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399 0
2014-10-02

关于丝绸之路历史与文化的简述

    【摘要】:丝绸之路的出现与发展,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同时也对世界的经济、文化及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考古学家的不断研究发现,隐藏于丝绸之路上的各种文明及科技陆续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与此同时,丝绸之路学说也不断地走向世界,成为了当前学术界的一门显学。

    【关键字】:丝绸之路、经济、文化、科技、沿线文明

    中国文明与欧,非,亚三大洲的古代文明很早就发生接触,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但这些古文明之间的交往路线一直没有概括性总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名著《中国》一书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一名。他对丝绸之路的经典定义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指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之路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这个说法很快得到中西方众多学者的赞同。

随着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考古发现,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不管从经济、科技,还是文化,丝绸之路都具有极大的价值。从时间上,考古新发现把东西方丝绸贸易的开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甚至更早时期。从空间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相互引证,说明张骞出使西域不久,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城就出现了中国丝绸。因此,研究者一般把罗马视为丝绸之路的终点,并把汉唐中国古都长安和洛阳视为丝绸之路的起点。

一:丝绸之路的经济影响

丝绸是古代中国与西方诸国进行经济交流的主要产品,丝绸以及中国的瓷器使中国在与西方长达数千年的经济往来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丝绸之路的开通,极大地影响的中西方的贸易往来,商人活动的频繁往来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

总之,中国的丝绸从文明到走向世界有着十分清楚的历史,长期以来中国又是世界上唯一从事丝织手工业的国家。所以中国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这项重大贡献为世界所公认。丝绸以其鲜明的独创性,精湛的技艺和富于想象力的艺术图案使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二:丝绸之路的科技影响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两项发明与丝绸密切相关。纸的发明就直接受到丝绸生产技术,尤其是“漂絮”制丝过程中产生的丝茸沉淀物的启发。而“漂絮”制丝棉的过程不仅提供了将纤维原料通过草木灰水蒸煮,水浸脱胶,除去杂质,将纤维提纯的技术,还提供了将含有纤维素的纤维原料经水浸增加机械程度,不怕敲打的技术。这两项技术是造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印刷术的发明与秦汉以来丝绸印染技术中的凸版印花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丝绸技术的发明实际上是纸和印刷术两大技术发明的先导。

三:丝绸之路的文化影响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了桑、蚕、帛以及偏旁为丝的100多个与丝相关的字。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收录丝旁字达267个。丝绸还影响到中国古代文学。《诗经》、《乐府词》以及古代成语中随处可见与丝绸相关的内容,如“锦绣山河”、“作茧自缚”等。

四:丝绸之路对沿线文明的影响及有关故事

1、生与死的楼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志耳。”

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提到的楼兰古国,至唐代已消失了500多年。1901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罗布泊西岸重新发现楼兰城。此后,楼兰成了世界最著名的考古圣地之一。楼兰美女在丝绸之路上极富盛名,小河墓地的发现使之更加为人所知。

2、一个人的龟茲。讲述的是塔里木盆地北缘龟茲古国的故事。龟茲在今天新疆的库车。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龟茲成了西域佛教的主要传输中心之一。中国佛教史上一代名僧鸠摩罗什,就是龟茲人。

3、吐鲁番的记忆。将人们对丝绸之路的目光转向天山南麓的吐鲁番盆地。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所述唐僧西天取经,受阻于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就发生在吐鲁番。这个坐落在火焰山脚下的沙漠绿洲,汉代称“车师前王国”,十六国至唐代称“高昌王国”。

吐鲁番地处东西交通孔道,不仅是多民族聚居地,而且有许多来自中亚、西亚的外国侨民在当地侨居。随着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的开展,西亚火袄族、印度佛教、中东伊斯兰教等相继传入此地。东西方不同宗教文化在此交织荟萃,吐鲁番俨然成了东方的耶路撒冷。

4、和田寻宝。和田在今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西南缘。早在公元前13世纪,昆仑山出产的和田玉就开始输入黄河流域,而和田玉的使用后来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中国历代王朝的传国玉玺,皆以和田玉为原料。

5、敦煌生命。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轰动了世界。英国的爱因斯坦、法国的伯西等探险队接踵而至,导致大批敦煌文化和艺术品流散于世界各地,成为中国近代史最令人伤心的一页。与此同时,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使敦煌研究走向世界,造就了许多世界闻名的学术大师,而敦煌研究成了当今世界人文科学研究的一门显学。

6、十字路口上的喀什。喀什古称“疏勒”,本来是帕米尔高原地带一个弱小的城邦国家,公元前1世纪并入汉帝国版图。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给它的经济和文化带来空前的繁荣。

7、草原石头祭。主要阐述了欧亚草原民族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的特殊贡献。辽阔的欧亚草原是古代游牧人的家园。在以往的研究中,东西方史学家常把这片草原描述成“蛮荒”之地。在欧亚草原繁衍生息的游牧人,在西方称作蛮族,在东方称作夷狄。孔子甚至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8、永远的长安。历史上,长安城曾是十三朝古都。如果从西周丰镐城算起,这座古城已有3100年的历史,而且一直作为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汉唐是长安城这座城市最为辉煌的时代。

唐代长安城还是当时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国际都市。就像今天许多中国人梦想到北京天安门一样,当时世界各地的许多商人和使者,都把长安之行作为自己人生的梦想。在这些人当中,不仅包括丝绸之路终点东罗马帝国的商人,中亚撒马尔干城的使者,而且包括来自日本的留学生,即遣唐使。

丝绸之路不仅包括沙漠丝绸之路,而且包括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以及草原丝绸之路。在世界文明史上,这条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陆桥,开创了中西交流的新纪元。主要表现在:首先,它连接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其次,它所辐射的地区出现了统一强盛的王国;最后,它增强了中原内地与西北边域的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因此,丝绸之路也被誉为“推动世界历史车轮的主轴”、“世界文化的孕育地”、“世界文明的母胎”、“世界文化的大运河”等。

【参考文献】:《丝绸之路—内陆欧亚考古与历史》   兰州大学出版社    刘文锁 著

         《新丝绸之路》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赵化勇  主编

         《中西丝路文化史》   宗教文化出版社   李志夫 著

         《丝绸之路美学考古概论》    文物出版社   赵丰  主编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林梅村 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