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上呈現的究竟是一個人的真實人格?還是某種自己想要塑造的個人形象?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觀察。雖然臉書的原始設計精神是採用實名制,但其實還是有人會申請多個帳號。一個人如果真正想要偽裝自己,實際生活裡會偽裝,虛擬網路上一樣可以偽裝。從臉書去觀察一個男人並不保證一定就是他的真面目,但或許可作為其中一種參考值。交往前要如何觀察「來自臉書的你」?我通常會從以下五個面向著手。
一、 自我揭露程度與交友的誠意:
我很注重朋友間的互信真誠,所以很厭惡主動來加好友時,沒有傳訊先打聲招呼就算了,塗鴉牆還設為不公開,個人資料不清不楚,甚至連個大頭貼圖像都沒有。這種完全不先自我揭露就來加好友的蒙面怪客,根本感受不到交友的誠意,甚至令人懷疑別有企圖。妳不妨仔細想想一些奇怪的假帳號,個人資料都很少,塗鴉牆上很少自己的發文都是轉貼連結。
一般而言自我揭露的程度越高,信賴感也較高。至於某些怪老外大頭貼特別愛放軍裝照,總是傳訊說「第一眼就愛上妳了」的這種亂槍打鳥騙子神經病,大家都辨識得出來就不在本文多做討論了。。。。
欲看全文,请进此网页。
http://tw.gigacircle.com/2319307-1?r=6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