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04-11-13 07:44:00
以下是引用minqinwang在2004-11-12 23:14:21的发言:

撇开模型讲讲理论推导。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货币市场的需求相应增加。如果单纯增加投机需求,则利率下降,收入不变。如果单单增加交易需求,则利率不变,收入增加。而现实中往往两者同时增加,所以,利率下降,收入增加。而收入增加的量比利率不变时要小,即所谓的“抵消”。

补充一刹春的话,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中,因是短期分析,一般假定单纯货币市场情况下交易需求稳定。这一点可以参见任何一本宏观经济学著作。所以,本身讨论因货币供给引发的交易需求变化毫无意义。货币供给增加只能导致利率下降,并因此导致的投机需求上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13 17:45:00

兄弟,LM是怎么来的?货币市场的均衡!你说LM右移,货币市场却“不均衡”。这不是开玩笑吧?

至于inflation云云,不是IS-LM所能分析的。在这个框架下,P不是变量,价格是刚性的。

LM是通过货币均衡来的,但是并不是每有政府货币政策实施,LM永远都能够满足。事实上他是一个波动的收敛到新均衡的过程。

inflation可以用IS-LM分析,只需要加入利率变量就可以了。非常简单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13 17:47:00
以下是引用张三李四在2004-11-12 13:35:57的发言: >

兄弟,LM是怎么来的?货币市场的均衡!你说LM右移,货币市场却“不均衡”。这不是开玩笑吧?

至于inflation云云,不是IS-LM所能分析的。在这个框架下,P不是变量,价格是刚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13 22:36:00
以下是引用张家瑞在2004-11-13 17:45:43的发言:

兄弟,LM是怎么来的?货币市场的均衡!你说LM右移,货币市场却“不均衡”。这不是开玩笑吧?

至于inflation云云,不是IS-LM所能分析的。在这个框架下,P不是变量,价格是刚性的。

LM是通过货币均衡来的,但是并不是每有政府货币政策实施,LM永远都能够满足。事实上他是一个波动的收敛到新均衡的过程。

inflation可以用IS-LM分析,只需要加入利率变量就可以了。非常简单的。

呵呵,这种说法倒也新鲜。“波动的收敛到新均衡的过程。”我水平低,读书少,没听说过IS-LM还分析“过程”,只知道比较静态分析,这么高明的学问倒要麻烦老兄介绍介绍。

我见过的任何一本宏观教科书,都告诉我在信用货币时期,货币市场永远是出清的,既无所谓“过剩“,也无所谓“短缺”。不知道货币“过剩”是怎么回事?掘个坑把钱埋起来吗?

至于往IS-LM里面加“利率”变量,倒不劳老兄多事,本来就有的。我只疑惑一件事,要分析“inflation”,你让不让价格调整?如果不让,怎么分析?如果让,那似乎不叫“IS-LM"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16 13:05:00

那照这样分析,政府随便发行多少货币,总可以得到充分出清,那一个国家不停发行货币到国外赚钱就可以了嘛。还发展经济,拉动内需干什么?你说的那个坑就相当于银行罢了。难道这部需要过程吗?IS-LM虽然本身没有反映过程,而是一种均衡的结果,但是你自己不会分析啊?读书不要这么死板。

IS-LM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也并不是看看那张均衡的图就能够看出来的,你不要想得太简单了。经济学中宏观模型相通的,并不能说只能够用一种静态模型来分析所有变动。老兄看来是太静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16 13:36:00

张家瑞兄很诚恳,看来是我不太严肃了,先道个歉,呵呵。

“货币市场必然出清”,这指的是政府发行的每一张货币都必然被微观主体持有。还有一层含义是,相对于价格的粘性而言,利率是迅速充分调整的。这基本上符合现代西方国家金融市场发达的事实,政府的任何货币政策,都必然会在流动性价格上得到迅速反映。

至于“一个国家不停发行货币”云云,在短期,只要尚未处于“流动性陷阱”,确实是可以增加产出的。但在价格可以调整的“长期”,如果总供给能力未增加,货币政策的唯一后果就是通胀。而IS-LM是一个短期分析框架。

老兄说我读书死板,那是夸我。我的看法,在学习阶段,那种毫无依据的“发挥”,还是不要有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17 13:47:00

个人觉得方老师说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当r下降时候,货币的投机需求上升,从而用于交易的货币量减少,现有的货币数量不能满足交易的顺利进行,从而导致国民收入下降.所以个人觉得方老师说的是对的,而以上各位未免把问题复杂化了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17 14:25:00

问题就在于,货币的交易需求没有减少(同之前的均衡比),Y是增加的,L1(Y)也是增加的.

我们反对的是顶楼的转述.至于方老师是如何说的,我们没有直接听到.如果如同FENGYAN朋友的解释,我不持异议.但要说清楚和谁比减少了.

同时我也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解释方法,极易引起误会.顶楼朋友在理解上的问题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11 13:29:00

西方那些垃圾经济学家的理论有很多都是不健全的,我也同意楼主的观点,分明是y决定L1,这样推就成了L1 决定yl ,真搞不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2-22 11:40:00
我想我理解方老师的意思,增加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右移的距离很大,但政策效果却没那么大,为什么?因为lm右移时,我们假设r不变, 所以整条曲线右移.那也意味着增加的货币供给都用于l1上了,所以y增加很大.但r不会不变,r要下降.也就是说增加的货币供给不能都用于l1的增加,有一部分用于l2的增加了.也就是方老师说的,l1减少,因此y有一个减少的部分,并没有达到△m/k那么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2-22 12:17:00

这个问题的讨论应该有个前提吧

某个变量是否不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2-22 13:19:00

这其实是个很考验教员的基础性问题,对于从初学者尤其重要,因此虽然前面fengyan和闲人两位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还是来个狗尾续貂,说上两句。

IS-LM模型的关键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这是问题的关键。换句话说,第一,是两个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二,是比较静态分析。

fengyan一上来两句话就说得清清楚楚,闲人也一开始就提到“局部均衡”。两位一向要言不烦,不讲废话,在BBS上水车轰鸣的年代,实在难得。

一楼转述的方老师的观点,不知道方老师是不是真是这么说的。无论如何,那是不对的。因其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货币供应量变动引起的LM曲线的变化,和点沿LM曲线的变化混淆了。

不信请看这一句:“M增加,r降低,L2增加,则L1减少,由于L1与Y成正比,故而Y减少。”如果抽调最前面的3个字“M增加”,剩下的部分正好与对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解释一样!

可见,曲线的移动和点的移动、水平的变化和量的变化,像这种初级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的内容,实在不可以小觑。

根据个人几年来使用电脑的经验,Windows系统80%以上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重启轻易搞掂;根据个人几年来灌水的经验,BBS上恐怕也有不少于80%的问题可以通过区分清楚上述简单的问题来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6 15:54:00

货币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关系决定利率。就短期而言,当我们说货币供给增加,也同时假定货币需求不变,因此,利率必定下降,从而L2增加,于是L1减小,又表现为Y减小。而在产品市场,由于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从而Y增加。于是又促进L1的增大,于是总货币需求增大,从而推动利率上升...,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逐渐达到新的均衡。这里不考虑流动偏好陷阱的极端情况。

一开始“当我们说货币供给增加,也同时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这个假定就导致后面的推论,“利率必定下降,从而L2增加,于是L1减小,又表现为Y减小”,所以出问题的地方总是开始的假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6 16:02:1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8 14:08:00
我只听说过,IS的移动,带来r的升高,结果是压缩民间投资,有一部分y被抵销,也就是,crowding out 效果,这位老师自己发展一下。我从来没看到哪本书上提到LM右移的结果,可能看的不够。
从图上看,似乎这位老师讲的很有道理。和利率不变相比,一部分y被抵销。
我也试图解释一下用四像限的图来解释。LM向右移,首先LM为什么右移,也就是money supply增加,因为IS_LM是静态均衡,暂且认为,L1+L2 和money supply相当。如果随着利率的降低,财市场不变,也就是IS不移那么似乎没错,但是我随着L2的增大为什么得到L1减小这个结论?因为L1+L2是增大的。请问一下各位大侠为什么L1减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1 23:15:00

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里假定货币需求稳定是个笑话。这根本就是古典模型(如剑桥方程)和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特点。师太的解释是最完美的,名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货币市场的重新调整,直至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实际货币需求,重新归于均衡。而这调整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动因素就是利率,一是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这是直接作用,二是投资的利率弹性,投资再影响产出,进而影响实际货币需求。

所以根本不存在L2增加,L1减少的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8 20:07:00
1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