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一到秋天,稻谷成熟,田野上翻滚着金色的波浪,真有“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的丰收景象。20年前红火时,村里还有五百多人,共有杨、吴、项、陈四大家族,可以说是聚族而居。九十年代初,农民负担最沉重的时候,村庄开始衰落,许多农民抛荒弃田离家出走,2005年政府取消了农业税,但搬走的人不再回来了。如今仅剩下二百来人,平时村里年轻人和中年人打工一走之后,村里就更冷清了。只留下一些老头子、老婆婆看守家园,田地自然没人种了,长满了半人高的蓑草,一片荒芜的情景。
按说我的故乡是美的,如今却变成了这个破败的样子,真让人感慨万千。我不忍心让大家看到我美丽而又悲哀的故乡,过去我都是歌颂和赞美我的故乡的,是的,谁不爱自己的故乡呢?我从来没有一次大面积撕裂我故乡的丑陋给别人看。如今我不得不这样作。故乡,请原谅您的不肖子孙吧!
数典忘祖的乡村往年春节,村里异常热闹,舞龙灯的,划旱船的,到处都是鞭炮声。但今年却异常冷清,村里人走了一半,部分人打工赚了钱,都在镇上买了房,过年就不回来了,门口挂的是一把生锈的大锁。看来,城镇化在飞速地改变着乡村!
在家的农民也懒散了,新年也不祭祖,元宵也不搞舞龙灯、划旱船等传统文化娱乐活动,他们只知道打牌赌博,如今的乡村全变味了。在亲戚家吃饭的时候,人们谈论的是钱:“我今年在建筑队当架模工,一年硬挣了4万。”那个说:“我干钢筋工,一年也挣下3万。” 另外一个人更牛逼:“我在铁路上打工,一年捞了个8万。”显出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乡村弥漫着铜臭睐。叫我这个靠写字挣钱的人坐立不安,我一年辛辛苦苦拼命写稿还不如他们,我只好无言。亲戚家喝的是好酒,吃的是好烟。生活是改善了,但我却感觉乡村丢失了很多珍贵的东西。
村里的环境依旧很糟,现代化的日常用品废弃物在污染着乡村。到处是洗发精空瓶、花花绿绿的包装纸盒、扔掉的手提袋,更多的是废弃塑料袋,一刮风随风飘扬,形成一道蔚然景观。这是一个文明素质的欠缺。这样的农民富了又有什么意思?只会成为胡吃海喝的行尸走肉,没有思想,没有理想追求,只会更多地挥霍财富,污染环境!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包产到户,一包就灵。”农业不用管,让它自己去发展。政府不管农民,让他们自己去折腾。事实证明是不行的。所谓村民自治,就是无人治,农业不用管,让它自己去发展。国家基本上没有履行多少责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的发展十分小,还停留在八十年代初分田的那几年,相反农村的问题却越来越多。池塘崩溃了,河堰垮塌了,渠道堵塞了,农田荒芜了,村民都流失了。小偷小摸反倒猖獗。世道人心也变了。
就拿这春节来说,人情礼金越来越重,在这个谁富谁光荣的年代,人们打肿脸充胖子,比着花钱,比着铺张浪费,未富先奢,浮华的农村背后掩盖着传统道德伦理的沦陷和崩解,掩盖着难以理清的乱象。
被人情债负重的春节龙年春节,因为送礼,我被累得喘不过气来。
农民送礼的名堂很多很讲究,以娶媳妇为例,就可见一斑。自媳妇讲定后,第一步就是新媳妇到家里来 “瞧家”,瞧你家里殷实不殷实;这是第一关,吃了喝了之后,过去送上几套好衣料,如今“干折”捧上五千元“见面礼”。之后是“订婚礼”,女方上门同意后, 约个日子把亲事定下来;然后,便是“请媒”,把媒人请到家里来,把所有的亲戚都请来吃一餐,预示第二年成亲,给亲戚“打个锣”。这时男方要当着众亲的面,把猪膀羊腿等食物弄一大挑送到女方家去,当然还少不得“压挑钱”,这是一大礼,要办周到的,一般都在一万元以上。之后是去女方家拿“年龄八字”,好择吉日,吉日定好后便是送上礼物叫“送日子”,也即换帖。女方便开始打嫁妆。家具成功后,要送“喜礼”,工钱自然男方出。虽然有不少青年人自由恋爱,但依旧得过这一关,男方若给少了,世人都笑你小气;女方若是不张大嘴要,便笑你的女儿不值钱,被村人看贬;再后,是张罗成亲,这是一个大喜的日子,也是令人头痛的一天。新媳妇出嫁前,丈母娘野着心儿盘算人,张开大嘴要钱,说多少给多少,要一千给一千,要一万给一万,容不得你讨价还价,没钱就借。不然,女方不松人,叫你娶亲娶个“冷场”,好不容易闯过这一关,本该松一口气,可也轻松不了,三天后要送“回门礼”。住往媳妇娶回来,男方已累得趴下,扯一屁股债。
乡下人都被这些礼节折腾得叫苦不迭,但人们又不得不跟着学,谁花得多谁光荣,谁花得少谁被人耻笑,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人们又都比着干,比着花。是少数有钱人把礼金抬高了,把没钱人给拖苦了。
艰苦朴素,移风易俗,如今谁讲这个?如果不有效控制,刚刚富裕的农民会被这疯狂的人情礼仪压垮,再度陷入新的贫穷。
农村文化越来越成荒漠化回想起七、八十年代,那时,村里的团支书,每到农闲季节,常常组织各种各样的乡土文化活动:跑旱船、踩高跷、耍狮子、打乒乓球、赛篮球……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许多农民都不热衷了,都热衷于赌博;头人也不愿当头人,灯酒也没人待,都沉醉于“码长城”去了。有的人赌博一输就是几百甚至上千, 我们只要到农村走一走,就知道当下的农村文化现状,“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许多农民文化 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农村文化的单调、乏味。除此之外,农村有什么文化呢?有的就是村庄死了人,请一帮乐队班子,而且这些唢呐班子都会有几个嫂子,年龄一般都在30岁以上,到晚上的时候,只要东家多给钱,就会浓妆艳抹,登台唱一些黄色小曲,说一些低俗笑话,然后和一个搭配的男人打情骂俏。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性爱”为主题。有些时候,还会玩脱衣舞游戏。
再就是赌博,说到赌博,就不得不提抓赌问题。许多镇上的派出所,把抓赌当成了一种创收方式。无论是赌多大的(就连五角、一元、两元金额的掷骰子也抓,)参与赌的还是在旁边围观的,统统抓进去,然后通知家里拿钱赎人,这么多年来一直是这样。
一次回家乡采访,正碰上乡里派出所“抓赌”,民警在挨个审问“赌民”为什么要赌?“赌民”的回答如出一辙:“没……没啥事干,闲得慌”。但如今没有谁抓赌,敞开了,赌博也就更加无节制,几乎全民豪赌,消蚀国人的意志。
农村文化是个问题.
治安环境越来越糟的乡村
今年春节回老家,看到了我的二大娘,她是一位孤寡而寂寞的老人,仅蜗居一间瓦屋,但很知足。她说:我不养猪,不喂鸡,只要满足我一日三餐就可。言外之意就是我惹不起躲得起啊。
由于许多农村地处偏僻,农户居住分散,若干家庭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又大多是老人和小孩,看家护院的能力十分脆弱。一些不劳而获的人不愿卖力气挣钱、不靠劳动致富,却走上了偷盗的不法之途。 如今农村的小偷小摸己演化到大偷大摸的地步,甚至是明火执仗地公然抢劫,确实是令人堪忧,农民的财产都没有安全保障。三年前我回家过春节,竟然己停电一星期,一问村里电工,说是三台变压器一晚上叫小偷偷跑了,敢偷变压器的的人,决不仅是一两个小偷,肯定是一个犯罪团伙,居然一直没有破案。我的一个堂兄杨玉生搬进城关开货车,老家的房子空着,大门紧锁,小偷居然翻墙进去在里面住了起来,成了居点,昼伏夜行。有几次,村人看到厨房里冒烟,以为堂兄回了,也没去多问。原来小偷竟在里面做饭吃。直到有一次堂兄回家,发现院子里全是屎尿,家里东西翻得一塌糊涂,才知是小偷光顾。
去年冬天,六组的吴得荣听见有人剥门栓的声音,披衣起来,打开门,吼了一声:“你们半夜三更搞么事?好大胆。” 没想到三个强盗反而在他头上敲了一捧子,将他打昏,进屋公然翻箱倒柜拿走了他3000元现金。四组的项胜堂养了50多只“九斤黄” 鸡,有一晚上,一群小偷竟然开着带厢式小货车停在门口不远处,拿了一把锁从外面将门反锁了,开始抓鸡笼里的鸡,把脚捆了,几只系成一串,往车上丢。听见鸡惊叫,项胜堂知道小偷在偷鸡,但门被反锁,只能在屋里喊叫:“抓小偷,抓小偷。”等有人听见跑出来,一帮小偷己不慌不忙地装好了鸡,将车开走了。更叫人气愤的是盗窃团伙进入农村作案时大摇大摆,有一个家庭只有一个老人,一群小偷没有偷到值钱的东西,不甘就此罢休,竟将大门闩了,把老人捆起来“审问”:“ 钱放在哪里?”只到老 人将2000块钱说出来,他们才肯罢休,拿了钱扬长而去。可见盗窃分子猖獗到何等程度。
目前农村普遍反映盗窃比较猖獗,曾经到一个村子里面调查,老支书说,我们这里荒山比较多,以前家家户户都养羊,但是最近都把羊卖掉了,因为偷羊的太多。一个老汉去放羊,忽然路边来一辆三轮车,下来几个人,走近老汉,说大爷到什么地方怎么走啊?还没等老汉反应过来,人家就把老汉摁在地上,然后抓起五只羊,扔到三轮车上就跑了!还有就是村里有拖拉机的,有牛的,经常的就莫名其妙的不见了,被盗走了。即便是报案最终大都是一无所获。
这与村人外出,村里人少,村子空虚,和人情淡漠、互不来往有关。更主要的是公安机关打击力度不强有关。公安派出所可以晚上派出警车进乡村巡逻,和鼓励村民积极报案,村委会也可以组织在家人员进行夜间巡逻,保民平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作为一项大事来抓。
我认为,警力不足的矛盾决不是主要矛盾,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弱化,才是病根所在。如今,村干部只管自己发家致富,村里的事情基本上不管。 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乡村治安难题,所以农村改革任重道远。
不再讲礼仪廉耻的乡村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尤其是农村一直作为传统美德被乡民们所恪守。但改革开放的大潮把一切都荡涤了,是市场经济使农村的道德观念撕裂了。
春节回乡,听村民议论,“谁谁的姑娘在东莞做那个事,发了,在镇上买了房。啧啧!” “谁谁在公司当主管,跟自己在家的老婆离了,老婆给她守着一个家,遭孽!” “某某在家里偷人,不偷人怎的?男人一走一年不管她,日子难过。” 听得叫人一惊一炸的,这是我们村发生的事么?我有点不敢相信。
偷人养汉,过去在乡下也是丑事,现在已是公开的了,乡村混混到处晃,钻留守妇女的窗子,拔单身女人的门子,闹出很多鸡零狗盗的事。许多留守妇女暗地里当起了“乡村小姐.
村里也有人能理解地说:“留守妇女出轨,太正常不过了。但是不能怨他们,形势所迫、生活所迫。”
离婚嫁人在乡村也是丑事,现在也习以为常,农村出现道德伦理危机令人担忧。 我感叹农村世风日下,道理崩溃,礼仪廉耻瓦解,原本淳朴的民风,干净的乡村,正在以这种不寻常的方式,严重撕裂着道德观念原本极为保守的乡土社会。
这里有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笑话,周边有一个叫水牛凼的村令乡计生干部说不出的头痛,明明男人都结了扎,村里的女人还照样超生,结果一问,是村里的一个光棍作的祸,最后把这光棍也弄去骟了,村里的女人才不生了。
我们村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光棍陈安义,好吃懒做,是村里许多年轻媳妇的长辈,他每晚上,他跑东家串西家,一晚上要敲十八家的门。象个幽灵一样,看见没旁人,就在人家媳妇身上摸一把,如招骂,他又跑另一家,如对他友好一点,他就得寸进尺,提出非分的要求。在另一家他同年轻媳妇讲笑话,讲一些下流的荤故事,讲着讲着就动手动脚,村里大多数男人不在家,他就趁机会把人家女人抱上床,过后给个三十、二十元钱,他睡了村里女人十几个。后来,村里人极其厌恶他,一到天黑就把门关了,他有时候剥开别人的门,成了村人都提防的无赖恶棍。
唉!这个社会疯狂了,变态了。
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的农村
如今农户的生活也在逐渐“现代化”,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户在生活中普遍使用洗衣粉、肥皂、洗发水、洗洁精等无机化工产品,由此产生大量难以分解的生活污水,成为农村污染的一个重要源泉。由于村庄内没有健全、科学的排污管道,农户就只有随意地将不易分解的污水排放到房前屋后的各种沟渠、池塘之中。结果是一走出农户整洁的房舍,就常碰到淙淙流淌、臭气熏人的污水。
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公社每年搞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大检查. 现在谁管呢?都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由于乱砍乱伐树木,许多地方的森林覆盖率降低,由于山上砍光了,蓄不住水,河溪都干涸了;若是下暴雨,藏不住水,又容易造成山洪暴发,引起大量水土流失,河床淤塞,生态严重失去平衡。所以近些年要么是水患,要么是旱灾。除了2008年冰冻灾害之后,老家近三年没有下过一场大雪,去年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干旱了一年。我的家乡“大别山”以前是森林茂密、遮天蔽日而著称,如今基本上看不到森林了,也找不到一棵大树了。
由于农民对化肥农药的过度依赖,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工业的污染是一条线的污染,农业的污染是成片成片的污染。走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真不知道还有多少土地是干净的!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