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人 二区
›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转帖]地震震惊世界 中国感动世界
楼主
lsl120345
2454
4
收藏
2008-06-02
&nbsp;温家宝总理在小黑板上用粉笔写了四个字:国难兴邦。是的,家贫出孝子,国难出忠良。震惊世界是必然的,感动世界是意外的,因为震惊是人性的本能,感动则并非本能。我们不希望利用我们的伤痛为代价去感动谁谁谁——张传瑞<br/> <br/> 媒体评价<br/><br/> 美联社的近日发表评论称,从全世界对四川地震的报道中,美联社真实地感到中国共产党的开放和坦诚。<br/><br/> 路透社报道说,中国共产党有1.75万名官员和220万名党员在第一线,他们“在危险面前毫不退缩”。中国7000多万党员缴纳“特殊党费”超过17亿元。<br/><br/> 英国《观察家报》说,“中国对此次地震的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反应正在改变全世界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nbsp;<br/><br/> 英国《每日电讯报》赞扬说,“世界正在更多地接受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在中国越来越成功”。<br/><br/> 美国《时代》周刊5月22日刊发的文章讲述了中国汶川大地震后人们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文章说,从灾区传出的可怕图像让中国人的心情跌入深渊。千百万中国人排起长队,捐出钱、食品和衣物。数万人请假离开他们的家人,冲到灾区帮助他们的同胞。文章认为,这种井喷式的支援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国人的同情心和慷慨精神。同时,地震也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让人们对中国政府有了不同的了解。救援行动中最受广泛赞誉的是政府的反应和规模。即使是北京的批评者也对中国对大地震的迅速反应表达了钦佩。<br/><br/> 5月24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登题为《中国自救》的文章,指出中国政府为抗震救灾所做的努力令人感动,而中国普通老百姓付出的一切同样鼓舞人心。<br/><br/> 文章说,在中国政府和广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抗震救灾取得了显著成果。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点看上去很干净,也非常有秩序,那里有充足的食物和清洁水供应,也没有严重疾病暴发的报告,很多受灾群众的精神状态也不错。<br/><br/>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26日发表署名文章说,中国人在与天灾的抗争中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在冷酷无情的灾难中,中国人让世界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在天塌地陷的绝望中,人们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文章说,从直播的电视画面中,全世界不仅看到了房倒屋塌、断壁残垣的废墟,伤心落泪、失声痛哭的人们,更看到了雷厉风行的拯救、誓不低头的抗争。文章指出,轰然倒塌的是建筑,从废墟上赫然矗立的是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了人间的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相濡以沫和万众一心。<br/><br/> 德国《时代》周报5月22日刊文说,中国领导人和媒体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表现引人关注。自地震发生以来,国家运作之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北京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一些国家迄今为止在发生类似灾难时的反应速度要快得多。中国社会在救灾过程中显示出高度文明。<br/><br/> 日本《富士产经商报》5月28日刊登日本危机管理学会理事长原田泉的文章,对中国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危机管理给予积极评价。文章说,中国政府在这次地震危机中采取的应对措施非常及时。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后两小时就赶赴灾区,到达成都后又前往震中地区,发出抗震救灾的号令。媒体的有关报道不仅有效阻止了谣言的产生,而且使政府得到了民众的支持,促进了民众的团结。<br/><br/> 文章说,救灾物资的运送也非常及时。包括疾病防控在内,政府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比过去要完善很多。此外,许多志愿者也活跃在救灾一线,的确让人感到中国的现代化和进步。<br/><br/> 马来西亚《国际时报》近日发表题为《在悲伤中奋起的民族》的文章说,全中国人民在面对汶川地震灾难时所表现的沉着、稳定的作风,为中华民族赢来全世界的崇高赞赏。文章说,汶川发生大地震的两小时内,中国总理温家宝已经在飞机上,前往灾区。他在面对遭遇灾难的儿童时,一再鼓励其坚强起来,勇敢地活下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到灾区指挥救灾工作。他爱护人民,关心救灾情况和指挥部队救灾工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说,汶川大地震后,中华民族在面对灾难时展示了团结、合作和奉献。中国在震灾中的表现不但赢得举世的称赞,也展现了民族的奋起。<br/><br/> 政要评价<br/><br/>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5月30日晚说,中国政府此次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救灾中作出的反应,无论是速度与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使世界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br/><br/> 李显龙在当晚开幕的第七届亚洲安全大会上说,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几十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灾难。中国政府在短时间内就向灾区动员了超过10万名士兵、警察和医务人员。国家领导人也亲自飞往灾区督导救援行动及安抚伤者。这一切赢得了中国人民自然迸发出的同情与大力支持,媒体对地震的报道也向世界呈现了一个不同面貌的中国。<br/><br/> 李显龙说,这是一个世界从未看见过的全新中国,一个正在转变、遇到众多问题,但却聚集着巨大能量和出乎预料的能力,并展现出共同的人性之美的国家。汶川大地震向人们表明中国已经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也使人们看到了中国的未来,那就是一个更加开放及充满自信的国家。<br/><br/> 他还说,作为亚洲最重要的一员,中国目前正在地区与全球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br/><br/> 韩国国防部长官李相熹5月31日在新加坡出席第七届亚洲安全大会时表示相信,凭借中国人民的勇气、精神和进取心,中国定能渡过难关。他还对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致以最崇高的敬意。<br/><br/> 同日出席上述会议的日本防卫大臣石破茂也对中国地震灾区民众表示最深切的同情和慰问,并重申,日本已经准备好为中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br/><br/> 德意救援人员高度评价中国地震救援工作<br/><br/> 深入中国四川地震灾区协助救援的几名德国志愿者近日在接受德国之声电台采访时,对中国的救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中国政府“将不可能的(救灾)任务变为可能”。<br/><br/> 德国技术救援协会外国救援行动总监弗洛里安-韦伯在接受采访时说,地震发生后,中国方面的反应之快令他吃惊。中方在震后提出尽快在72小时黄金时间内抢救被困人员,先允许邻近中国的国家参与救援,后又提出需要帐篷、净化水设备等援助的请求。这些措施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br/><br/> 德国技术救援协会救援队待命出发前曾提出需要德文志愿者翻译,消息马上就传播到了因特网上,很快就有许多懂德语的志愿者积极响应。大家不约而同地说想为地震救援工作作贡献。<br/><br/> 刚从中国四川地震灾区归来的意大利救援队员保罗•瓦卡里、法比奥•格罗西和路易吉•丹杰洛近日在意大利民防署总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政府对于地震的救援行动及时、迅速,所有救援工作有序展开,这是他们在地震灾区参加救援后得出的印象。<br/><br/> 格罗西说,灾区的救援工作组织得力,这为灾区人民战胜困难增添了信心。对于失去亲人或其他受灾的人们来说,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了政府和全社会的关爱,这是很重要的。他认为,更重要的是,灾区人民看到了国家和政府在当地的存在,看到了社会各界援助他们的热情。<br/><br/>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clzu
2008-6-2 01:08:00
鞋合不合脚,脚知道,不是听别人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lsl120345
2008-6-2 01:20:00
hah 但是中国人的凝聚力我们还是要肯定的,也是值得骄傲的,不是吗??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jianglang_cn
2008-6-4 16:08:00
我靠!闹个大灾也不忘记挖掘国际影响,中国人真实够书呆子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开心果-dream
2008-6-5 23:56:00
以下是引用
jianglang_cn
在2008-6-4 16:08:00的发言:
我靠!闹个大灾也不忘记挖掘国际影响,中国人真实够书呆子的。
同志你的话有点过分了蛤!!难道你不是中国人嘛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成都亲厉四川汶川大地震
【向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致哀】点燃生命的太阳
汶川大地震所致损失估计可能达5000亿元
四川4000年古寨萝卜寨因地震消失
汶川大地震----公共经济理论探讨(二)
奶奶,今后我就是你的眼睛。。。
为人民服务
今天起,我们与汶川人一起守望玉树
“温州温暖”,感动世界的力量
思朴:股市已沦为打击中国的工具
栏目导航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
公共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论文版
休闲灌水
热门文章
2026“课题申报”抢跑号角的已吹响!国社科 ...
CDA 认证考试大纲 2025 重磅更新:一二级考 ...
英文书籍
英文书籍
国家级都市圈谁在领跑:2025华高莱斯产城瞭 ...
中国移动:智能体互联网技术白皮书2025
超越普里瓦洛夫无穷乘积与它对解析函数的应 ...
超越普里瓦洛夫数项级数卷
您提出了一个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核心概念— ...
2012-2024年上市公司工业机器人渗透率数据集 ...
推荐文章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高校老师和学生都在偷偷上的智能体课,到底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