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保险精算与风险管理 CAA、SOA精算师等考证版
3797 1
2014-09-26
教材page479-483,例13-2和13-3
问题一:
在例13-3中,持有要求资本的成本为负47.38,则扣除持有要求资本成本后的有效业务价值应该=125.53—(—47.38)=172.78
问题二:
在教材的第二种计算方法,即用可分配收益来计算时,表13-5的公式也写反了:可分配收益应该=税后收入—税后要求资本的投资收益+要求资本的提转差,而扣除持有要求资本的成本后的有效业务价值应该=各年可分配收益现值之和+评估日的要求资本,也把符号写反了

以上两个问题按我理解后算出来的结果是一致的,扣除持有要求资本成本后的有效业务价值为172.78

第二个问题,用可分配收益来计算,可以简单的用教材中第一种计算方法的公式来推导,就会发现把其中几项的符号写反了。从实际意义理解,要求资本的投资收益本就是股东应得的,不应作为可分配收益(这是算VIF时的概念,股东未来应得的收益),故应该要从税后收入中扣除,而不是加到税后收入上去,而且税后收入本身就已经包含了投资收入,自然也包括要求资本对应的资产的投资收入,如果相加,显然是重复计算且从实际意义上也无法理解

希望能探讨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26 19:40:28
自己弄明白了,书上的计算没有错,但是480页的关于持有要求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的符号正好反了
持有要求资本的成本应该=评估日的要求资本-未来各年要求资本的投资税后净收益的现值之和+未来各年要求资本的提转差的现值之和
表13-5是正确的,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只是计算时的持有要求资本成本已经带上了负号了,这点引起了误解

对于通过可分配收益来计算VIF,未来利润现值还再加上要求资本的收益,这一点是这么理解的:要求资本的税后投资收益是股东投入资本的自然孳息,应归属于他,而未来各期可分配收益是因所有者投入了要求资本故而有权从有效业务中分享未来利润,也应归属于他
回到内含价值的最终出发点,它是用来评估股东价值的概念,而持有要求资本成本这个概念是用以反映股东投入要求资本的机会成本,这一机会成本是用实现的投资收益率与贴现率之间的差异来衡量的,持有要求资本的成本要减掉其对应资产的投资收益,是因为投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机会成本,简单在excel中搭建一下,就可以知,如果收益率和贴现率相同, 持有要求资本的成本应该为零,通常情况是投资收益率更小,故而产生此成本,考虑投资收益率为0的特殊情况,有助于理解这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