因为过分依赖模型反应过激而成为输家之一。他们能够计算得出历史与未来,却往往在修正今天的错误中陷入更大的错误。——宽客的天空之上,仍应有对神秘的敬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7 10:45:36
        这本书看了两遍,遍是粗读,然后把《赌金者》看完,再对本书部分内容细读。整个读书过程,我只想看到一个答案的求解,模型在现实中应该怎么用?因为在德曼的所罗门面试那段中提到了高盛以后怎样与长期资本基金垮台后对接。而《赌金者》的救助计划中数次提到巴菲特,把以前看到的巴菲特在所罗门事件和其他事件的描述串了起来。
   因为一直对模型的力量和模型的应用感兴趣,所以对模型设计者阐述模型如何设计,怎样应用(德曼在此叙述的非常卖力),对模型的迷信和赚钱力量(赌金者的操盘者有着很好的表现)究竟会有怎样的结局,到底模型有什么用处?德曼最后一章对模型的“思想实验”的表达非常到位。
   写毕业论文时,老师曾经一句话,你要是觉得这个题目容易,也可以自己做个模型给股票估估价。
   做项目上市可研报告时,突然对模型有了活生生的感觉。之后的策划、规划、投资、运营模式的设计,无不充斥着模型的应用。
   拿着投资学书,看着期权公式理论,再看着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所有的碎片连在一块,最后你才能自由。
   看完此书的确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一个能看到理论精美,模型精妙,能透视金融本质的眼光的大脑吐出的浅显的语言很值得玩味。  
   呵呵,相对而言《赌金者》能给你报道,发生了什么,很冷静的引用专家学者对事件的专业评价,但是他没法用切肤之痛来吐出模型的功过。所以,你只能限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很痛苦,他们很狂妄,你无法欣赏,你无法深刻领悟。而且两者的水准不一样,一个水果沙拉的比喻也是需要功力的。
   我觉得学习金融工程的人完全应该看这本书,可以做为你的入门书,看完此书,期权公式就不会面目可憎,而是美味无比的水果沙拉,哈哈,因为你知道了它的前生来世。结合教科书一起看。解决了为什么要学这些的疑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7 10:45:37
       德曼的这本回忆录我认认真真读了两遍,就“诚意”这点而言,配的上五星。多数物理学家和金融学家的回忆录都以记述自己的才能和奋斗为纲,展现的是“姿态”。而双栖天才德曼却另辟蹊径,展示的是“心态”。而他本人的心路历程正是本书的诚意和亮点所在。
  从少年恃才自傲的轻狂,到踏上物理界这座天才济济的独木桥时的迷茫,再到转行金融界时的些许自卑……整个心态的剖析过程完全不会给人留下回忆录那经常会有的扭捏作态感。
  最吸引我的是这本书中无处不在的细枝末节的描写。
  /关于李政道,书中记述,在学术上,他喜好咄咄逼人地为难他人,看到别人作词穷窘迫状时会感到一种征服感。这距离我们凡人心目中李政道的形象实为天地之远。但书中没有提到李、杨二人走向分崩离析的过程,可惜。不过,由于对自己才能的清醒认识,德曼慢慢放弃了追随李政道的念头,在这方面没有更深的材料也是无可厚非。
  /关于孩子的启蒙教育,德曼颇有心得。他建议,从小就要给孩子灌输一些超出他们理解范畴的语言,加入一些更抽象的概念,而不要总拘泥于具体的实在事物。不知这方法的可行度有多大,今后我倒是很愿意一试。
  /“在物理学中,你是在和上帝玩游戏;在金融界,你是在和上帝的造物玩游戏。”值得庆幸的是,更多的天才为了名誉还是愿意前赴后继地与上帝玩游戏,而不是为了身外之物与上帝的造物玩游戏。否则对于这个世界而言,是福是祸着实难以预料,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
  这本书既不是理论物理,也不是金融工程的启蒙读物。他展现的是一个比百年一遇的天才稍逊一筹的人才在物理界和金融界之间抉择的挣扎,即使这种痛苦有一丝调侃的意味。
  --------------------------------
  突然想到一句题外话,费希尔·布莱克自然看不到了,但不知德曼眼观近期金融衍生品的巨大混乱做何感想?宽客有时候就像一柄双刃剑,插到哪里,哪里见血。让中国企业和银行叫苦不迭的欧元CMS这类产品不就是这些天才设计出来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7 10:58:56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7 11:02:14
这个不错以前看过两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