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案例库
1696 0
2014-09-19
胡苏· 奥茨根(Husnu Ozyegin)忘不了第一次来到北京时的情景。那是1986 年,奥茨根住在刚开业的喜来登酒店六楼。由于时差他早晨五点半就醒来,却在窗户外看到成千上万的人们骑着自行车去上班。“我惊呆了,以为楼下在举行自行车比赛,”奥茨根瞪大眼睛,“没想到现在在北京,车贴着车谁也动弹不得,还不如当年的自行车快。”
那一年,他还到了深圳,参观了一家生产自行车的工厂。在奥茨根看来,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座渔村会成为人口超过1,000 万、GDP 总量超过葡萄牙的大都市:“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中国这些年的变化。”
正是来中国同一年,他做出了辞职创业的决定。中国发生巨变的三十年,也是奥茨根的庞大财富王国逐步成形的时段。
1944 年,胡苏· 奥茨根出生在土耳其伊兹密尔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名医生,母亲曾赴美留学。他从10 岁起就在一所精英学校罗伯特学院就读,23 岁时,他怀揣1,000 美元赴美留学,在俄勒冈州立大学主修土木工程管理。因为没有奖学金,大学的寒暑假他不得不四处打工赚取学费。
他坦承当年自己分数奇差,GPA 只有2.17,因为担任学生会主席的经历,他得以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他一直感兴趣的商科。
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后,他回到土耳其,进入高中好友Mehmet EminKaramehmet 的银行工作。年仅29 岁,他成为了Pamuk 银行董事会成员,1984年,他担任YapiKredi 银行董事总经理,并在两年内使这家陷入亏损的银行开始盈利。
在为他的同学工作13 年之后,1986 年,42 岁的奥茨根问他的老板,能不能获得其中一家银行的控制权。他被拒绝了,理由是:如果我给了你,也得给其他人。
奥茨根考虑了两周,决定自己创立一家新的银行。作出这个决定的背景是土耳其多年来曾一直是政府对银行业实施高度保护的典型国家,大银行集团占据垄断地位。然而80 年代开始,随着国家经济、政治逐步走向开放,土耳其相对封闭的银行业也开始了其对外开放进程,奥茨根嗅到了其中蕴含的机会。
在哈佛商学院,奥茨根建立了对商业规则的浅显认识,但在真实的商业世界,做一个决定并不简单。当时奥茨根已有两套房和100 万美元,为了新公司他卖掉房产,带着家人租房,筹得800万美元成立了Finans 银行和菲巴集团。
在土耳其从一个封闭的经济体成长为消费强劲的现代化国家之时,这位土耳其金融行业的缔造者之一也小心运用自己的资本开疆拓土。在头七年,他只开设了四家支行,主要服务于公司客户。其中一家分行甚至开在一家小型办公楼的七层,为了节约租金,他甚至没有选择临街商铺。直到现在,这仍是奥茨根的最重要的经营法则之一:小步试水、迅速了解市场、快速调整策略。
在奥茨根看来,欧美外资银行进入土耳其市场后颇为保守,这为刚创立的Finans 银行留下了市场空隙。20 年后,Finans 银行开设了200 家支行,遍布欧洲九个国家。
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他一直激励自己:“你必须全身心投入,不能坐在那里等着生意上门,你永远要不停奔跑。你创业了,你就一定要成功。你要坚持。你不能承担失败。”从工作到现在,奥茨根仍保持着同样的工作作息:周一到周六工作12 个小时,从早晨八点工作到晚上八点,周日工作半天。
2006 年,奥茨根做出了一个至今他仍认为最正确也让他感到兴奋的决定 :以27 亿美元售价出让Finans 银行46% 股份给希腊国家银行。此次交易让他一举成为土耳其首富,超过了30 年前曾雇佣他的老同学。
奥茨根解释八年前选择出售银行的原因是,银行不仅是赚钱的工具也意味着巨大的责任,他不愿把所有的家当压在一门生意上,所以出售了它。2008 年,他以70 亿美元的价格再次出售了剩余9%的股份。金融危机期间,土耳其金融体系遭受重大冲击,奥茨根却早已全身而退。
此后,菲巴集团进入了多元化经营的高速发展期,现在,他旗下让人眼花缭乱的上百家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零售、金融、房地产、旅游、新能源等多种业务,在2007 年,菲巴集团进入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并选择在二线城市沈阳开发它在中国的首个项目。
我们坐在奥茨根开发的星摩尔购物广场里,商场里开始播放欢快而充满节奏感的音乐,他倾斜身体,简单地解释自己带领菲巴集团迈向国际化和多元化经营的秘密只有两字“倾听”:经营者凡事无法也不能亲力亲为,这时候就需要耐心地从管理层获得尽可能全面的信息和观点,因为他们才是最接近市场的人。

管理则是一家公司走向成功的关键。这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认为经营者必须专注于日常管理,好的管理者要学会赋予下属机会和责任,然后在一旁观察他们如何开展工作。“你必须更多地聆听、观察,而不是去指手画脚。如果你一刻不停地指导他们,那你为什么要雇用他们?”

这名温和的管理者,在内心羡慕着美国人的强势。他阅读杰克· 韦尔奇的传记时发现通用公司会每年把公司垫底的10% 的雇员辞退,奥茨根尽管在美国接受教育,但土耳其重视人情的传统让他无法做出这样强硬的决定。

另一方面,他认为辞退员工并无多大意义,重点是寻找人才。年轻时不到29 岁成为了董事会成员的经历,让这名超级富豪多年来乐意给年轻人机会。“相比一个有着50 年经验的老银行家,我更喜欢一个30 岁左右,有着七到十年经验的年轻人。当我找到一个好的管理人才时我几乎不需要做什么,都是他们在管理运营,我没任何可担心的。就像经营一支足球队,你负责找一个好的教练,让他去搜罗球员。”

多元化经营并不容易,过去五年,是这名商界老将自认为改变最多的时期。他回忆在十年前他面对进入一个新兴产业或市场时会毫不犹豫,因此犯下了很多错误。他曾经和合作伙伴联手投资船运这一自己毫不了解、高度依赖经济周期和市场需求的行业,结果他刚出手就遇上了金融危机,那些船只迅速贬值,宝贵的现金成为了闲置的设备。

最近的烦恼来源则是他旗下的欧洲信贷银行。这家银行在俄罗斯的稳步发展曾经让他颇为自得,但今年乌克兰爆发的政治危机也严重影响到了奥茨根在俄银行的业务。他表情凝重,感到很生气却也无能为力:“我只能集中精力去掌控我所能掌控的事,”他的人生哲学是忘记烦恼,往前看,“任何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我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但可以怀抱最高的热情投入下一秒的工作。”

现在,壮志凌云的奥茨根感兴趣的是新兴产业。谈到这点,他很兴奋:“要知道,工商业也像人一样增长、衰退、死亡周期。看看现在的全球500 强企业,有几家是50 年前就存在的?我喜欢面向未来的产业。”目前菲巴集团正与中国的太阳能技术企业合作,在土耳其开发太阳能电厂,最近他还购买了一个连锁医疗机构,这也是集团第一次涉足医疗。

他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如何在自己逐渐放手后,庞大的产业仍旧能一如既往地运营。这似乎不是难事:他的儿女都已进入菲巴集团工作,儿子毕业于哈佛商学院,目前掌管集团所有非金融产业的子公司,女儿先后毕业于杜克大学和斯坦福商学院,现在主管在伊斯坦布尔的瑞士酒店和零售业。“他们都是好孩子”,他很自豪地说起他的儿女和他在一间20 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一起办公,这意味着他们每天有大量时间共处,而奥茨根很享受和儿女一起工作的时光,“我们有很多时间在一起,我们都从彼此那里学习。我不刻意教他们任何东西,他们有什么好主意时我们一起讨论。”

工作之外,这名70 岁的老人也尽情享受生活。谈到自己的爱好,他滔滔不绝:喜欢看足球、美职篮,热爱滑雪、网球;休假时会带着妻子、儿女、五个孙子一起在地中海航海,平时喜欢阅读人物传记。回忆生命中幸福的时刻,他掩饰不住嘴角的笑意:创建银行的时刻、孩子大学毕业的时刻、被母校哈佛大学授予校友成就奖的时候……

在富豪榜上的名次起起落落,奥茨根不以为意,最让他津津乐道的是九年前他所创办的大学。这所大学有4000 名在校学生,开设有工程、法律和心理学等专业,还成立了土耳其第一所飞行员学校。离开中国后,他即将带领60 名优等生赴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旅行,说到这里,他忍不住哈哈大笑:“我是个疯子!有几个人会亲自带着毕业生去旅行啊,但我很享受这一切。”

“没有什么比改变他人的生活更让我欣慰。”奥茨根认为财富的意义是帮助别人,不过他在全球赚钱,慈善对象却仅限于土耳其,“事业起起落落,大学永远不会衰落。”

2014.9.1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