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2694 4
2014-09-30
      本人系某211大学的教师,去年晋升为教授,当时40岁,应该不算早,也不算很晚。回想自参加工作以来到现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真是很有感慨。对于评职称的种种规则和条条框框深有体会,更多的是不满,我已经评完职称了,说说实话不算发牢骚了吧。
      本人2006年晋升为副教授,当时正赶上五年规划,更改晋升标准,不论从文章、课题、获奖等方面都在2005年之前晋升的标准上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幸亏本人有些存货,本来打算晋升副教授后才发表的一些东西都在这一年发表了,最后成功,记得当时学校只晋升了6名副教授和1名教授(2005年的数字是40左右和20左右)。晋升为副教授之后才发现许多年长些的同仁,如果跟我一起评根本就评不上,这就是既得利益着的优势。
     2013年本人晋升为教授,因为有2006年的“有惊无险”,同时也因为教授是最后的一级,所以这几年没有像之前的那样还留点存货备用,按照规则算,材料合理拆分为2份,2份都够了最低标准。结果又成功了。但是,2014年学校又重新制订了新的评职称的晋升标准,作为刚刚晋升完的我,衡量了一下,惊出一身冷汗。。。。幸亏去年整完了,否则,至少还得奋斗3年5年的。
     这种事儿公平吗,上车的时候,考核的非常严格,标准极高,等上车以后要么根本不考核,要么象征性地走走形式,为什么就不能下车,为什么就没有下车的规则(真正的规则)。或者说,职称为什么要“评”呢?!
     除了教学工作,我现在越来越怀疑我之前做的工作是不是真的有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30 13:56:52
一个有良心的老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1 17:22:31
没办法,规则是人定的,人变了规则也会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10 11:59:39
二流高校职称评上后跟院士一样是终身荣誉,许多评上教授副教授了,学校规定的每年基本科研工作量都难以完成,2014年后职称指标很少了,现在准备的东西五年前能评上正教授。楼主40岁能评上正高,在我们这里算是厉害角色了,佩服也羡慕。我们先是校领导,然后是领导夫人,然后是处级干部,然后是处级干部夫人,投票嘛,又是全校70多个一级学科在一起,第二轮也只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以前几年积分不算啥,现在指标太少了,没那样严重了。很多身边的副教授,在CNKI上找不到一篇像样的文章,也没有发英文的,所以学校规定的每年基本科研工作量都完不成。但是丝毫不影响什么,校领导都已是正教授,完不成就完不成呗!你讲的下车规则真是让能做点学问的高校教师举双手赞成,早上看见国家教育改革的文件了,取消行政级别,还学术自由!期待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2 17:48:21

没办法,规则是人定的,人变了规则也会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