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多少可乐到达利益最大化?
既然可以共存赚钱,那如何确定最优产量以使自己达到利益最大化呢?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乐价格越贵,购买量就会越少。因此可以简单地认为价格 p 和可乐总需求 q 呈反比关系(用 p = a - b×q 表示)。为方便起见,我们设市场上只有可口可乐(产量 q 1 )和百事可乐(产量 q 2 )两家可乐公司,且他们的产量之和等于消费者对可乐的需求,也就是 q = q 1 + q 2 。假设对于两家公司每罐可乐的成本一样,均为 c,那对于可口可乐来说,其盈利为

对 q 1 求导并令其等于 0 即可得到使得可口可乐盈利最大时的产量 q 1 ^= (a - c) / 2b - q2 / 2。同理能算出百事可乐的最佳产量 q 2 ^ = (a - c) / 2b - q 1 / 2。
我们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横坐标为 q 1 ,纵坐标 q 2 ,然后把两个商家的最优产量随另一个商家产量的变化关系画在一起,得到下面的图。图中标出 Q 1 、 Q 2 分别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最优产量曲线。在 Q 1 上,对给定的 q 2 ,可以把 Q 1 上的点的横坐标即为可口可乐的最优产量 q 1 ^,而 Q 2 表示给定一个 q 1 ,其对应 Q 2 上的点的纵坐标则是百事可乐的最优产量 q 2 ^。

那两家公司的产量策略会对应于图上的哪一点呢?那就是两条最佳策略线的交点 N,因为这里表示双方同时达到最佳策略。假设一开始两家的策略对应于图上任意一点,比如 A,如果可口可乐最先意识到将策略按最佳策略线 Q 1 调整时自己获利最大,它就会立刻改变产量,策略从点 A 移动到 B,这时,百事可乐自然知道需要把策略移到自己的最佳策略线 Q2 上,因此策略从 B 移到 C。为了让策略回到 Q 1 上,可口可乐选择降低自己的产量,策略又从 C 移动到 D。从图上可以看见,由于双方都希望策略位于自己的最佳策略线,最后的结果是策略趋向于 Q 1 和 Q 2 的交点 N。
而图中的 M 1 表示可口可乐垄断市场,百事可乐一点都不生产。根据经济学的一点知识,完全垄断是所有市场形式中利润最高的。类似的, M 2 表示百事可乐完全垄断。那么, M1 和 M 2 的中点 M 表示是什么呢?这就好比把可口可乐和百事合并成一个公司,实施垄断经营,然后把利润平分。这样每个公司得到的利润是最大的,高于 N 点。然而,要说服大家离开N而合作到达 M 是很困难的。一方面,如果一家不讲信用,就可以通过设置自己的产量获得更大的利润,而对手则蒙受损失。另外,两家保持垄断会吸引新的厂商进入市场,从而导致垄断破裂。
然而,脱离 N 点也并非不可能,至少百事和可口可乐就做到了。一方面,两家公司其实一直在重复这个博弈,这使得脱离纳什均衡选择收益更大的策略更有可能。如果一方违反默契,可能造成对方的报复,进而损失更多的利益。另外,可乐生产尽管不是什么高科技,但大家早就对这两家公司有了品牌认同感,新的公司想要抢占市场还是很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