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096 1
2014-10-07
20世纪90年代社会民主主义复兴的原因及启示——以英国工党政策调整为例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欧洲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以下统称社会党)的思想体系,是欧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潮之一。长期以来,它作为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以及东欧“现实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而存在,对战后欧洲政治产生过重大影响。然而,以1979年撒切尔保守党ZF上台为开端,欧洲社会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较长时期内普遍陷入危机,社会党得不到选民的支持和执政的机会,长期在野,而信奉新自由主义的右翼政党在大选中却连选连胜。这与二战后欧洲社会党经历的黄金时期形成鲜明的对照。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社会民主主义重新登上历史舞台,逐步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各国突显出来。它在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反思和政策调整基础上,以更强调民主等社会主义价值而抛弃社会主义结构内容为特征,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党自80年代中期开始的以政党党纲修改为核心的意识形态革新与重塑是社会民主主义复兴的起点,自90年代中期后的纷纷重返执政舞台是其从理...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吉林大学 英国工党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

英国工党自20世纪初成立至今,在英国的历史舞台上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从英国工党的组织结构来看,其内部存在着诸多社会主义因素,但英国工党却从未把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很多国家的共产主义者都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变资本主义国家为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这种成功的革命方式却被英国工党以改良的方式打破。从1945年艾德礼工党ZF高举“民主社会主义”旗帜赢得了英国工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执政机会,到威尔逊开启“现代社会主义”探索之门,再到金诺克对工党政策的反思和调整,这些都是英国工党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重大试验,他们都主张以温和、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一些国家先后兴起了“第三条道路”的新主张,其中以英国工党布莱尔ZF提出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影响力最大,也最具有代表性。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一改传统民主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在实践方面也是介...  (本文共148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吉林大学 博士论文 2014年


厦门大学 吉登斯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化的冲击、经济滞胀的压力以及新自由主义挑战的合力作用下,20世纪90年代,以英国工党为代表的社会民主党在理论和政策上进行了全面调整,提出了“第三条道路”政治理论。这一理论超越传统的“左”、“右”划分,致力于摒弃旧的观念和思想,制定新的务实政策以突破困境,试图通过“中左”的道路实现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该理论提出后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的争论,成为风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思潮。作为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在当代社会的政策主张,吉登斯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是一种批判式的解构,通过反思性学习,对资本主义传统政治问题进行新的探索。该理论还对当今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积极回应,不仅对欧美各国的内外政策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从理论和现实意义上也为我国提供了新思路和有益的启示。文章的主要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引论部分阐明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分析国内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理论成果的研究现状,通过综合、比较等研究方法体现理论的创...  (本文共74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厦门大学 硕士论文 2008年


山东大学 社会民主主义与英国工党实践

全球化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形式,对社会民主党传统的执政纲领和价值理念构成了冲击,极大地改变了社会民主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促使社会民主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执政方式。步入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化的巨大冲击以及苏东剧变的双重影响下,民主社会主义开始向社会民主主义转化。此次转型的核心是:意识形态色彩的逐步淡化,社会主义的核心立场由制度更替转向价值革新。具体来讲:放弃了公有制,社会化等科学社会主义色彩浓重的价值观念,强调有效率的经济,对福利国家进行改革,强调面对全球化挑战,进行全球治理。这种转变为各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在转型的大背景下,各国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纷纷提出了“第三条道路”模式,并在各国取得了执政权,其中尤以英国在布莱尔工党ZF的领导下所进行的“第三条道路”最为显著。英国工党在经历了十数年的在野生涯后,在金诺克,史密斯和布莱尔三任领袖的改革下,在思想观念,组织体制,竞选纲领等方面完成了旧工党向新工党的转变,...  (本文共39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山东大学 硕士论文 2008年


新疆大学 英国工党“第三条道路”评析

本文所论述的“第三条道路”是20 世纪90 年代在欧美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政治思潮,标志着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它试图针对时代变迁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及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传统的左右政治意识两分法建立起一种政治理论和政治运作模式。本文论述了“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典型――英国工党的“第三条道路”。首先,本文第一部分采取统计分析方法和历史研究法,分析了“第三条道路”形成的背景。英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在20 世纪80 年代前后的新变化及英国工党求生存、谋发展的需要成为“第三条道路”形成的直接动因。而冷战格局的结束、科技革命、欧洲左翼力量的重新崛起则为“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本文第二、三部分采取追踪考察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英国工党“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和实践。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更加系统地分析了“第三条道路”理论的新型价值观、新政治、新经济和新全球秩序观,突出了“第三条道路”的...  (本文共67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新疆大学 硕士论文 2005年


吉林大学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理论及其实践价值探析

“第三条道路”的兴起是新世纪国际社会回应全球秩序变迁的产物,它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产生广泛影响。“第三条道路”是西欧左翼政党(主要是社会民主党)和美国民主党为解决西方社会所面临的各种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而提出的系统化理论和政策主张,是世界各党派争相模仿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框架。其基本价值取向就是妥协和折衷,是新自由主义和老派社会民主主义的一种融合,是超越“左”与“右”传统对立的第三种选择、第三条道路,通过思想理论、政策框架和制度创新使西方社会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焕发新的创造活力。实践中的布莱尔主义是“第三条道路”的典型表现,布莱尔执政后,致力于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公正,提出的政治、经济政策都体现了“第三条道路”理论观念。而“第三条道路”理论正是作为布莱尔精神导师的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院长安东尼·吉登斯所提出并进行较为系统论证的、富有自己特色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吉登斯“超越左与右”的“第三条道路”理论极大地影响了关于社会民主...  (本文共53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0-7 21:07:17
写得真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