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1866 6
2014-09-26
悬赏 200 个论坛币 未解决
各位论坛的朋友你们好,老师对本人论文里的处理方法有疑问,希望我找一找其他学者是否使用相似的方法处理了数据,希望对此了解的朋友帮忙解答。现在介绍一下我的问题:
楼主使用的是微观行业调查数据(Individual Level),分为“雇主样本(样本A)”和“员工样本(样本B)”,在论文中主要使用员工样本(样本B)。 但是楼主需要使用一个关键变量X,该变量只存在与雇主样本(样本A)中,楼主的处理方法(也就是有疑问的做法)如下:

在样本A中,对X变量进行回归,解释变量为Y(Y存在于A、B两个样本中,comparable),得到一个拟合方程。

利用这个拟合方程,利用样本B中的变量Y,得到一个拟合的X'值。并利用这个拟合的值进行接下来的研究。

问题是:这种方法可行么?是否有文献使用了注意方法,希望各位坛友能够告知哪篇文章使用了这种处理方法(或是类似的做法)。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26 22:46:04
相当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7 14:23:12
相当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7 15:46:59
不错,帮忙找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9 15:30:04
我觉得这样研究没一点实际价值,怎么会用样本A的整体效果,去判断样本B呢?难道说雇主和员工对整体Y和X的态度没有差异?以雇主的主观判断或认知来研究员工层次的X,更何况样本B与样本A中的Y本身具有不同背景。这种思路值得商榷,一般人很难理解,匪夷所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3 12:29:22
第一步以Y为解释函数,解释员工数据。第二步以Y为被解释函数X为解释函数在雇主数据建立函数。于是X通过影响Y间接影响员工类的数据。这种说法应该可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